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埔军校有多牛?学生全名将,校长却菜鸡!
创始人
2025-06-24 19:02:40
0

前言: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解放战争就是黄埔同学打同学,一帮同学打校长,成功把校长赶跑。

这话虽然夸张,却也有一定道理。

一、黄埔军校。

1924年6月16日,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正式成立,通称黄埔军校。

军校成立后,蒋介石担任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 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 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1924年5月,黄埔军校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 5月5日开始入学。

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先生到会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孙中山先生还宣布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此训词后来成为军校校歌,从黄埔五期开始传唱至今。

黄埔军校有几副很有意思的对联。

第一:嘉宾戾止;我武维扬。

第二: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

第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第四: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

第五: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这些对联,无疑勉励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抱着军事救国的理想,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帝的行列,不为钱财,不为仕途,英勇杀敌,在拯救多灾多难的国家的斗争中,写下了光辉的诗篇。

二、将星云集。

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黄埔军校被称为“革命摇篮”,为中国近代革命培养了无数优秀军事人才,尤其以前五期人才最多,为国军和我军贡献了很多名将。

1924年到1949年期间,从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军校共培养32万各级军官。 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养了七期13000余人。这些人中的多数成为国军和我军的骨干力量。

我军方面有:徐向前元帅、林彪元帅、左权参谋长、陈赓大将、许光达大将、罗瑞卿大将等诸多60多位将领。

如果以1955年授衔而论。

被授予元帅的有:徐向前元帅和林彪元帅。 10元帅有2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另有叶剑英元帅、聂荣臻元帅、陈毅元帅在黄埔军校任职(陈毅元帅是在武汉分校),实际有5位元帅和黄埔军校有着密切关系。

被授予大将的有:陈赓大将、许光达大将、罗瑞卿大将。

10位大将有3位出自黄埔军校。

被授予上将的有:周士第上将、陈明仁上将、萧克上将、陈奇涵上将、张宗逊上将、宋时轮上将、陈伯钧上将、杨至成上将、郭天民上将。

55位上将有9位出自黄埔军校。

被授予中将的有:彭明治中将、阎揆要中将、常乾坤中将、曾泽生中将、郭化若中将、唐天际中将、倪志亮中将、谭希林中将、王诤中将。

共9位中将出自黄埔军校。

被授予少将的有:洪水少将、袁也烈少将、曹广化少将、方之中少将、李逸民少将;廖运周少将、周文在少将、张开荆少将、高存信少将、张学思少将(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之弟),共10位少将出自黄埔军校。

如果以毕业期数论。

第一期生有:徐向前元帅、陈赓大将、周士第上将军、陈明仁上将、彭明治中将、阎揆要中将。

第三期生有:曾泽生中将、常乾坤中将;

第四期生有:林彪元帅、萧克上将、陈奇涵上将、唐天际中将、倪志亮中将、郭化若中将、袁也烈少将、曹广化少将、方之中少将、李逸民少将、洪水少将;

第五期生有:许光达大将、张宗逊上将、宋时轮上将、杨至诚上将、谭希林中将、莫文骅中将、廖运周少将;

第六期生有:罗瑞卿大将、郭天民上将、陈伯钧上将、王诤中将、周文在少将、张开荆少将

第十期生有:张学思少将、高存信少将。

第十一期生有:1964年被晋升为少将军衔的黎原少将。

如果按1994年8月认定的36位军事家而论。

周恩来、林彪、徐向前、聂荣臻、陈毅、叶剑英、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左权(一期生)、许继慎(一期生)、蔡申熙(一期生)、黄公略(三期生)、刘志丹(三期生)、段德昌(四期生)、曾中生(四期生)等16位军事家和黄埔军校有关,其中13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由此可见,黄埔军校对我军有多重要,毫不夸张的,黄埔军校对我军的作用是任何一所军校都不可取代的。

除此之外,我军历史上还有一些知名将领出自黄埔军校。

比如和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的蒋先云(一期生);

比如和毛泽东主席一起领导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二期生);

比如参加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取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得力助手,我军第一位总参谋长的朱云卿(三期生);

