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一直封闭愚昧吗?不是的,前期发生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
创始人
2025-06-26 09:03:07
0

清朝给人的印象就是闭关锁国,愚昧落后,对当时中国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以至于后来遭到拥有先进科技的西方列强的降维打击,几乎将中华民族拖入亡国灭种的境地。

但是关于清朝的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因为清朝后期虽然严重落后,但清朝中前期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东西方大规模文化交流事件,大量中国的诸子百家著作被介绍到欧洲,引发了欧洲文化和思想界的中国热,使伏尔泰等一批欧洲思想巨人成为中国文化的狂热粉丝。同时,大批欧洲自然科学知识被引入中国,引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强烈兴趣,康熙皇帝本人就非常钦慕欧洲的科技, ? 他不仅努力学习了《几何原本》,还深入研究了欧洲的天文、地理、机械以及文化和历史知识。康熙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通过在传教士帮助下绘制的精确地图观察国家疆域,还在地球仪上了解了整个地球的样貌,清朝皇帝的好学精神,在欧洲赢得了广泛尊敬。

清朝对欧洲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在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就曾发挥过作用,当时清俄双方在谈判桌上展开了激烈交锋,清朝代表索额图提出,包括雅克萨和尼布楚在内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全部土地全部属于清朝,俄方代表戈洛文则坚决拒绝。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后来俄国人居然抬出了祖宗,说他们是罗马帝国后裔,圣神而高贵,绝不会接受如此屈辱的条件。可是第二天的谈判中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据苏联编撰的《哥萨克在黑龙江上》记载,索额图声称:“所有(贝加尔湖以东)的这些土地,很早以前曾经属于亚历山大·马其顿王,博格德汗(康熙帝)认为,自己是他(亚历山大)的继承人。”戈洛文听了,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暂时终止谈判,与随员商议对策。 ?

这种说法曾受到质疑,认为这很荒谬,应该是翻译出了问题,但是俄方的《戈洛文出使报告》印证了这个记载,戈洛文在报告中说:“钦差大臣(索额图)说,从久远的年代起,从亚历山大·马其顿王起,阿穆尔河便为博格德汗殿下所领有。”这说明,索额图等清朝大臣对欧洲历史是有认识和了解的。

法王路易十四与康熙两人的交流非常密切,通过耶稣会传教士,他们互致问候,还将自己的画像赠送给对方。来华的传教士白晋从法国为康熙带来了50多本文化和科学著作,而其他返回欧洲的传教士也将数千册中国典籍带回巴黎,凭借这些书籍,法国人编写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本中国词典。 ?

东西方这种文化交流一直持续到乾隆后期,路易十五曾于乾隆三十年派遣特使出访中国,当时,乾隆宫中有大量西洋器物,连大内侍卫的佩刀上都刻着“法国制造”字样。乾隆对中国周边以及世界局势都是了解的,他已获悉英国征服了印度,也知道在不久前发生的尼泊尔入侵西藏战争中,就有英国的影子,他说:“英吉利居西洋各国之首……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对各国夷人在洋抢掠。”可见他完全了解英国的强大和其拥有的海上霸权。

不仅乾隆了解外部世界,朝廷中具有国际视野的官员也大有人在,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时,在从北京到热河的途中,一位陪同的八旗军官对他说,他知道英国“是一个文明的,有创造性的强大国家,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无法与之匹敌。”一个旗人竟然如此了解英国,这让马嘎尔尼大感惊奇,后来才知道,这是由于官员们在北京与法国教会往来的结果,他们从传教士那里得到了欧洲的信息。

除了文化往来,乾隆皇帝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当时的国际事务,路易十五的特使高类思、杨德旺在1765年出访中国时,觐见了乾隆皇帝,转达了法王希望与清朝结成反对俄国的“凡尔赛——北京”轴心的设想,乾隆也派传教士钱德明回访了巴黎,双方有意联手对付沙俄。乾隆不仅与路易十五关系密切,与后来的路易十六也有外交书信往来,双方还互派使者,甚至考虑中法结盟介入美国独立战争。据《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记载,路易十六曾派传教士阿米欧德(钱德明)为使者来到北京,向乾隆介绍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并表达了法国支持美国独立的立场,他告诉乾隆,法国已经援助了美国军队十万支步枪对抗英军,他真诚希望大清能与法国结盟,共同对抗英国和俄国。

? 乾隆经过一番考虑后,觉得美国远在万里之外,而英军正在与美国打仗,所以英国在中亚的势力会有所削弱,这时准噶尔内部又出现内乱,因此这是拿下西域的好时机,故而放弃与法国结盟的想法,决定先出兵西域,但他也给了路易十六一个面子,出资援助了美国独立战争,以显示天朝的皇恩浩荡。据《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拿出一千两黄金交给法国方面,作为清朝对美国的战争援助,为此,乾隆还说:“俾得日用有资,并粘雨露。”

