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唐朝文化可以说是占据了一席之地,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分量也是非常大的。纵观整个中国历史长河,最繁荣、最具有时代特色的便是唐朝了。
那时的唐朝将中国发展推到顶峰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丰富,长安城繁华不已。因此那时的唐朝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来参观、游玩。唐朝不仅经济发展迅速,对外来文化也非常的包容,所以在当时,无论是日本还是波斯等国家,都非常仰慕唐朝,有许多人都来到唐朝这里。曾经在西安就出土了波斯王子的墓,但是碑文却复杂不已,专家研究后表示,幸好唐朝人不懂波斯语,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当时,波斯被阿拉伯攻破之后,许多人无处可去,波斯王也是如此,所以波斯王一路逃窜来到了唐朝。因为当时的唐朝不仅经济发达,国力也是非常地强大。并且清楚地告诉外界,不能随意侵犯唐朝,不然唐朝会重重地反击回去。因为当时众多国家都惧怕唐朝的实力,所以波斯王在自己的国家被攻陷之后才一路向东逃亡,希望逃到唐朝寻得一方庇护。
当波斯王逃到唐朝的时候,正好是武则天执政,当时的唐朝内部有些许混乱,所以波斯王请求唐朝出兵的时候,武则天拒绝了他,更何况唐朝距离波斯很远。虽然唐朝没有帮助波斯王,但是还是帮波斯王在唐朝好好地安顿了下来,并且赋予了波斯王一个官职。
正是因为唐朝对波斯人的宽容,导致我们经常在西安挖掘出一些波斯人的坟墓。1955年的时候,专家在西安竟然发现了波斯王子的坟墓。只是这位波斯王子的坟墓的碑文确实与别人不一样的。因为墓碑上竟然有两处碑文,一处是中文,另一处是波斯文。这样的碑文让在场的专家们好奇不已,并且开始翻译了起来。这座坟墓的主人叫做苏谅,在唐朝担任左神策军散兵,这个坟墓是苏谅与他的妻子马氏一同合葬的。待专家翻译完墓文之后,感到惊奇不已。
那两段墓文中,中文的意思大概是介绍了苏谅与妻子的职位及年龄,非常地正常,但是波斯文却与中文的意思相差甚远。在经过认识波斯文的专家翻译之后,那段碑文的大概意思竟然是,这里是苏谅之女马昔师之墓,希望她能在天堂享得安宁。这让众人非常奇怪,为什么中文的碑文写到马氏是他的妻子,但是波斯文里,马氏却是他的女儿呢?又为什么苏谅的女儿竟然姓马呢?经过众人的猜测,最后终于得出了结论。
原来有一个专家是专门研究波斯文和波斯文化的,他提出了一个猜测。他认为如果这两处碑文的内容都没有写错的话,那么可能这个马氏真的既是苏谅的妻子,又是苏谅的女儿。为什么这样说呢?众人问道。
在波斯文的碑文中可以看到苏谅运用了王族的称号,可以猜测出苏谅在生前,他还在波斯的时候可能是一个王族。而在波斯王族,许多人都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王族的尊贵血统,他们常常不允许与外人通婚,一般会与自己家族的人成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近亲结婚。
那这样的话就可以说得通,可能苏谅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尊贵血统,便选择了与自己的女儿通婚,但是这在唐朝是禁止的,那样会被因违反法律而逮捕,所以苏谅应是一直没有向外界透露,但是在他去世的时候却在墓碑上写下这样的碑文,用波斯文想必也是怕唐朝人看懂碑文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吧。在专家们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纷纷表示,幸好当时的唐朝人看不懂波斯文,不然又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小结
唐朝是一个繁荣的朝代,它是一个包容外界文化的朝代。在唐朝的苏谅定是体会到了许多唐朝的文化,并且非常了解唐朝的法律,才能在去世后在碑文上做文章。而现在的我们发现了这些,了解到这样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也是十分幸运。但是我们还是理解不了波斯这样近亲结婚的文化,并且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