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为何推行密折制度?除了提升效率,还有一层不可告人的秘密
创始人
2025-06-26 21:32:27
0

古代的帝王,居住于深宫,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不多,再加上多疑的性格,时常担心“有人要害朕”。因此,历代帝王或多或少都会广布耳目于朝野,以洞察臣子的举动,了解民间动向,以期防范于未然。在这方面,雍正是集大成者,建立并完善了密折制度。

何谓“密折”?

所谓“密折”,其实就是密奏,即臣子给皇帝的奏折内附奏机密要事,主要是揭发一些臣子作奸犯科的行为以及民情、重案等等,这些密事只有皇帝知道,从而使臣子处于相互监督、彼此制衡的状态,人人自危,都积极对皇帝表忠心,既防止臣子不法行为,还能避免皇权旁落。

在康熙朝,康熙已经提出“密奏”的办法:要求朝廷内外大臣在上给皇帝的“请安”折内,附奏机密要事。密折之事,只许皇帝一人查看,但那时只是小范围,有密折之权者仅限于少数亲信。

雍正继承并发扬了“密奏”,将其作为一项固定制度,大范围推广。在京的满汉大臣、外省的要员,均实行“密折”制度。尤其是京城的科道官员,每人每天都要上一到“密折”,一折只论一件事,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据实禀明;如果没事,也要写密折说明为什么无事可奏。

密折几乎都有皇帝的亲笔朱批,叫做“朱批谕旨”,雍正那句著名的“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回复田文镜密折的朱批谕旨;批阅过的密折称之为“朱批奏折”。密折所用纸张,十分讲究:白纸用来题写陈奏性质的密折;黄绫面黄纸用于请安或举荐他人为官;白绫面白纸是大丧期间使用。

雍正朝的许多制度创新、变法主张,都是君臣在密折中沟通之后,再决策执行。

“密折”的特点,在“密”不在“折”

因为密折内容的广泛性,涉及到皇帝施政以及人事任命,所以,雍正特别重视密折的保密性,一再对上密折的臣子强调:

“密之一字,最为紧要,不可令一人知之……假若借此擅作威福,挟制上司,凌人舞弊,少存私意于期间,岂但非荣事,反为取祸之捷径也。”

欲上密折,先做好保密工作,内容不得告知他人。只有雍正特别交代,转告相关人员时,才能传达谕旨精神。对于做不到保守秘密之人,雍正也会采取相应的惩治措施,比如,闽浙总督满保、山西巡抚诺敏等人,曾将密折内容交亲信过目,雍正就废除他们的密折之权。后来,雍正为了在“密”字上做到万无一失,采取几项措施:

一、收回朱批奏折。上密折的大臣,在收到雍正批复的一定时限内,需要将原奏折以及朱批一并上交,本人不得备份或留底。奏折中的朱批,也不能写入题本。

二、实行奏折专用箱锁。雍正专门定制一批带锁的皮匣,发放给有密折之权的大臣,凡是有密折,均用特制的匣子差专人送至京城。每个匣子配两把钥匙,皇帝与臣子各一把,因此只有皇帝与写奏折的臣子能够开启,其他人不敢也不能开。

三、减少经手人,直达内庭。与“题本”不同的是,密折到京后不需要通政司转呈,如果是封疆大吏的折子,交奏事处直达皇帝;其他地方官的奏折,则需要交给雍正指定的王公大臣转呈。被指定转呈密折之人,有胤祥、张廷玉、隆科多等人,都是雍正的亲信,但不得拆看、过问其中内容。

四、皇帝亲自批阅,任何人不得参与。

“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不但宫中无档可查,亦并无专司其事之人。”

雍正批阅后,密折转回到写折子的大臣手中,以便他们按照旨意办事。部分折子所写内容,雍正如果一时想不出对策,就会留中,等时机成熟再下发。

密折的效果

按照雍正的说法,密折的作用非常“正大光明”,一是提升了行政效率,方便君臣沟通,便于施政;二是便于启示臣工,以利其从政。除了这些雍正说出来的作用,密折还有如下效果:

一、强化了皇权。之前许多事,都由朝廷王公大臣公议,而通过密折,只需要皇帝批示即可。从此,内阁的作用进一步弱化。

二、上密折,本质上也是告密。雍正通过这种方式监视臣子,臣子也能通过这种方式“钻营”或打击同僚。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成了雍正安插在各地的耳目。

密折制度的推广,在集中皇权的同时,也极大地加重了皇帝的工作量,让皇帝面临智力、精力等方面的挑战。遇到雍正这种勤奋有才能的皇帝,密折可以正常运转;遇见怠政、平庸的帝王,密折堆积如山,从朝廷到地方的政务都难以开展。

秋媚说:雍正通过密折驾驭群臣,实现对他们的监督管理,也让皇帝的意志可以直达地方。如果朝廷是一个群,雍正是群主,臣子是群成员,之前有事在群里讨论,那密折就是与群主的单线联系,将台面讨论的问题变成了私下交流,公开不好说的事、不敢弹劾的人,私底下就能揭发,这就必然会滋长告密之风。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初中生指博物馆千年铜镜断代有误... 3月17日,一位初中生发布视频称,自己在四川省博物馆发现了一面千年铜镜出现断代错误,纠错后得到了博物...
原创 没... 美国人查尔斯约翰斯顿在《中国的危机》里记着:“光绪皇帝身材瘦小,身体虚弱,看上去几乎像个孩子。他的眼...
原创 野... 众所周知,中美俄英法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有状况,这五个国家都有能力出面...
原创 许...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英雄辈出,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江东十二虎臣”,除此之...
原创 上... “军区定的规矩,你们都当耳旁风是吗?全都给我滚!”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上海延安饭店的11楼餐厅中...
中华民国错版背逆双旗币 当指尖轻触这枚中华民国当制钱二十文错版背逆双旗币,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百年前的时光之门。麦穗取代龙纹,...
古韵新姿绘华章——看二〇二五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太原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始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
原创 清... 1931年,北平报刊上出现了一条引人热议的新闻——《铁帽子王拉洋车》,此报道一出,北京的大街小巷议论...
包姓:多源流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传... 包姓,宛如一颗镶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多源流、多民族的古老姓氏。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
保姓:多源流多民族姓氏的历史画... 一、主要来源 芈姓起源(春秋楚国)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时代。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