原创 萧何为什么不能高抬贵手,非要实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创始人
2025-07-01 03:02:22
0

秦朝存续的时间很短,连年战争和暴政让秦统治下的人民怨声载道,甚至在众多官吏中不满的情绪也有高涨的态势,众多因素的加持下,秦朝末期各地揭竿而起,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开始。

由于农民起义光有热情而缺乏实战,所以这场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后来的多地起义却有很大的进展。

以沛县为初始的刘邦起义就是成功的案例,也是短时间内获得作战成功的队伍。

当然这个队伍的成功并不是运气。同是农民起义,然刘邦本身就是就是沛县泗水亭长,和普通农民有区别。他的身边也已经交下几个好友,其中就以萧何、曹参和樊哙比较有名,这几个人在后期的作战中都起到关键作用。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刘邦的妻子家境很好,初期刘邦起义,吕家确实也给予很大的帮助,以上几点综合起来,才是刘邦获得成功的秘诀。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说再有才能的人也要有人帮助,汉太祖刘邦能称帝自然少不了第一功臣萧何的帮助。

萧何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作为汉朝建国初期的开国功臣当之莫属。后人曾把萧何誉为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为什么要帮刘邦?原因很简单,刘邦本来就是萧何曾经的下属,由于刘邦本人慷慨而不拘小节,其在当地口碑很好,有工作误事之时,萧何任官期间也帮刘邦遮掩。

由此,让刘邦和萧何二人的关系更加紧密,随着反秦的队伍越来越多,本就对秦不满的几人也随之起义,并推举刘邦为首领。

历史上刘邦的名声并不是很好,很多小故事就显示他为人不够大度且猜忌心很重。尤其打压功臣和默许吕后杀韩信的做法一直让人诟病,这里要提到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萧何。

即使你对历史事件不是很了解,那也能听过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中所说的就是建国功臣萧何和韩信的故事,那么,萧何为什么不能高抬贵手,非要实现一个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功高震主

韩信是西安的开国功臣,他熟读兵法,计策超群,排兵布阵更是出神入化。本来投靠项羽,想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然未得项羽重用。转而与萧何结识,并由其举荐给刘邦。

韩信本身就有将帅之能,又颇有魄力和野心,在刘邦麾下很快就得到重用,被拜为刘邦的大将军,在当时的楚汉作战,刘邦多采纳韩信建议,且都获得成功,可以说,楚汉战争就是韩信发挥卓越军事才能的舞台。

通过几次关键战役,已经奠定刘邦汉军胜利的基础。很快通过歼灭小国,汉的势力范围再次扩大,韩信已经成为刘邦的相国。

为了报到萧何的举荐之恩,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韩信和张亮在汉五年,十月,围剿楚君,并让项羽在江东自刎,由此一役,韩信由齐王而改为楚王。

此时韩信已经不是曾经的将军,汉朝建立的赫赫战功都让其他功臣黯然失色,汉王刘邦已然无法再赏赐,甚至军心都已经像韩信倾斜,这不是帝王想要看到的,而作为汉王身边的谋士萧何自是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当萧何看到刘邦将韩信改为齐王时候,已经明白刘邦的心意。

汉朝初建,时局还不稳定,如果韩信拥兵自重,刘邦必然会受制于人,所以他要先下手,先解除兵权,再降爵位,如此才能确保其政权的稳定。

萧何为了自己

历史上评价重要的人物总会是通过事件来了解,而介绍汉太祖刘邦的事件中很多都让人觉得他没有帝王气度。

其实帝王和臣子是不同的,帝王讲究的是大局观,而臣子所看到的就是自己利益或者名声。

未称王时的刘邦为人慷慨,待人也宽厚,所以才有很多追随的人,这其中包括张良、萧何及樊哙等等。这些人与刘邦患难与共,共同打下大汉基业,然而成功后还是会受到上位者的猜忌,即便是与刘邦关系密切的萧何也是如此。

从历史事件中,我们只看到刘邦对功臣韩信的打压,从夺权降爵,再到绞杀,一气呵成,目的也很明确。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刘邦对于功绩大,且能力超群人的忌惮,张良看出刘邦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所以他很早就归隐,而萧何本来和刘邦关系很好,且跟随多年,耗费整个家族的财富和自己心力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他不能放弃,只能帮助刘邦和吕后剿灭韩信。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刘邦放心他,这样既能保住他的地位,还能保住他们家族的命。