1788年,乾隆本来已经决定派一支使团回访法国,前去拜访路易十六。可是一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被砍了头。

乾隆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这令他非常惊惧,唯恐欧洲革命会波及中国,于是他迅速下令断绝大清与法国所有的贸易和外交往来,召回驻法国的使臣,禁止在欧洲的华人与中国本土的任何联系,封锁一切与欧洲有关的消息。

同一时期,英国也在拉拢清朝,希望与清朝结盟,共同对付法国,马嘎尔尼使团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寻求与中国结成反法同盟,在东亚和印度洋地区共同对抗法国。但那时的乾隆已经老迈昏庸,失去了进取心,事事趋于保守。他担心在与欧洲国家的交往中,法国那种造反弑君的革命被中国人知道,从而扰乱民心,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英国人展现的科技实力让他感到了严重威胁,可是他没有打算迎头赶上,而是采取了关紧大门的鸵鸟姿态,乾隆这样回复英国的结盟提议:“英吉利国或与佛兰西人打仗吃亏,希翼天朝救助。殊不知,大皇帝抚驭外夷,从无歧视。伊等彼此争斗,互相胜负,天朝惟有置之不问,大皇帝于外夷无分厚薄。”明确表示清朝不想卷入英法战争。

乾隆关上东西方交流大门时,已经八十多岁,离死不远了,据史料记载,他当时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常常不分冷暖,不知饥饱,整日呆坐,喃喃自语,没人知道他说了什么,写的朱批也没人能认识,这样一个垂死的皇帝,做出任何荒诞的决策也不奇怪,但在这之前,一百多年的文化科技交流,使清朝受益匪浅,康乾雍三代能对西北持续用兵,灭掉强大的准噶尔汗国,将新疆纳入版图,就是得益于这种交流,西方科技的引进使清朝拥有了与当时世界一流水平比肩的军事装备。

? 乾隆皇帝因为强调“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而遭到后世嘲笑,认为正是这种愚昧的认知使清朝火器技术停滞,以至于到后来用大刀长矛去对抗列强的洋枪洋炮。可事实上这是一种曲解,乾隆的重视骑射,其实是要求突出勇敢精神,就像现代要求部队敢于刺刀见红一样,并不是放弃火器的装备和发展,在真实的历史上,清朝极其重视火器,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清军在与明朝作战时就领略到了火器的厉害,以后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西方科技发展火器技术,到满洲入关前夕,清军火器水平已达世界一流。在1631年爆发的大凌河战役中,清军出动大量火炮,其中包括八门红衣大炮和八十多门大将军炮,以欧洲技术铸造的红衣大炮威力巨大,重达1.5吨,可以发射8公斤重的炮弹,杀伤力与欧洲同期的24磅炮相当。而1632年爆发的吕岑会战,是欧洲三十年战争中最血腥的大战,以善于使用炮兵著称的瑞典古斯塔夫二世和神罗名将华伦斯坦之间发生了一场巅峰对决,双方都把胜负押宝在大炮上,用炮火疯狂猛轰对方。此战,瑞典方面出动了26门12磅野炮和40门6磅轻型火炮,炮兵威力还不如上一年的清军炮兵“乌真超哈”,神罗方面的炮兵更弱,轻重火炮加在一起才24门。可见那时中国战场上的火器使用水平并不比西方低,清军火炮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支炮兵抗衡。

直到乾隆时期,清朝的火器在东亚仍然是最先进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匹敌欧洲。

得益于在准噶尔战争中接触到的欧洲火炮,清朝通过学习仿制,使火炮的铸造和使用技术得到了又一次跃进。而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的帮助下,清朝火炮射击瞄准技术也得到提升,清军炮手开始懂得了一些弹道学概念,瞄准时使用了象限仪,使火炮可以在垂直平面内调整倾角。南怀仁还传授了简单的测距法,让炮手根据不同距离装填不同的火药量。在南怀仁的调教下,清军炮手已经知道用几何知识测算距离和修正弹着点散布了。在作战时,清军炮手根据象限仪测量的结果和弹着点分布的情况制成简单的射表,并将这些数据刻在表尺上,以此进行瞄准和修正。为了观测弹道,清军还在炮弹中加入发烟材料,使炮手可以清晰观察到炮弹落点,从而调整炮口仰角。 ?

