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前后共有皇后妃嫔十九人,他到底更钟情于谁,是更喜欢与之有较多情爱的皇后钮祜禄氏,还是更喜欢以如花似玉,美貌超群,以性爱取悦于年轻皇帝的懿贵妃呢?这其中的事情被民间传播的众说纷纭,成为了一个谜团。
咸丰前后共有皇后妃嫔十九人。他十七岁为皇子时,曾娶太常寺少卿富泰女萨克达氏为妻,不久,萨克达氏病故。登位后,咸丰二年立广西右江道穆杨阿女钮祜禄氏为后,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亦称东太后,同时,晋升为皇子时的侍妾云贵人为云嫔。到咸丰更年时,咸丰帝的内廷主位共有十人。其中的兰贵人,即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懿贵妃,三次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皇太后(亦称西太后)。那么,他最钟情的后宫之主到底是谁?
历史资料中记载咸丰帝年少爱花,而兰儿秀骨姗姗,素好修饰,到此更妆扮得秀媚阿娜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别具一种风韵,少年天子一见兰儿便春心荡漾,不能自持。自然中意,当即选入宫中服侍。其实,咸丰即位之初,甚至直到他临终以前,他最钟爱敬重的首先是皇后钮祜禄氏,其次才是丽贵人和兰贵人。而绝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只钟情于会唱小曲儿,衣着入时的兰贵
但受宠的丽妃始终没有给咸丰生一个儿子,她只生有一女。母以子贵,于是咸丰七年以后,那拉氏的地位就略高于丽妃一筹,被封为懿贵妃。
但在咸丰九年、十年,每逢宫中大宴,东边第一桌都是后宫之主钮祜禄氏,第二桌是丽妃和琪妃;西边第一桌是懿贵妃和婉嫔。如略去皇后,丽妃和懿贵妃很有些分庭抗礼的味道。 皇后钮祜禄氏,生于满洲官宦人家。她之所以得到咸丰格外垂青,不到半年即从一个六等妃子骤升为后宫之主,不仅是由于她生得秀丽端庄,亭亭玉立,与咸丰少年便结为夫妇,更主要的是她美德出众,幽朔贞静,符合传统的封建道德标准。孝贞后雍容大度,举止端方,每次见皇上总是穿着礼服,所以咸丰十分敬重她,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女圣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内外相煎,咸丰回天无力,就开始厌闻朝政,时时宠幸后宫妃子,一次咸丰喝醉了,孝贞皇后听了,就招侍寝的妃嫔斥责,并准备杖挞。咸丰退朝后,见后宫气氛不同往常,一问才知一向慈悲为怀,从不动肝火的“女圣人”,正在训斥昨夜承欢的一个妃子。咸丰不知为何,就问其原因,孝贞后见皇帝驾到,整襟跪拜,责己谏言:“奴德不逮,不能督率群妃,恐外臣有议奴者,故召此妃戒斥之,无使奴受恶名也。”咸丰知道这是皇后在讽谏自己,心所有触,但嘴上还是笑打圆场:“是朕贪杯,怎能怪她劝酒,从今以后,朕少饮酒是了。”孝贞后谢而起,后宫莫不感佩。
性爱和情爱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爱情,性爱之中往往缺少一种由衷的敬重和钦佩之情,而这种较高层次的感情如果和情爱融合在一起,爱情才会真挚而久远。 咸丰对皇后钮祜禄氏的感情更多于情爱与尊重。而以美貌和柔媚取悦于年轻皇帝的丽妃、懿贵妃,其受宠之情也许要等而下之。咸丰病逝承德后,根据传统习惯,皇后钮祜禄氏被尊为“母后皇太后”。第二天,嗣皇帝载淳亲封其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慈禧得宠的原因,其主要是因为她的美貌,就说妙龄时期的慈禧如花似玉,美貌超群,也许并不过分。这在各种野史笔记和回忆录中,也都是众口一词的。
其次,是慈禧在咸丰的后宫中才华出众。如果说孝贞皇后慈安是以德见长,那孝钦后慈禧便是以才见长,属于内慧而外秀型的女子。在半个世纪之中大权在握,从不旁落,直到临死的前一日,仍亲自料理光绪的后事,召见军机大臣,筹议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号的庆典活动,制定监国摄政王(即溥仪之父载沣)授职之礼,引经据典,丝毫不乱,她的政治才能是不容忽视的。 而她的这种长处,早在咸丰时代就已露出端倪。入宫以后,聪貌明慧的慈禧时常在咸丰批阅奏章之时侍候左右,其后军务倥偬,折件极繁,她又协助清检封事、代为分类,及咸丰晚年,懒于理政,她更进一步代阅奏章,参与机要了。
三是慈禧为咸丰生了唯一的一个儿子。咸丰四年二月,慈禧由兰贵人晋封为一嫔;六年三月,二十二岁的慈禧在储秀宫生下载淳。咸丰帝喜出望外,当即使朱笔亲封慈禧为懿妃,并神香告祖,在内忧外患的煎熬中,咸丰终于有这么一个可以告慰先人的喜讯,其得意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爱子怜母,他对慈禧的宠爱也就更进了一层。六年十二月,内务府为懿妃举办册封仪事。七年正月,慈禧又被晋封为懿贵妃,成为后宫主位中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