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良晚年,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留下一传承影响至今2000年
创始人
2025-07-01 03:02:31
0

在刘邦的众多功臣中,张良算是十分显眼的一位,他出身于韩国贵族家庭,史书称他的家族“五代相韩”,他的五代先辈皆是韩国的股肱之臣。

张良原本可以依靠前人的根基得到荣华富贵,可秦的兼并打破了原本美好的局面,“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韩国灭亡时,张良几乎失去了一切,他的内心开始被仇恨占据。

秦始皇嬴政东游时,张良于博浪沙进行伏击,尽管由于“误中副车”行刺没能成功,但因为六国的遗民普遍对秦抱有不满与仇恨,所以张良之名很快便在天下传播开来了。人们不但没有因为张良行刺嬴政失败而感觉他很愚蠢,反而认为他勇气可嘉。

为了逃避官府的逮捕,张良更名改姓,在下邳过起了隐居生活,机缘巧合之下,张良得到了《太公兵法》这部奇书,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研究,张良在智谋、韬略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秦帝国的严酷残暴统治与日俱增,全国农民起义也跟着遍地开花,眼看天下将乱,六国的遗臣遗民一改往日诚心归顺的面孔,转而以反抗的姿态对待大秦。楚国贵族后裔景驹自立为王,各地纷纷响应,张良也前往投奔,可当在中途遇到沛公刘邦后,张良直接放弃了投奔景驹,他认为“沛公殆天授”,是平定天下的真正人选。从此,张良开始了辅佐刘邦的人生之路。

刘邦挥师进军咸阳时,张良紧随左右,嬴政在这时早已离开了人世,但张良的内心深处依然挥不去昔日家破人亡的仇恨。刘邦攻咸阳对张良而言其实是一种复仇仪式,咸阳城破意味着他仇人的家庭也会跟着消亡,这会使曾经惨死的亲人们得以在九泉之下安息,这也意味着他身上所背负的家仇国恨得到了宣泄以及补偿。

当刘邦居高临下,俯瞰大秦的核心之地时,张良带着一丝快慰的口吻慨叹道“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在张良的眼中,大秦的灭亡其实是咎由自取,为了不重蹈秦因残暴被灭的覆辙,刘邦很快便收拾好眼前混乱的一切并还军霸上。

在之后刘邦与项羽的对抗中,张良频频提出正确意见,为刘邦势力的发展与壮大立下了不世之功,刘邦称赞他“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当刘邦的皇位越坐越稳时,张良开始选择边缘化自己。张良体弱多病,他常以此为借口辞却不就很多重要职位,基本上不插手宫廷政治斗争。

刘邦坐稳天下论功封赏时,本来给张良的赏赐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立马回应道:“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他给出的理由为自己和刘邦是在“留”这个地方相见的,这是上天把天选之人赐给了自己,自己所学的领兵作战之法才得以在现实中实施并获得了成功,因而非常想当留侯,以此感谢上天的赐予之恩。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张良有意在刘邦面前淡化了自己,把所有的功劳都算在了刘邦的头上,真实目的便是为了明哲保身。尽管齐地沃野千里且为战略要冲,能够封侯在此其实是件光彩荣耀的事情,但过于光彩荣耀也会招致杀身之祸,因为当四海平定、皇位稳固时,帝王往往最先会向那些封赏较多、实力较强的功臣挥刀,有鉴于此,张良没有选择齐地。

事实证明,张良的抉择是非常正确的,萧何被迫以自污的方式保命;刘邦临死前更是下令将樊哙杀死,昔日风光无比的异姓王也没有一个好下场,张良的远见实在令人叹服。

在刘盈与刘如意争夺太子之位的时候,张良已经“道引不食穀,杜门不出岁馀”了,他想有意避开宫廷政治斗争。

张良深深懂得,宫廷内斗再凶,可那毕竟是皇家内部的事情,自己作为一个外姓之臣最好不要掺和,只要不掺和,不管最终胜出的人是谁,自己都可以安心地做朝廷封赏的留侯并平安终老。

可吕雉偏偏派自己的哥哥吕泽主动上门请求张良出谋划策,如果张良拒绝了吕泽的请求,那么就等于在间接地打吕雉的脸,自己是没有好下场的,而且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吕雉一方得胜的可能性最大。

综合上述考虑,张良向吕泽提出了寻找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的意见,吕雉遵照张良的计策照办后,刘邦很快便打消了废掉刘盈的念头。

刘盈的太子之位稳固以后,吕雉很感激张良在关键时刻的帮助,但张良依然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从来没向吕雉邀功,他潜心修行黄老之学,基本上脱离了世俗之人的视野,甚至还静居不食五谷近三年、足不出户近五年。

