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的耗羡何以成为贪腐之源?康熙无能为力,雍正用一招整治
创始人
2025-06-21 01:03:45
0

众所周知,古代使用的货币不是纸币,而是黄金、白银或铜钱等金属铸币,明清两朝时官府则是统一用白银来征收田赋。这些白银从千家万户征收而来,大小都不相等,其中还有很多是散碎银子。为了计量、存储方便,官府会把那些碎银子进行熔化,再铸成大锭银,上缴到国库。

在熔铸白银的过程中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必然会有白银的损耗,这就叫做“火耗”。这些火耗积少成多,总量是相当惊人的。官府当然是不可能承担这些损失的,最终还得摊派到老百姓头上,办法就是作为附加税,按照每户的缴银比例来分摊。

除此白银的火耗之外,官府摊派给老百姓的还有一种,叫做“羡余”,也就是粮食存储、运输过程中由于人力因素(如天气导致霉变、保管不当)或非人力因素(如老鼠、鸟雀偷吃)造成的损耗。

“火耗”和“羡余”这两种附加税,合称“耗羡”。

从明代开始,“耗羡”正式作为一种附加税对老百姓开征,到了清朝时期,“耗羡”的数量逐步增加,并成为州县地方官残酷盘剥百姓钱粮的法宝,并有一定的随意性。

随时这一情况的加剧,“耗羡”成为贪腐之源,也就是制造大批贪官污吏的肥沃土壤,久而久之,竟难以去除,而被最高统治者所默许,不过在所征的额度上有所限制而已。

康熙在位时,“耗羡”征收额度比明代大为增加,康熙自己就说:“各省文官私派加耗,武官空粮等事,联颇得闻知。”

然而这位堪称一代英主的皇帝,并没有想出妙策使“耗羡”滋生贪腐这一棘手的问题得到解决。尽管他表彰清官不遗余力,惩办贪官污吏也多有举措,但到了他在位晚期,始终对“耗羡”难题无能为力,使得官吏的腐败、吏治的废弛却日益严重,似乎一切都积重难返。

滥征“耗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清代官员的俸禄多寡有着密切联系。

清代官员的俸禄并不高,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为:一品180两,二品150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两1钱,从九品31两5钱。

官员的俸米则按照每两俸银给1斛米的标准支拨。在外文官的俸银与京官相同,没有俸米;在外武官的俸银只及在京武官的一半。

这么低的俸禄,别说负担无薪俸的吏员以及衙门的各项开支、迎来送往的花费等,就算是维持一家的日常开支也捉襟见肘。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官员只好通过征收以“耗羡”为名义的附加税,一部分以类似贿赂的形式孝敬上司,一部分则中饱私囊。

长此以往,人的欲壑难填,再加上官员的晋升完全取决于上司的好恶,贿赂自然是多多益善,“耗羡”之征也一年重似一年,人民的负担则日甚一日,显然不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当时地方官府借“耗羡”之名横征暴敛,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严峻的形势呼唤改革,然而康熙并没有承担起这一重任。洞悉民间之弊、有革故鼎新魄力的雍正在即位之初就大胆进行了改革的尝试,他凭借“耗羡归公”这一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耗羡”滋生贪腐的局面。

何谓“耗羡归公”呢?就是把原来州、县官私征私用的“耗羡”一律解缴省布政司,一部分充为公用,一部分抵补亏空,剩下的就按官阶大小给各官做养廉银。

可见养廉银制度与“耗羡归公”的施行是紧密相联的,养廉银的分发取决于“耗羡”的征收。这就将原来半遮半掩的附加税变成了正税的一部分向老百姓摊派。

从纳税人的角度看,似乎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但由于将这项附加税置于光天化日之下,有了定额,州、县官难以私加私派,即使多征也必须上缴,不能截留,这无疑对纳税人是有好处的。

与此同时,由于养廉银按级发放,从整顿吏治与官场颓风上讲,在一定阶段与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雍正实行“耗羡归公”,既可以整顿吏治,又可以收回地方上的一部分经济特权,从而加强了君权,真可谓一箭双雕。

但总的来说,实行“耗羡归公”以后,各地的“耗羡”率因贫富不均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呈下降的趋势,这无疑部分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日益激烈的矛盾。

把“耗羡”变暗取为明征,并由一省之布政司统筹安排,减少了地方官员中饱私囊的贪污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省亏空的钱粮。

作为理财手段,“耗羡归公”也是成功的。而养廉银制度的建立,对肃清吏治,也的确可收一时之效。

这个过程其实折射出了一个千古不易之理:任何社会绝不能将反腐倡廉寄托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廉洁自律上,而必须有一定的制度约束,才能事半功倍。

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制度,尽管是雍正无可奈何中作为“权宜之计”的选择,但毕竟属于制约性的措施,因而可在一段时期内肃清官场,这是值得我们称道的地方。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乾隆中叶以后,不但没有让“火耗渐省”,反而变本加厉,征收“耗羡”的问题又走上了老路。这是由不合理的封建专制制度所决定的,当然不是雍正所始料能及的。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大耳!” “织席小儿!”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经常遭人嘲笑,有的嘲笑其家世,有的嘲笑其外观。甚至...
原创 古... 文/行走天涯 古代常发生近亲结婚,尤其以表哥娶表妹最常见,可为何没有畸形儿 在古代近亲结婚是一种非常...
原创 安...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三... 参考信息源: 1.《晋书·宣帝纪》 2.《后汉书》记载十二月癸酉,曹操击吕布于徐州,斩之。陈宫于同日...
原创 如... 在金庸先生的作品射雕英雄传中,讲到了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金国的故事。蒙古军队借助南宋的支援,最终灭掉了...
荆轲是战国著名剑术家,和秦王一... 荊軻被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顶尖刺客”,因心怀对太子丹的感激之情,最终决定刺杀嬴政。 然而在刺杀的过程...
原创 1... 南京路是上海最有名的地标 之一,不但在全国赫赫有名,也是世界闻名的商业街区。它东起外滩、西至延安西路...
原创 苏...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们能够正面和美国掰手腕。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盛极一时的红色帝国在...
原创 李... 公元626年,单雄信在与李世民军队的战斗中被俘。众将为其苦劝无果,李世民最后下令斩首,单雄信这一悲壮...
原创 彭... 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激烈战斗中,红三军团彭总指挥见战事不利,正准备亲自挥起大刀冲杀的时候,陈赓手持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