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何明朝就亡了?太监王承恩的一句话很中肯
创始人
2025-06-29 18:03:23
0

李自成率大军攻破北京后,在位十七年的崇祯皇帝中兴明朝失败,自缢煤山,明朝两百多年的国运就此终结。而当时崇祯帝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的一句话,道尽了明朝末期朝政的昏暗。

“忠贤若在,世事必不至此”,魏忠贤在明朝后期掌控朝政,而崇祯帝即位之初就诛杀了魏忠贤,破坏了明廷内部的平衡,大明江山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一、宦官干政

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加强皇权就成为明朝历代皇帝所关注的“课题”。无论是利用胡惟庸案废黜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还是设立锦衣卫,包括之后的东、西厂,无不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相比于借鉴宋朝重文轻武、汉朝亡于外戚干政的历史经验,朱元璋对宦官的压制可谓“仁慈”。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明朝到第二位皇帝时就爆发了政变。

燕王朱棣笼络人心,将建文帝驱逐,将都城迁往燕京,开启了永乐王朝。在夺位期间,宦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文官而言,似乎启用宦官更能让自己安心。

朱棣设立内阁时不忘分权,锦衣卫制度已经满足不了制衡之效,于是朱棣便又设立了一个新的特务机构——东厂。

至此,宦官开始摇身一变,由内廷的杂役逐渐向权力中心靠拢,到了明英宗时期,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竟糊涂到御驾亲征瓦剌,结果被敌人俘虏,大明朝颜面尽失。

宦官真正掌握的权柄自然是手中的批红权,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皇权监督,三者密切协同,似乎达到了某种权力平衡。嘉靖、万历二帝数十年不上朝,大明的江山也没有垮掉,可见这种权力体系的存在对维系统治也具有一定有效性。

到了明熹宗时期,大太监魏忠贤更是权势熏天,号称“九千岁”,掌握内廷一切事务。明熹宗身为皇帝自然不傻,他知道想要维持明朝稳定,必须任用魏忠贤,必须让朝中势力得到平衡,这样自己才能坐稳位置。

二、东林党争

崇祯皇帝年少即位,自然不通帝王之术,空有一片治国之心。当时的明朝又有一股新的势力诞生,那就是“蜗居”在南京城内的小朝廷。当初成祖迁都后,为彰显孝义,并没有裁撤南京的官员系统,虽然没有多大的实权,但是长此以往这里就发展成落魄官员的“集散地”。

东林党人与内阁不同,他们善于利用民间舆论,自诩清流,主张实务,甚至不惜与朝中的宦官集团争个你死我活。国本之争尔虞我诈,红丸案、梃击案加剧朝廷内耗,加上神宗时期多年不上朝,党争的“空间”扩大。

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被崇祯帝铲除以后,东林党人欢呼胜利,他们实际上掌握了朝廷的话语权,权力制衡失效。为了自身利益,东林党甚至压制皇权,想方设法减免自身税收,把祸端转嫁给普通百姓,这不愧是自诩的“清流”。

但是东林党人也并非传闻地那样操持国事,主张开放言路,本质上,他们也不过是利益代表集体,代表了地主豪商的利益。他们反对向商人收取贸易税,导致明朝国库空虚,只得向民间索取,恶性循环之下,明朝末期农民起义不断,也为清军入关创造了条件。

三、辽东防线

要说明朝为何灭亡,崇祯帝难辞其咎。孙承宗、袁崇焕等人构筑的关宁锦防线,将清军阻挡在山海关外,甚至炮击努尔哈赤,致其身亡。只是崇祯帝听信谗言,对朝廷内部党争察觉太晚,结果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魏忠贤和袁崇焕的关系,其实两人私交甚好。魏忠贤很欣赏袁崇焕的领兵才能,袁崇焕为了投桃报李,甚至为魏忠贤修建了一座生祠。

袁崇焕深知官场生存之道,他必须依附魏忠贤才能继续在辽东领兵,只是他无意之间得罪了崇祯帝,留下了很差的印象。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关宁铁骑失去了领袖,关宁锦防线崩溃,清军再也没有阻碍,山海关屏障已失,对于战力羸弱的明军来说,已经完全无法阻挡清军入关的脚步了。