吕雉了解到张良的情况后,内心感觉十分过意不去,她对张良说道:“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张良这才稍微调整了一下日常生活习惯,但他归隐出世的人生基调并没有改变。

张良精通兵战、韬略,钻研黄老学说对他而言是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他在研究黄老学说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质的个人见解,西汉初年,朝廷普遍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治理百姓,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恢复战后的综合国力,张良研究黄老学说恰好顺应了这一要求,他的儿子、孙子均较好地继承了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

尽管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顿尊儒术,可张良的后代依然坚定地继承着自己的先辈留下来的传承,很少卷入政治斗争,在两百多年之后的东汉,张良的第十世孙张道陵根据自己家族的传承,创建了“正一道”,张道陵因此成为了道教的创始人之一。

时至今日,张良的后人依然在中国的道教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张良生前的做事风格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后世子孙,使他们在有汉以来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延绵不绝,至今仍然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不得不说,张良适时地退出汉初政治舞台,确实是一个泽被子孙的决定!

笔者每当看到有关张良的记载,都被其智慧深深折服,谋圣之名,自然名不虚传。历史上很多名人事件背后往往都包含了很大的智慧,很多人喜欢读史,除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探索欲望之外,恐怕就是想以古喻近,学习古人的智慧吧。

不过现代社会人们事件节奏紧张,《史记》与《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都太过沉长,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与耐心去仔细阅读他们并且品味其真意。

如果你时间紧凑并且耐心有限,不妨读一读《智囊》这套书。

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冯梦龙撰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人智慧。全书收录了上讫先秦下至明代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将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现,有趣;然后对每一个故事都进行了仔细的解读,提炼出各中智慧之处,让人清晰容易的学到谋略。

对于这本书,冯梦龙先生甚是满意,更是针对此书“夸下海口”:

古今成败得失,尽皆于此。

读此书,就仿佛见证了上千年来的成败得失,可见其包含的智慧有多么庞大。

在曾国藩的书桌上,就常年摆着这本奇书——《智囊全集》。曾国藩日夜捧读,如痴如醉。除了曾国藩之外,这本书被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杜月笙得到这本书之后如若至宝,因为他识字不多,就让人边读边讲解,经常听得如醉如痴,感慨说:“读懂这本书,才算读懂了社会。”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的老总也都喜欢读这本书,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就非常推崇这本书,从中学会了很多道理智慧,他也将这本书推荐给万达高层诵读。

而他们,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

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读一读这本奇书,不过原版的乃是文言文叙述,理解难度较大。笔者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套文、白对照版的《智囊全集》。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进行购买~

相关内容

股份行最年轻行长!“80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6月30日发布公告称,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股份有...
2025-07-01 04:28:17
原创 ...
6月22日,极狐汽车首次对外发布声明称,“已经结束合作”,与其合作...
2025-07-01 04:23:27
载誉而来,雷霆前锋杰伦-威...
北京时间6月23日,雷霆队在主场击败了步行者队,总决赛大比分4-3...
2025-07-01 04:22:31
原创 ...
一部《孝庄秘史》曾经揭露了孝庄皇后、多尔衮和皇太极的爱恨情仇,令无...
2025-07-01 04:03:28
原创 ...
“传染病”在古代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瘟疫。 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差,瘟疫...
2025-07-01 04:03:2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难民这个问题那是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有的,...
2025-07-01 04:03:20
原创 ...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耕牛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朝历代宰...
2025-07-01 04:03:18
原创 ...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但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太多荒诞离奇...
2025-07-01 04:03:09
原创 ...
中国古代的刑罚可以算的上是花样百出,论刑罚而言,最早有记录的刑罚是...
2025-07-01 04:03:08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73年1月9日凌晨,一辆载人列车快速行驶在宝成铁路上,列车是最新投入使用的电气火车,最快时速能够...
原创 唐... 前言: 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于美的评价标准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比如说汉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原创 对... 前言: 在封建社会里,王之御座只有两种传承形式,那就是禅让和世袭。五帝时期是“公天下”的时代,不管是...
原创 历... 汉景帝刘启在位十六载,上乘文帝休养生息,下启武帝拓宽疆土,但是总体而言,他的位置却有些尴尬:司马迁在...
原创 关... 对于网络上谈论的赵云和关羽他们二人谁的实力更强,今天我们来说的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关羽此人高大...
原创 这...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破产”这个词一般用在企业层面,企业资不抵债宣布破产。一般来说破产后,就陷入...
原创 钱... 藏品名称: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浙”二文一枚 藏品分类:邮品钱币>钱币 拍卖成交价: RMB 1,9...
原创 “... 建安十一年即公元211年,法正奉刘璋之命到荆州迎刘备入川共拒张鲁,法正这个反骨仔私下向刘备献计谋取益...
原创 明... 明朝开国六王,指的是明朝开国的六位功臣,他们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对明朝的建立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