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岳飞因为“莫须有”三个字而被宋真宗赵构给活活害死,就连他的长子岳云最后都未能幸免。
岳飞死后,主犯之一的秦桧是如何对待英雄后人的?他都用了什么手段?说出来你或许可能不太相信。
关于民族英雄岳飞的死因至今依旧说法不一,在许多人看来,岳飞是因为“迎二圣回朝”这五个字而让宋真宗起了杀心,所以大家觉得他没有政治眼光,事实果真如此?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岳飞之所以会这么喊,是因为赵构也是这么说的。
在众人的拥护下,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构成功当上了皇帝。
或许就连赵构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只是想要南下逃跑却没成功,结果就被拥立为了一国之君,这天上的馅饼真是掉得太及时了。
除了徽、钦二宗被俘走外,赵构的母亲、妻子、孩子也尽在其中。
所以赵构上位后发誓要迎回自己的亲人,于是便有了“迎二圣回朝”的说法,这当初的确是赵构先说出来的。
既然皇帝都发话了,所以岳飞他们等一众武将也都积极响应他的号召。这时来看,还是没有什么毛病的。
不过打了几年后赵构发现,自己的父亲宋徽宗已经在金人那里病逝了。自从此事过后,赵构便逐渐没了“迎二圣回朝”的想法。
宋钦宗虽然是赵构的哥哥,但毕竟不是一个娘生的,所以对于赵构来说,这个哥哥是不能回来的。
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参考明朝时期的“战神”朱祁镇和他的弟弟朱祁钰。朱祁镇外出留学后,朱祁钰坐上了皇位。
等朱祁镇回来后,情况自然是一山不容二虎,所以两人开始明抢皇位,最后朱祁镇重新上位。
如果说赵构把宋钦宗那个无能之人迎回来了,那赵构的皇位就有危险了,所以赵构放弃了让他们回来的想法。
此时的岳飞不是没有察觉,他也是收敛了许多。但口号收敛归收敛,仗还是要打的嘛,所以岳飞一直还在用着旧口号。
其实对于赵构来说,他们愿意喊就喊吧,反正没几个能真正做到。
而且就算有人真的能把宋钦宗迎回来,赵构手下那么多文臣武将,宋钦宗只有老老实实被软禁的份,根本没有机会争夺皇位,所以“迎二圣回朝”并不是杀岳飞的理由。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岳飞是因为建议赵构提前把太子给立了,所以赵构起了杀心。
当时在金人的扶持下,他们想把宋钦宗和他的儿子给送回去,然后让这父子二人去争夺皇位。
所以岳飞建议还是提前把太子立了好,这样即使宋钦宗回来了,也不好下手。
不过赵构却说道:“爱卿啊,你这个想法是好的,不过你的重要任务在于率兵抵御北方的金人,其他的你就不用多操心了。”
在赵构看来,岳飞这是在管自己家的私事。其实从历朝历代来看,皇帝一般都不愿意让大臣管自己什么时候立太子。
不过单纯就是因为这个理由,赵构就想把岳飞给杀了,那也是不可能的。
赵构虽然是一代昏君,但还没有暴虐到这种地步。
要说真正让赵构起杀心时,其实是金人那边提出了议和。
因为宋金之间常年打仗,原本非常富饶的金国逐渐陷入了战争泥潭,国内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他们急需休养生息来解决这些问题。
于是金国名将完颜宗弼给秦桧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详细说明了怎样才能议和。
经过金人的一致同意,他们认为议和的前提是先把岳飞给除掉,完颜宗弼的原话是:“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当然了,这里面也是有个人因素的,据说岳飞曾把完颜宗弼的女婿给杀了。
秦桧见金人提出了议和也是非常开心,因为他就是主和派的主要代表。
看完金人的条件后,秦桧更开心了,因为他早就看岳飞不顺眼了。
岳飞他们不用想,肯定是主战派的忠实一员,所以他们与主和派吵架那是常有的事,搞不好,私下里还经常打架呢。
秦桧是一个很记仇的小人,于是他就去污蔑岳飞了,在赵构面前说了一堆他的不好。
此时的赵构也从主战派跳槽到了主和派,所以秦桧的话让他很是敏感。
按照许多史学家们的说法,自从那次岳飞建议提前立储后,赵构就对他开始不满意,君臣生嫌隙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本来就有嫌隙,再加上一堆“莫须有”的漫天谎言,所以赵构用十二道金牌督促岳飞赶紧回来。
对于岳飞来说,此时正是收复失地打进金国内部的最好时机,要是立刻撤退的话,那这十多年的仗全白打了。
但是没有办法啊,岳飞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大忠臣,所以即便是二十年的仗白打了,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回去,这就是忠臣。
等回去后,岳飞的军权先被收了,接着他的一系列官职也没了,最后在自己人的陷害下,岳飞他们终于进了监狱。
在给岳飞找罪名时,可把秦桧那个小人给愁坏了,因为根本找不到证据啊,于是他就和岳飞曾经的恩人张俊一起找。
这张俊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想着从岳家军下手。但岳家军就和岳飞一样,根本找不到半点瑕疵,那怎么办呢?