四、权力与人民

权力属于人民,即使在封建社会,贤明的皇帝也知道要安抚民心,让老百姓有生计,有盼头。可惜明朝后期的皇帝们大多昏庸,对于权力的把控也没有太祖爷、成祖爷那样的毒辣手段。

后世很多史学家都说明朝实亡于万历朝,其实,明朝真正的历史转折点是在明英宗时期,宦官开始突破限制,左右朝政。相比于太祖皇帝担心的外戚,反而是宦官让明朝走向濒危。

不止朝廷内部,明朝多次赈灾不力也是加速明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财政空虚、军力羸弱,尚且只能让明朝死而不僵,而真正打垮明朝的是民心的离失。自古一个王朝的覆灭,都是自农民起义开始,明朝统治者没有吸取教训,积极化解危机,反而利用苛捐杂税剥削百姓,百姓自然愤然反抗。

五、总结

自缢之前,崇祯帝看着北京城的余晖又会想些什么呢?李自成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都是明朝主动把百姓推给了这位“闯王”;清军之所以顺利入关,当然要归功于明廷内部的党争,只是崇祯皇帝十七年在位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魏忠贤固然可恨,但是就时局而言,将其诛杀显然是错误的选择。作为权力平衡的一环,魏忠贤极力压制东林党人,把纳税负担推向了商贾,减轻了民众负担,这不失为解决危机的良策,崇祯皇帝即位后带有强烈地主观意识,身为帝王,这无疑是致命失误。

“忠贤若在,世事必不至此”,王承恩的这句话比较中肯,为了顾及崇祯帝的颜面,他没有责怪崇祯,而是选择默默陪他走完最后一程。明朝灭亡的本质不在于党争,而在于其内部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与外敌入侵。

相关内容

梧桐市集“迎白露” 共赴传...
9月7日晚,以“秋高气爽迎白露,万人共‘煮’丰收季”为主题的精彩活...
2025-09-09 13:03:15
原创 ...
导读:曾经火爆的旋转小火锅,为何如今门庭冷落?5大痛点直击内心! ...
2025-09-09 13:01:11
四川九寨沟黄龙怎么玩不踩坑...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以其得天...
2025-09-09 13:00:43
四川六天五晚旅游攻略:四川...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以其得天...
2025-09-09 12:59:07
四川亲子游攻略!四川六天五...
四川,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土地,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
2025-09-09 12:58:27
世预赛非洲区:几内亚vs阿...
当地时间2025年9月8日,摩洛哥,世预赛非洲区:几内亚vs阿尔及...
2025-09-09 12:58:08
张家界双人游五天四晚行程旅...
2025张家界五日游:仙境之旅 2025年的初夏,我终于踏上了向往...
2025-09-09 12:55:14
西北七天六晚旅游注意事项,...
《2025西北秘境之旅:七天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 在中国西北的辽阔...
2025-09-09 12:53:43

热门资讯

原创 梁... 晁盖与宋江的恩怨 晁盖,梁山的第二任头领,曾在带领梁山军攻打曾头市时,遭遇敌人精心设下的陷阱,最终被...
原创 汉...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常有人言:“一个朝代的兴衰,或是一个国家的盛衰,往往与君主的英明与否息...
原创 千... “门当户对”这一传统观念自古至今,始终深深根植于大多数家庭的婚姻择偶标准中。同时,“父母之命,媒妁之...
原创 古... 古代帝王发动战争时,通常会指派朝中的得力将领出征,而很少见到皇帝亲自上阵打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
原创 三...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历史舞台上群雄逐鹿,经过大浪淘沙,最后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豪杰脱颖而出,成...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谥号作为一种对帝王、诸侯、权臣等重要人物生平的评价方式,是一种象征尊荣与记载功过的方式。...
原创 非... 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来自非洲军团的国防军中将拜尔莱因,而今天我将讲述另一位同样从非洲军团走出的著名...
98件(套)清代文物亮相天津博... 绣狮补子、红绸女棉袍、花卉石榴点翠头簪……“旗装雅韵——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展”5月31日在天...
原创 我...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清朝末年,我国流失了大量的土地,很大一部分...
原创 能... 最近,电视剧《天下长河》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剧中展现了清朝康熙时期平定三藩之乱、攻占台湾郑氏集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