比如和林彪、黄公略、彭德怀一起被称为“四骁将的伍中豪(四期生);

比如著名的巾帼英雄赵一曼(六期生)。

重点提提另外一位传奇名将——王尔琢。

王尔琢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北伐战争屡立战功。

1927年8月1日,王尔琢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部队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参谋长。

起义失败后,王尔琢和朱德总司令、陈毅率军南下,坚持游击战,保留革命火种。

1928年4月,和毛泽东主席在井冈山顺利会师。

会师后,王尔琢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十师28团团长,而28团一营营长就是林彪。

可惜1928年8月25日,王尔琢在追击叛徒的时候,不幸牺牲,年仅25岁。

王尔琢牺牲后,朱德总司令挥泪长叹:“我军失去一位能将啊!”

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道:“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而后又为其写下一副挽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三、黄埔系。

而在蒋介石这边,知名的将领就更多了,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征、贺衷寒、乔家才、邓文仪、李仙洲、李默庵、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戴笠、郝柏村、蒋仲苓、王升、黄珍吾、彭孟缉、桂永清、谢晋元、范汉杰、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戴安澜、郑庭笈、侯镜如、王耀武、孙元良、刘戡、黄杰、廖运泽、曾扩情、酆悌等等。

这些人中的多数形成了蒋介石中央军的骨干——“黄埔系”。

在抗战时期,“黄埔系”全面形成,其骨干纷纷当上了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乃至战区司令长官。

在抗击日寇入侵的时候,这些将领,大多都奋勇杀敌,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将星云集的黄埔军校堪称近代影响力最大的军校。

四、菜鸡校长

而在解放战争中,当年在军校同窗苦读的同学,却兵戎相见,同室操戈。

最终结果大家都很清楚,这些知名将领的校长蒋介石灰溜溜的被赶到了台湾。

这就出现了,黄埔同学打同学,一帮同学打校长,成功把校长赶跑,这个段子。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黄埔军校的同学都是沙场悍将,而黄埔军校的校长嘛,就是一个沙场菜鸟。

关于蒋介石的军事指挥能力,简直就是不堪入目,他的学生很多都能指挥千军万马,而他顶多指挥一个团,再多就要坏事。

偏偏他没这个觉悟,最喜欢干涉学生,指挥作战。

两帮同学,最大的不同是,我军有毛泽东主席的指挥,有人民的支持。

而国军的黄埔将领,不仅失去了人民支持,而且还要不停的接受菜鸟校长的微操。

这样一来,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如果真要从双方选几个个人军事能力最强的话。

食堂个人认为,我军方面当以徐向前元帅、林彪元帅、陈赓大将三人最为出色。

而蒋介石这边,应以杜律明、王耀武、关麟征最为优秀。

不知大家怎么看呢?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原创 “... 五月的第一天。 作为国际上的一件大事,日本德仁天皇在日本皇宫完成即位仪式,正式成为了日本第126代天...
品赏明代御瓷中的祥禽瑞兽 博 文 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日前,由恭王府博物馆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联合主办的...
原创 若... 演义中,吕布是大家公认的最强武将,而长坂坡时的赵云则是特别无解的猛人。可惜的是,因为吕布死得比较早,...
原创 “... “家有中堂,必出栋梁”,是一句农村俗语,这句话中的“中堂”,对有一些地方的人来说,因清代宫廷剧看多了...
原创 韩... 唐代诗人李白在《猛虎行》中曾写道“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以此来表示张良和韩信对汉朝建立的...
原创 黄... 黄埔一期(100) 胡宗南军事集团的二号人物--李铁军 李铁军(1904﹣2002),原名培元,字虞...
原创 南... 1232年,金国在三峰山之战中精锐尽失,开封沦陷,灭亡只在旦夕之间。在这一年1月,蒙古邀请南宋一起夹...
原创 末...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皇帝制度。而这一制度的...
原创 清... 1912年清朝灭亡后,第十任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将第十四个女儿爱新觉罗·显玗送给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做...
原创 赵... 赵国的变法是从改变衣服的风格开始的。赵国本来是三晋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但国内权力之争严重影响了国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