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祁镇是个好人?网友:你看他干的这三件蠢事,他洗不白了
创始人
2025-06-21 08:02:43
0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统一的汉人王朝,可以说在历史爱好者之中,明粉的数量绝对是占据大多数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明朝最好的评价,而在永乐帝和明仁宗以及明宣宗时期,明朝的国力更是到达了巅峰,这个时候的大明绝对可以用“万国来朝”这个词语,永乐盛世以及昭宣盛世是明朝最后的辉煌。

然而就是拥有这样一幅好牌却被一个“昏君”给打了个稀巴烂,他就是明朝历史上两次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率军御驾亲征,然而在当时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被也先包了饺子,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随行七十多名大臣更是全部战死。

作为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明英宗朱祁镇这个人绝对是洗不白的,然而现在很多电视剧都开始为他洗白了,《明朝那些事》里说他不是个好皇帝但却是好人,然而明英宗真的是这样子吗?

恰恰相反,很多的网友认为他不但是个昏君也不是好人,“土木堡之败”的惨败并未打醒他,在他继位之后做的这三件事更是坐实了他昏君的名号:

杀于谦对不起江山社稷

土木堡之变让大明当时元气大伤,明英宗出征带走的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力量,包括当时明朝最精锐的“神机三大营”,然而一战却被报销了,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甚至还有大臣主张南迁。

可以说当时的明朝比之数百年前的宋朝的境遇也是差不多的,然而当时却有一个人为明朝续命两百年,那就是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他亲自调兵遣将并派遣精锐士兵镇守九门阻挡也先的进攻,最终他胜利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之后却被朱祁镇杀死了,当时石亨等人主张的是“不杀于谦则是名不正言不顺”,在这个情况之下明英宗朱祁镇就杀了于谦。

然而当时的情况之下却有一个漏洞,的确于谦等人是拥立景泰帝登基,可是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同意的情况之下成立的,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况于谦并未僭越,而是在孙太后同意的情况之下才拥立景泰帝的,可以说拥立景泰帝是名正言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挽救明朝江山的人明英宗却因为自己的私心杀了他,于谦有功于江山社稷,而朱祁镇先是土木堡惨败让明朝元气大伤,之后杀于谦更是寒了朝野将士的心,也让之后明朝再无于谦一般的敢言之士,所以这点来说朱祁镇有愧于江山社稷。

陷袁彬于牢狱之中对不起挚友

土木堡之变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在漠北呆了一年之久,这个时期的朱祁镇其实日子不太好过,因为当时的蒙古气候恶劣而明英宗衣服单薄根本扛不住,而且当时有一个太监喜宁更是投靠了也先时时羞辱朱祁镇。

而在朱祁镇最困难的这个时期也是袁彬把自己的衣服给了他替他取暖,而喜宁当时要陷害朱祁镇的时候也是袁彬守卫在旁边,可以说在朱祁镇最困难的时候是袁彬陪在身边让他恢复信心。

然而之后朱祁镇又是怎么对待袁彬的,当时锦衣卫门达恃宠而骄不把朝臣放在眼里,而袁彬因为更是看不惯其为人得罪了他,之后门达则诬陷袁彬并上奏明英宗。

当时明英宗朱祁镇明知袁彬有冤情,可是只说了句“随便你怎么办,但我要活的”,言下之意就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终袁彬下狱,幸亏当时朝臣多方解救才出狱,然而袁彬在这之后并未受到重用反而被排挤到了南京,直到朱见深继位才回归京城。

可以说在这点上来说朱祁镇宠幸小人,连自己生死与共的袁彬都不相信,你说这样的人是好人?

替王振立碑对不起土木堡冤死将士

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是谁?无论是古今,脱口而出的必定是王振,他先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之后则是朝令夕改改变行军路线导致明英宗被俘,随行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可以说这样的人是永远洗不白的。

然而朱祁镇之后并未吸取土木堡的教训,在这之后更是不顾朝野的反对替这个罪魁祸首立了一块碑,然而他有没有想过这个举动会寒了多少将士的心?土木堡惨败也就仅仅过去八年,他这个举动可曾对得起土木堡的将士,王振可以立碑?那么那些土木堡牺牲的无名将士呢?又有谁给他们立碑呢?

所以明英宗朱祁镇这个举动是对不起之前北京保卫战的将士以及牺牲在土木堡前线的将士。

所从这几件事就可以看出,朱祁镇这个人其实是很昏聩的,有人说他是好人,然而如果是好人又如何解释这些事情呢?袁彬陪他生死与共可他又如何对待他的呢?所以很多网友也说了,朱祁镇这个人是洗不白的,他做的这几件蠢事已经坐实了他这一点。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档案中的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 本网12月20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存霞 实习生 李文宁)12月18日,档案中的内蒙古—...
原创 他... 紧跟毛主席,就有信心,就有希望,就能赢得最终的胜利。毛主席当年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中,从黄埔军校毕业的...
原创 统...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史,是北方游牧民族...
原创 明... 谈到沐王府,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大明英烈》中的金锤殿下朱沐英。然而,这个称号并非来自于他的父母为救朱元...
原创 诸... 标题: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趁机灭了蜀国?只因有些事比灭蜀更重要 XXXXXXXX年XX月XX日...
原创 李... 李世民玄武门亲手射杀太子,李渊并非是袖手旁观,而是无能为力 《贞观政要》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长...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了, 但对于滞留在中国东北的12万日本女人来说,噩...
北魏舍利塔顶回归五台山 “ 12月22日,五台山寿宁寺迎回寺内丢失多年的 “释迦佛舍利塔”塔顶。此次回归文物是寿宁寺1500...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 山西...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5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
李将仕分享:首博青铜器掠影2 首博青铜器掠影2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李将仕分享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