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叶志超也曾经是独当一面的将领,为何甲午战争中如此懦弱?
创始人
2025-06-25 02:02:58
0

叶志超是清军在甲午战争时期的重要将领。当然后世提到叶志超,第一印象就是叶志超带着清军从平壤跑路,一跑就是数百里。其实曾经的叶志超也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将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独当一面的将领,在甲午战争中如此怯懦?

1、叶志超起家路

叶志超小时候父母双亡,寄居在舅舅家里。叶志超的少年时候赶上太平天国运动。面对太平军以及其他农民军的冲击,咸丰帝不得不许可地方上的实力派成立团练武装对付太平军。叶志超为了吃口饱饭,于是参加了团练。

叶志超那时候年轻,而且敬业精神很强。所以叶志超参与团练以后,在战斗中经常一马当先,为此也得到长官的认同。到了李鸿章成立淮军的时候,叶志超又参加淮军,成为李鸿章的部下。之后叶志超在李鸿章麾下战功不断,甚至还多次立下大功。

因为战斗中不畏艰险和牺牲,叶志超被称为叶大呆子。李鸿章对他也很其中。所以在李鸿章的推举之下,叶志超被清廷册封为直隶提督——在清军里,这可是高官。

叶志超从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农家子弟,成为清朝的直隶提督,这些成就,其实有时代红利,也有他个人的能力以及勇气。

其实假设叶志超在担任提督以后不久就去世,或许后世评价叶志超,会认为他是清军中难得的悍将。

但是偏偏,叶志超参与了平壤战役。

2、叶志超的盘算

参与平壤战役的叶志超,其实比照青年时代的他,已经出现了蜕变——因为如果说青年时代的叶志超是武将,那么此时的叶志超,属性更多属于晚清的官僚。

起初叶志超的防区是在牙山。随着叶志超的部队和日本军交战以后,叶志超也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日本军,和当年自己在淮军里面对的太平军、捻军截然不同。所以叶志超此时处于“道心破碎”的状态。

叶志超撤退到平壤以后,日本军也在之后赶到。日本军对平壤城展开攻坚战。这一战日本军伤亡很大,而清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所以经过三天三夜的鏖战,日本军士气低落,但是叶志超其实也有些忐忑:因为叶志超是李鸿章的部下。叶志超虽然是清朝的将领,但他能够起家更多是因为李鸿章的提拔。李鸿章的权力基础就是淮军。所以喝日本军继续消耗下去,意味着淮军的损失会越来越大。所以本着保全实力的想法,叶志超这才带着余下的部队跑路,这才有了一天跑路几百里的记录。

此外叶志超也很清楚清廷当时的权力格局:对于其他军头来说,即便是淮军打光了,也未必会有其他军头的支持或同情(事实上甲午战争时期也的确存在其他派系的清军坐视不救的现象),并且,叶志超更清楚:甲午战争的局势,即便是自己的部队打赢了,也无法改变大局——毕竟清军和清廷都是系统性的腐败。这种腐败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而非一两次战役的胜利。所以叶志超更萌生了带兵跑路保全实力的想法。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叶志超很清楚自己是李鸿章的亲信,只要保全淮军的实力,那李鸿章的权力基础也就还在,那么,李鸿章肯定会力保自己。实际上叶志超的预判很正确:虽然一开始清廷打算追究叶志超在平壤战役的负面表现,以及谎报军情的罪过。但是因为李鸿章干预,叶志超并没有遭遇太大的追究。

3、结语

其实叶志超的情况,不过是晚清朝廷和晚清军事的缩影。叶志超是将领,但也是官僚。晚清的朝廷里,因为有太多的叶志超,晚清的军队里,也因为有太多的叶志超,所以这些算是晚清对外表现不堪一击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此局面的晚清,也绝对不是简单的改良,所能扭转趋势的。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档案中的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 本网12月20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存霞 实习生 李文宁)12月18日,档案中的内蒙古—...
原创 他... 紧跟毛主席,就有信心,就有希望,就能赢得最终的胜利。毛主席当年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中,从黄埔军校毕业的...
原创 统...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史,是北方游牧民族...
原创 明... 谈到沐王府,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大明英烈》中的金锤殿下朱沐英。然而,这个称号并非来自于他的父母为救朱元...
原创 诸... 标题: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趁机灭了蜀国?只因有些事比灭蜀更重要 XXXXXXXX年XX月XX日...
原创 李... 李世民玄武门亲手射杀太子,李渊并非是袖手旁观,而是无能为力 《贞观政要》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长...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了, 但对于滞留在中国东北的12万日本女人来说,噩...
北魏舍利塔顶回归五台山 “ 12月22日,五台山寿宁寺迎回寺内丢失多年的 “释迦佛舍利塔”塔顶。此次回归文物是寿宁寺1500...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 山西...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5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