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逃难时,曾扔无数稀世珍宝在故宫井里,为何至今无人打捞?
创始人
2025-06-27 09:32:40
0

每一个封建朝代都是在对人民的剥削上建立的,以被搜刮的民脂民膏为养分,封建王朝的皇室世世代代能积累下数目难以想象的财富。

封建王朝还在时,这些财富是荣耀的象征。封建王朝灭亡时,这些大笔财富的去向,又引起人们的好奇。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清朝末期中国备受欺凌,不仅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统治者也被迫数次逃离皇城。尤其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把带不走的金银财宝放到故宫的井里,但却从来没有人尝试过打捞。

故宫古井

北京故宫的建立始于明朝,清军入关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建造。故宫占地面积达72平方米,汇集了两个朝代的努力,共有8707间房屋,按职能属性又可分为很多类。

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旦失火,后果就十分严重,古人也对此做出了预防措施。故宫内共有72口井,但故宫的饮用水并不由此井中提供,它们担当的主要职责就是灭火。

为了确立自身统治的稳固性和皇位的正当性,封建统治者总是要为自己统治增添一些神秘色彩,变相鼓励百姓相信鬼神之说。于是在百姓的眼中,皇帝是真龙天子。那么真龙天子的居所,自然发生什么怪事都不稀奇,所以关于故宫的传说名目繁多。

在早年,对故宫的整体勘探还不完善的时候,故宫有9999间半房子的传言很是流行,因为在古代,古人对数字“9”十分推崇。皇宫叫做九重宫阙,天子又是九五至尊,四个九汇集在一起,不就能体现出清朝王室的王权吗。

这样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在做调查工作时,尽管可以大胆假设,在求证方面还是要小心谨慎的。

建国后,我们成立了故宫博物馆,对故宫进行了全面的勘探。经过统计,故宫房间数为8707,而不是那带有神秘色彩的9999。

而还有一个关于故宫的著名传说,就和上面提到的72口水井有关了。

相传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和光绪帝一起出逃,仓促之下,很多金银财宝都带不走,但又不愿意让财富落入敌国手中,就把它们藏到了故宫的72口水井里。

慈禧出逃

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下,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统治者立于万万人之上,是无比尊贵的存在。而如果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在强敌的压迫下逃出了皇宫,那这个国家所承受的屈辱也就可想而知了。

清朝王室的出逃不止一次。早在八国联军之前,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就被人直接打到了家门口,王室被迫远离皇城避难,随后与列强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

尝到了甜头的帝国主义可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总要再多捞些好处。在这之后的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侵入北京。咸丰皇帝和慈禧当机立断,自己带人跑了。出逃就出逃吧,还要竭力保全自己的脸面,打的是进行木兰秋狝的旗号,可谓是打肿脸充胖子。

子系中山狼,得意便猖狂。八国联军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他们烧杀劫掠,致使天下第一园林圆明园毁灭,是我们无缘得见其风采。更是夺走了我国的许多文物,百年过去,这些文物还没能如数返回祖国。

闭关锁国造成的积贫积弱使清王朝无力抵抗,拥有着坚船利炮的八国联军如入无人之境一样打开国门,闯入北京。此事爆发的第二天,光绪协同慈禧逃出北京城避难

敌人近在眼前,仓促之下,慈禧在临走前还是做了几件事。一件就是众所周知的将珍妃投入井中,另外一件就是把那些带不走的财宝藏起来,那72口水井深且广,可不就是一个绝佳的藏匿地点。

这一决定是正确的,贪婪如豺狼的八国联军可不会放过一点儿值钱东西,耗费无数人心血的《永乐大典》被他们夺走,甚至连故宫前水缸上的镀金都没能保全。

无人敢捞

慈禧前脚走,八国联军后脚到达。他们不知道财宝就在井中,所以没有捞取,倒也说得过去。但八国联军离去后,这件事情在民间得到广为流传,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去取得那些金银财宝,为自己谋得泼天富贵呢?

需要注意的是,腐朽的清政府统治在八国联军后,还是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的,皇宫仍被清王室占据,寻常人等难以入内,而那些太监宫女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是不敢有所行动的。

现代人对取用这些财宝没有心理障碍,但对于一生生活在封建帝制下的古代老百姓来说,对皇权的极端畏惧注定了他们不敢打这些财宝的主意。

而且故宫庞大,它的运转需要用到不少的人力,所以虽然当时没有监控,但遍布故宫的仆役们也不是瞎子,如果有人去捞井中的的财宝必定会被发现,继而上报,那可就是大罪。

做奴才的不敢捞,这些财宝原有的主人就没那么大的顾忌了,慈禧回宫之后肯定也对这些财宝进行了追回,但结果却不大好说。

因为这些水井并不是死水,而是与地下的暗流相联通的,水流交汇,那些财宝的去向也就难以确定,未必能如数打捞回来。

那为什么建国后,国家也没有组织过打捞活动?原因在于这72口水井的结构,一则井口太小,只够一个人通行;二则这些水井年代久远,开挖时的工艺又未必精纯,这么多年过去,未必就还坚固,如果在井内开展作业,而井体承受不住,开始坍塌,势必会发生意外,得不偿失。

而且据推测,这些古井中的确残存有文物,但并非是有太大价值的。

小结:

八国联军入关时,慈禧仓皇出逃,还不忘将金银珠宝妥善安置,却想不起来要护佑自己治下的人民,重视财物而轻视人民,这就是封建统治失败的必然原因。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2025-2026赛季中国冰壶...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杨镭)5日,2025-2026赛季中国冰壶联赛(...
原创 乱...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阅读中国近代史时,常常对不同的中华民国政府感到困惑。与清朝历任皇帝有较为清...
原创 高... 高迎祥在子午谷的全军覆没,反映出他缺乏学识与智慧,正如一句古话所言,“无知者无畏”。他不似魏延那样有...
“复旦源”一源六馆焕新启幕,设... “五四上海第一钟”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鞠文韬 摄 见证报国情怀的“五四上海第一钟”、存世最早...
原创 毛... 声明:本文内容引用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9年夏...
原创 毛...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1971年9月13日深夜,北京城仿佛笼罩在暴雨前的闷热中。 8341部队特勤中...
原创 四... 在特殊的年代,“身份”不仅是一个个人标签,也可能决定一个人和其家庭的命运。暴露出来的身份可能带来无尽...
原创 清... 1864年,清军突破天京防线,曾国藩进入洪秀全的宫殿内,他看着眼前的奢华场景,沉默片刻,发出感叹:“...
原创 麦... 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五星上将之一,身影活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各大...
原创 黄... 黄菊,出生于江苏宜兴,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广州市委常委、广东省委副书记、湖南省委书记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