在学习欧洲技术的基础上,清军火炮还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类型,比如有一种用于山地作战的加农炮,被称为“九节十成”炮。由于山地作战时,沉重的火炮难以运输,致使前线缺乏火力支持。为此,清军就开发出了这种可以拆开分成九段,每一段可以分别携带的炮,这种炮大约为30倍径,炮管分成九节,用螺纹连接,可以到了战场再组装起来,这样运输就方便多了。这种炮上面有一个螺杆摇把,可以调整高低射界,并且使用象限仪瞄准,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火炮,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当时,俄国在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下,正处于强盛时期,四处开疆拓土,手下猛将如云,其锋芒已经到达中亚。当时俄国高层形成了进攻清朝的意见,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院士米勒递交了一份《关于对清作战的意见》,阐述了对清朝的作战方略。叶卡捷琳娜对此完全同意,她召集几位重臣商议了入侵黑龙江流域的方案,准备派她的情人,俄国名将波将金率领五万大军进攻清朝。眼看俄国就要与清朝迎头相撞,可是乾隆倚仗着用先进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丝毫不惧,反而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正在双方紧锣密鼓地进行战争准备时,第五次俄土战争爆发,叶卡捷琳娜不得不知难而退,放弃在远东的行动,把军队调往欧洲。

土尔扈特东归时,清俄之间又爆发了边境危机。清朝与沙俄曾因为追捕逃人爆发过数次危机,康熙年间,雅克萨之战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沙俄收容了索伦叛逃酋长根特木耳,为此,在《尼布楚条约》中规定,双方不能再收容对方的逃犯,可是在清朝灭准噶尔时,沙俄藏匿逃亡的阿睦尔撒纳,乾隆大怒,扬言如不还人清军就要攻打斋桑湖。后来乾隆接纳了渥巴锡,叶卡捷琳娜女皇便指责乾隆公然违背《尼布楚条约》,于是命令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苏沃洛夫元帅,派出两万精锐来边界附近示威,可是乾隆毫不示弱,他在额尔齐斯河沿岸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邀请包括俄国在内的各国使节前来观看,并强硬警告沙俄不得越境追逐,他说:“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乾隆还即兴赋诗一首,在诗中嚣张地写到:今来渥巴锡,明备俄罗斯!

据嘉道年间的礼亲王爱新觉罗·昭梿所著的《啸亭杂录》记载,这次演习展示了清朝强大军力,演习的高潮出现在最后,三头凶猛的东北虎被放入演武场,张牙舞爪,吼声如雷,八旗士兵上演了现场搏虎,清军的勇猛极大地震慑了俄国人,他们知道这时的清军不好对付,而此时欧洲又爆发战事,苏沃洛夫率军赶回欧洲,参加瓜分波兰的战争去了,这场危机就此解除。

? 然而,自从乾隆晚年采取封闭自固的政策后,此前一百多年的交流成果很快丧失殆尽,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变得如野蛮人一般无知,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皇帝和大臣们根本不知道英国在哪儿,居然想借道俄国去征讨英国,而且从皇帝到大臣居然都认为洋人的膝盖不会弯曲,用钩子一钩就倒,如果没有中国茶叶大黄,洋人就会被屎憋死,道光还异想天开地想把维多利亚女王纳为妃子,让两国从此交好。清朝火炮技术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火炮连可以调整射界的炮架都没有了,只能安放在固定的土墩上做一个方向的概略射击,能否命中全凭运气,如此落后愚昧,怎能不遭致列强蹂躏?而这时离乾隆死去不过四十年。

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原创 胤... 大清朝的王爷中,有十二个王爵比较特殊,素有“铁帽子王”之称,可以世袭罔替。胤祥获封的“怡亲王”,就是...
汝州:免费开放!汝瓷博物馆新馆... 近日,汝州市在汝瓷小镇举办汝瓷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汝瓷大师、红色汝官窑研究协会、社会各界朋友等齐聚博...
原创 虚...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字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桀——夏朝的最后一任国君。桀可不是什么好人,他的暴虐堪...
原创 正... 正史中,刘备真正欣赏的大将只有这4个,其他人不值一提!你知道这4人是谁吗? 一、赵云 在很多人看来...
原创 血...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句俗语,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印证。而明太祖朱元璋,就将这句话...
原创 西...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唐朝文化可以说是占据了一席之地,唐朝在...
原创 蒙... 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中,蒙古国独立近百年,而生活在蒙古国的十万汉人,他们的命运经历了巨大的差异和挑战。 ...
原创 黄... 长坂坡上,战火熊熊,剑光刀影交错。黄忠作为刘备军中的老将,依然战斗在前线,尽管他已经白发苍苍,但依旧...
原创 诸... 引言:‍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本是苏东坡对周公瑾的赞美之言。可近来的人因为影视剧影...
原创 诸... 诸葛亮临终前,阿斗斗胆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此时才清楚他不傻 诸葛亮是三国一位著名的军师,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