所以即便是他举荐的韩信,他依然敢于给吕后出谋划策人,并亲自诱骗韩信至宫中,由吕后等人密谋杀害,所以说,败也萧何的原因之一就是萧何要保护自己。

韩信野心过大

韩信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少时家境不好以至于经常去乞讨为食,所以经常会受到当地恶霸的欺辱,曾有人以韩信行为作为男人典范,正是以“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得来的结果。

事实上,韩信确实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他有很好的军事才华,治军也很有手段,他不仅有建功立业的雄心,也有成为枭雄的愿望,可以说,刘邦能看出来,韩信和他本身同类人,不同的是,韩信不懂政治,以至于到惨死的结果。

刘邦本身没有用兵的才能,他需要攻城略地就需要有能人帮助,而萧何举荐韩信正是此时,韩信带兵屡打胜仗,刘邦也给与更高的军衔和权力,以至于后来,刘邦下令,韩信都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拒绝,可见韩信不懂政治。

虽然刘邦夺权诱使韩信不满,但韩信功高也确实动了谋反称王的之心,并不全是刘邦逼迫,所以萧何作为刘邦的亲信,自然不能让人威胁到刘邦的政权,杀掉韩信势在必行。

在公元前195年,刘邦也因伤去世。虽然他对功臣的做法让后人不齿,但是在登基后能收复异性诸侯王,采用休养生息的怀柔政策治理天下,重视农业发展,废除苛法,免除徭役等措施确实安抚了民心,稳定政局等举措还是值得肯定的。

从萧何和韩信的事件看,真正起到左右历史发展作用的人还是刘邦,讨论萧何应不应该救韩信没有意义。

刘邦登基前,已经对韩信有忌惮,登基后,萧何与刘邦本是利益共同体,所以刘邦的意愿就是萧何的目标,韩信的死已经成为必然。

即便没有萧何,也会有别的人出现杀掉他,从大方向说,为了政权稳固,从个人方面说,忤逆上位必然会被诛杀,这些都在情理之中,唯一遗憾的是历史上军事奇才,功绩卓著却没有得到善终。

相关内容

股份行最年轻行长!“80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6月30日发布公告称,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股份有...
2025-07-01 04:28:17
原创 ...
6月22日,极狐汽车首次对外发布声明称,“已经结束合作”,与其合作...
2025-07-01 04:23:27
载誉而来,雷霆前锋杰伦-威...
北京时间6月23日,雷霆队在主场击败了步行者队,总决赛大比分4-3...
2025-07-01 04:22:31
原创 ...
一部《孝庄秘史》曾经揭露了孝庄皇后、多尔衮和皇太极的爱恨情仇,令无...
2025-07-01 04:03:28
原创 ...
“传染病”在古代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瘟疫。 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差,瘟疫...
2025-07-01 04:03:2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难民这个问题那是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有的,...
2025-07-01 04:03:20
原创 ...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耕牛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朝历代宰...
2025-07-01 04:03:18
原创 ...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但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太多荒诞离奇...
2025-07-01 04:03:09
原创 ...
中国古代的刑罚可以算的上是花样百出,论刑罚而言,最早有记录的刑罚是...
2025-07-01 04:03:08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73年1月9日凌晨,一辆载人列车快速行驶在宝成铁路上,列车是最新投入使用的电气火车,最快时速能够...
原创 唐... 前言: 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于美的评价标准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比如说汉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原创 对... 前言: 在封建社会里,王之御座只有两种传承形式,那就是禅让和世袭。五帝时期是“公天下”的时代,不管是...
原创 历... 汉景帝刘启在位十六载,上乘文帝休养生息,下启武帝拓宽疆土,但是总体而言,他的位置却有些尴尬:司马迁在...
原创 关... 对于网络上谈论的赵云和关羽他们二人谁的实力更强,今天我们来说的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关羽此人高大...
原创 这...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破产”这个词一般用在企业层面,企业资不抵债宣布破产。一般来说破产后,就陷入...
原创 钱... 藏品名称: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浙”二文一枚 藏品分类:邮品钱币>钱币 拍卖成交价: RMB 1,9...
原创 “... 建安十一年即公元211年,法正奉刘璋之命到荆州迎刘备入川共拒张鲁,法正这个反骨仔私下向刘备献计谋取益...
原创 明... 明朝开国六王,指的是明朝开国的六位功臣,他们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对明朝的建立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