这张俊也是够不要脸的,他直接吓唬一个叫王贵的将领陷害岳飞,同时让一个叫王俊的统领去陷害他的老上级张宪。
这两个人也是真行,本来岳飞和张宪什么罪过都没有,结果被这两人快说成罪不可恕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国服喷子。
在这群小人的陷害下,岳飞和张宪被抓进了监狱,狱中的他们受尽了各种酷刑,但从来没有屈服过。
当岳飞脱掉上衣露出“尽忠报国”那四个大字时,狱中的官吏们都惊呆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谋反?是不是搞错了?”
得知岳飞下狱后,另一位名将韩世忠非常关心他的情况,于是他就问秦桧:“岳飞究竟犯了何罪?”
秦桧见状说道:“他大概是想谋反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莫须有”罪名,只是觉得他可能有罪,所以就抓了起来,真是太没王法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秦桧究竟和赵构说了些什么岳飞的坏话?
至于原话已经无法考证了,不过大概内容还是可以猜出来的。
这秦桧也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皇帝们最忌惮的事什么,无非就是功高震主之人嘛,比如岳飞这样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岳飞还有军权,重中之重是,岳飞的岳家军从本质上来说更像是一支私人部队,而不是属于南宋政府的。
要说是私人部队也就算了,他们还十分厉害,军纪严明、作战英勇等好词都是岳家军的代名词。
岳家军简单来说就是战无不胜,连灭亡北宋的金军都拿他们没办法,所以要是岳飞他们掉过头来打南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所以赵构怎么可能不慌?
再加上君臣嫌隙,而且当时出现过淮西军变等,所以赵构为了以防万一,只能将岳飞给杀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既然岳飞能带来太平,那赵构顺势就卸磨杀驴了。
这么来看的话,其实赵构才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秦桧他们就是来背黑锅的。
在杀害岳飞时,经过妻子王氏的“斩草除根”的提醒,秦桧找了个理由把岳飞的长子岳云也给杀了。
至于岳飞剩下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则全部被发配到最南边去了,据说是如今的广州一带。
古代流放,一般都是我们国的最南边,因为那时候那边的确是很穷。
岳飞的妻子李娃带着孩子们到了之后,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别说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他们经常就是一饿好几天。
不过每个月朝廷会多多少少给点粮食,所以岳飞的后代们还不至于饿死。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据说当地一个官员请求断了朝廷的粮食,然后饿死岳飞的后人。
秦桧见状拒绝了,因为他怕做得太绝会招来更大的报应。
或许这时就会有人说了:“秦桧这次居然心软了。”其实他不是心软了,而是因为害怕。
后来岳飞的次子岳雷因怀念父亲和大哥而被活活气死。此外,岳飞的长女岳银瓶,在为父亲和大哥申冤无果后,最后坠井而亡。
至于岳飞的其他孩子,之后都成功见到了朝廷为岳飞平反。
岳飞的子孙们,如今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据说共有数百万人。
无论岳家子孙们身在何方,他们每年都会烧香来纪念自己的祖先。
先人虽逝,仍受其惠。感天谢地,子孙长存。岳秦不姻,子孙永记。先祖忠魂,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