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起吞下40余万赵兵,背后有一人功不可没,没有他长平之战胜不了
创始人
2025-06-27 10:02:46
0

文|飞鱼说史

战国末期,混乱的局势已经无比清晰。

齐国和燕国相互功伐了十余年双双衰弱不堪,楚国也被秦国打的遍体鳞伤,连自己的国都都被秦国攻破了,韩国早已沦为了秦国的小弟,而魏国强大一时积攒下来的家业,也被魏文侯的子孙败坏光了。

这时候能够和秦国抗衡的有且只有赵国了。

秦国想要统一必须要先把赵国这块堵在门口的大石头搬开,赵国想要继续生存,必须抗住秦国的打击,所以秦赵之间,势必会有一战。

这场战争就是长平之战,只是谁也想不到结局会那么惨烈。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不仅决定了秦赵之间的命运,还决定了整个华夏历史的走向。

倾全国之兵,打一场百万级大决战,秦国豪赌换来离大一统更进一步。

所以这是场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也有两个不能被忘记的名字,他们就是赵括和白起。

纸上谈兵的赵括我们暂且不提,只论白起,其实白起吞下40余万赵兵,背后有一人功不可没,没有他长平之战胜不了,这个人就是白起背后的秦昭襄王。

白起打破了兵法中的十则围之。

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不是春秋时的列阵战了,而是充满了诡变和狡诈,兵法在这个年代也应运而生,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当我军的数量十倍于敌军的时候可以实施包围作战,五倍于敌军的时候,就要主动进攻,两倍于敌军的时候,就要努力战胜敌军,但白起却把这条兵法给打破了。

因为在长平之战白起用和赵军差不多的兵力,就完成了对赵军的包围和歼灭,堪称战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围歼战,那么白起是怎么做到的呢,白起是利用了地形,因为长平之地两侧有山,白起就是把赵括引诱进了河谷之中,利用两侧山丘的地理优势,创造了一个奇迹。

长平之战刚开始打的时候,秦军在长平的兵力可能只有赵国的一半,虽然白起通过诱敌深入的策略把赵括引入了包围圈,但想一下吃掉这么多赵军,白起的这些兵根本办不到。

秦昭襄王亲自为白起征兵。

白起既然包围了赵军,那就不能无功而归,为此他只有向秦王寻求支持,寻求支持的信上只写了两个字:增兵,看着信上的两个字,秦昭襄王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此前秦昭襄王已经把整个秦国能打仗的士兵都投入了长平的战场上,具体秦军有多少兵力,史料一直没有记载,但是据保守估计,秦国的兵力应该在60万左右,史料记载:秦国倾全国之师。

面对白起继续请求增兵的信件,秦昭襄王这次真是急了,他挠破了头皮在想那里还有士兵,突然他想到了前些年刚刚占领魏国的河内地区,貌似那里还可以在挤出点兵力,秦昭襄王立即御驾亲征赶往河内,帮白起征兵。

秦昭襄王到了河内地区,二话不说立即赐民众各升爵一级,随后立即下令,这地方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召入伍,这些被征召的人有多少,我们也无法得知,但是这些新兵蛋子并没有参与包围赵军,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挡住赵国运粮的部队。

秦昭襄王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豪赌。

长平之战中秦赵双方的兵力总和应该超过了一百万,这在当时整个世界都是让人震撼的,我们把目光投到同时期的欧洲上,这时期罗马帝国正在崛起,但是他们对外扩张时,一次参加十万就不得了,假如一次死伤两三万这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了。

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长平之战上来,长平之战对于秦国来说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因为只要输了,秦国面对的不只是败一次仗那么简单,还有可能会被灭国。

战国末期,秦国已经把中原大地上所有的诸侯国都得罪完了,只要秦国此战失利,那么山东六国就会群起而攻之,所以面对白起的请求,秦昭襄王不能拒绝,也无法拒绝。

这对秦昭襄王来说,是一次豪赌,赌赢了,统一华夏指日可待,假如赌输了,对秦国将会使灭顶之灾,幸运的是,秦昭襄王倾全国之兵支持白起,这场战争秦国赌赢了。

飞鱼说:

白起吞下40余万赵兵,背后有一人功不可没,没有他长平之战胜不了,他就是总会被我们忽视的在白起背后支持他的秦昭襄王,正是秦王这种没有质疑的支持,才成就了白起生平中最后一次漂亮的歼灭战。

从这层次上,我们也可以推断出,白起吞下40余万赵兵,真的只是白起的意愿吗,当然不是,即使白起想要把这些降兵放回去,恐怕秦王和整个秦国都不会答应,毕竟是花了血本才换来的惨胜,因为秦国死伤的士兵也有30万左右,所以等待赵国降兵的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坑杀。

倾全国之兵,打一场百万级大决战,秦国豪赌换来离大一统更进一步,秦昭襄王统治后期,秦国采取的政策不仅是范雎的远交近攻,还有他的最大限度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史料范雎的原话是:勿攻其地,而攻其人。

这其实也是白起砍了山东六国百万颗脑袋的最根本的原因,长平之战后,赵国青壮年几乎死绝,虽然后来还会有廉颇率领残兵打退燕国进攻以及李牧的强势崛起,但这已经阻挡不了秦国统一华夏的步伐了。

白起的一生似乎只是为了杀戮而存在,但是却不能否认,此人带兵打仗是无人能敌,生平攻城七十余座,杀敌百万,未尝一败,此等战绩,足以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对此,您怎么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原创 ...
咸丰皇帝前后共有皇后妃嫔十九人,他到底更钟情于谁,是更喜欢与之有较...
2025-06-27 08:33:58
原创 ...
乾隆是中国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另外乾隆还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
2025-06-27 08:33:56
原创 ...
在中国有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都处于封建王朝,期间光皇帝就出现过422...
2025-06-27 08:33:52
原创 ...
八旗汉军,清朝八旗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其主要是八旗中的汉军旗份...
2025-06-27 08:33:46
原创 ...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贫苦人家,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欺...
2025-06-27 08:33:36
原创 ...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准确的说它就是中国古代史...
2025-06-27 08:33:33
原创 ...
导言 赵祯生母李顺容甘居幕后,仅仅是忌惮刘娥的权势?她有自己的私心...
2025-06-27 08:33:29
原创 ...
清朝一直是一个充满各种各种色彩的朝代,我想我可以这么形容。有过撼动...
2025-06-27 08:33:03
原创 ...
要说一个我国历史冤枉的官员的话,那么和珅应该是榜上有名的。如今提起...
2025-06-27 08: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睿... 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西周建立后,建立起了层层分封的分封体系,周天子之下其诸侯的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个不...
原创 龙...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便将二者结合,作为自己的称号,自称“始皇帝”。所...
原创 福... 福王朱常洵,本是平庸之人。 然而,就这样一个平庸之人,却从生到死都“轰轰烈烈”,甚至在他死后,他的死...
原创 为...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派大将李景隆突然带兵包围十二叔湘王朱柏的王府,并公布湘王制造假...
原创 乌... 《还珠格格》中“皇后娘娘”的原型,是历史上乾隆的继皇后——乌拉那拉氏,亦有说成乌喇那拉氏或辉发那拉氏...
原创 甲... 甲午战争,是清廷和日本在1984年争夺亚洲头把交椅而进行的战争。可以说,双方都在赌国运。 鸦片战争后...
原创 清...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王朝沿海门户洞开,开始被迫加入到了西方列强,尤其是以英国为首的世界贸易体系中...
原创 皇... 俗话说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按照道理来说,夫妻两口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最近的二人...
原创 黄... “一身为同人之所望,亦革命成败之关键也。”曾经,黄兴对于孙中山而言是革命之重将,清朝末年,两人被称为...
原创 连... 公元1799年(清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没有之一)被嘉庆皇帝赐死,几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