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兵马俑发现多项“高科技”,一把铁剑竟拥有记忆,至今都难以复制
创始人
2025-06-30 02:32:28
0

我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多少英雄人物叱诧风云,诸如成吉思汗等“天之骄子”更是将华夏文明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如果今天问某位歪果仁,或许他不知道秦始皇,但他一定知道“长城”和“兵马俑”,由此足以证明“兵马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了。直白的说,“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数座陪葬坑而已,但也可以想象得出,日后如果开启“骊山陵”,这座传说千年的古墓又将会造成多大的轰动。

当然,秦始皇陵至今尚未开启,目前流传的说法也只能算作“猜想”;可气势磅礴的“兵马俑”却实实在在的呈现在世人面前,更被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至今仍没有停止考古研究,尽管它只是整座大墓的陪葬而已,但随着专家们的研究推进,一个又一个的“千古之谜”却纷纷冒了出来。列举几个典型谜团,首当其冲的就是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弩”,据专家研究后发现,这些“秦弩”的射程竟然高达数公里之远;在冷兵器时代,这样威力巨大的“高精尖武器”出现在战场上,可以想象其造成的破坏力将是多么的巨大。

关键的一点是,“弩箭”并非只有秦国拥有,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基本都装备有类似的远程武器;可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今天的专家研究,得出的结果均为“秦弩”最为强悍,这又是为什么呢?说完了“秦弩”,当然还要说一下“箭头”。秦国弓弩的“箭头”猛一看没什么奇怪的,但最特别之处是,这些数量巨大的秦国箭头竟然都是规格一致的“标准件”,甚至箭头之间的误差不超过0.1mm;这又是什么概念呢?简单地说,这样的“箭头”如果放到现代生产,只能依托与大型机床类设备;可是在两千年前,古人肯定是没有“机床”的。

问题的重点来了,“箭头”在战场上是典型的易耗品,生产成品也绝非是一件两件,而是成千上万,甚至是数十万的制造;纯手工打磨,还要是成千上万的制作,两千年前的匠人又是怎么大批量生产的呢?或许有人会把这些归咎于秦国法制,当时秦始皇严刑峻法,任何一项任务都关系着身家性命,这也是为什么秦人能制作出“标准件”的主要原因;当然,这种说法貌似说得通,但仔细想又说不通,就算是秦国严刑峻法,可制作成千上万的“标准件”也并非易事。

不合格的“箭头”成品肯定存在,如果秦律以此为据对匠人进行惩罚,甚至以性命向要挟,可纯手工制作的“残次率”是不可避免的,难道秦国能生产“箭头”的匠人特别多,甚至可以多到任由秦律无休止的惩罚吗?当然,或许还有轻一点的惩罚——返工重做;但“返工重做”无形中就造成了生产压力,以当时频繁的战争来推断,箭头的生产量势必难以跟上其消耗量。既然前面的说法都讲不通,唯一的解释就只剩下“借助外力”了;或许千年前真的存在目前未知的某种“高科技”,这点在兵马俑出土的一把“铁剑”上也得到了证明。

在兵马俑的发掘中,专家无意间在一尊陶俑的下面发现了一把被压弯的“铁剑”,其历史甚至和兵马俑差不多,同样距今数千年了;可是当专家搬开压在上面的陶俑后,这把“铁剑”居然自动伸直复原了。或许这么说感觉不出什么,今天一些柔韧性比较强的铁制品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把铁剑可是两千年前的产物,历经数千年又长时间被重物所压,按照常理就算不被完全腐蚀,也早应该断裂才对。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作“参照物”,以今日科技下柔韧性极强的铁制品为例,如果在特定环境下将它压弯,一天两天或许它还能复原;可是一年之后,甚至是一月后再看,无论这件铁制品柔韧性多好,其结果也不可能完全复原,至少会留下一定的弯曲痕迹。

可是,兵马俑出土的这把“铁剑”硬是被压弯了两千年,一朝卸去重物居然奇迹般的自动复原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记忆金属”?关于这一点专家也给出了解释,简单地说这把铁剑类似于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其剑身上涂有一层金属“铬”与空气隔离,从而避免了氧化现象;如果仔细想想,这样的解释仍然不够完美,暂且不说两千年前是怎么“涂铬”的,仅是剑身自动复原就难以解释。以“越王勾践剑”为例,剑身涂铬的确可以起到防止空气氧化的作用;但这只能让这把剑千年后依然保持锋利,可是与剑的材质并没什么关系,更不可能让铁器拥有历经千年依然可以自动复原的“记忆能力”。

当然,“兵马俑”隐藏的秘密还有很多。细心的朋友都会留意到一个现象,陶俑虽然与真人身高体态相仿,可是身上的盔甲却显得极为简陋,最特殊的是所有陶俑头上都不配戴“头盔”;这完全不符合逻辑,纵观上下五千年的战争史,但凡疆场征杀的士卒,“头盔”几乎是标配,可偏偏“虎视何雄哉”的虎狼秦军就从来不戴头盔。好在专家给出了相对完美的答案;至于是什么,下回再说。

相关内容

图解岱美股份中报:第二季度...
证券之星消息,岱美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1.75亿...
2025-08-30 04:52:35
罕见飙升!5天涨超130%...
【导读】开普云连续5日累计涨幅达133.74%,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
2025-08-30 04:51:02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遭英乙队淘汰
2025-08-30 04:41:26
原创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下,在当时被...
2025-08-30 04:34:07
朝鲜VS韩国:同一半岛为何...
在北纬38度线上,就像有一把巨大的刀,把朝鲜半岛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
2025-08-30 04:33:56
原创 ...
光初二年(319年),石勒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后向河南...
2025-08-30 04:33:45
原创 ...
话说,在很多人印象中历史是严肃且死板的,看不到人间的烟火气,好在人...
2025-08-30 04:33:39
安哥拉:探寻非洲大陆的宝藏...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
2025-08-30 04:33:22
原创 ...
韩国人绝对是疯狂了,他说孙悟空和孔子是他们家的人也就罢了,现在居然...
2025-08-30 04:33:13

热门资讯

原创 象... 苗永鹏,这位出生于1954年10月9日的沈阳棋坛硬汉,一生都在棋局里书写着传奇。如今已步入古稀之年,...
原创 在... 前段时间《清平乐》热播,无数网友磕着宋仁宗和皇后曹氏的cp,恨不得直接摁着两人的头在线洞房发糖的同时...
原创 明... 这个问题就要说一说明朝是怎么亡的了。历朝历代官官相斗是在所难免的,但尤其是明朝最为厉害。以至于后世评...
蒙古与大明的大决战,30万蒙古... 时光就像奔腾的河流,带着停滞不前的岁月不断向前奔涌。 在时代的大潮里,无数人书写了自己的传奇,有的被...
原创 瑶...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密集的国家,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与变革,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不断地...
原创 明...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话将刘伯温的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朝开国之前,刘伯温跟随朱元璋鞍...
朱亮祖:战平徐达、砍伤常遇春,... 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曾战平徐达、砍伤常遇春,在战场上威风凛凛,令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
原创 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关于袁崇焕的死,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寃枉,也有...
原创 戚... 明朝给人的印象一直就是很封闭,仿佛在对外作战中一直处于劣势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朱棣的时代,他派遣...
原创 王...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就曾这样评价王莽:“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这是为什么呢?现代有很多人都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