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都知道清朝建立初期实行和蒙古族进行联姻的政策,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之中,也许都认为清朝与蒙古族的关系十分要好,但是事实上康熙帝时期最大的强敌,并不是电视剧中所谓的鳌拜等人,而是一个蒙古族人,听上去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的确如此。这个人在历史上名气也很大,他就是噶尔丹。
西藏曾经有一位高僧,他因为为人十分善良慈祥乐于助人,因此在当地很受百姓的爱戴,他当时被人称作温萨活佛。他曾经在去世之前对一个女人说:“我去世以后,我得灵魂将会到你的肚子里,然后我会转世成为你的孩子。”而这个高僧转世出生之后正是噶尔丹,这个女子也就是噶尔丹的母亲。
由于高僧去世以前说了那番话,因此噶尔丹出生以后就备受关注,当地的百姓都认为他就是那位高僧的转世。也因为大家都觉得他就是高僧转世,因此噶尔丹一出生就被人送去寺庙之中学习佛法,甚至后来他还成为了西藏班禅和达赖大师的徒弟。
由于噶尔丹的父亲是部落首领,因此当时在争夺领袖之位时,由于最终他的大哥成功争夺到首领之位,因此噶尔丹的父亲就在这次内乱之中不幸丢掉了性命。而由于自己父亲去世,噶尔丹只能停止修行佛法,转而承担部落之责。
而他上位以后,也显示出了自己的天赋,他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使得大家对他十分信服,后来他就带领自己的部下,攻占了西藏大大小小的部落,并且在整个西域的确都进行了吞并战争。
后来在噶尔丹的强势进攻之下,他每到一处就很快取得胜利,占领一片区域。后来噶尔丹一度带兵一路征战到了乌兰布通这个地方,当时这个地方距离北京只有不到八百里,这使得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康熙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由于噶尔丹的领导力和军队战斗力都十分的强悍,因此康熙帝不敢轻敌大意。于是在公元1690年的时候,康熙帝决定亲自上战场对战噶尔丹带领的军队。第一次正面对战的时候,噶尔丹落于下风,并没有在像以前那样取得胜利的果实。
由于在这次战争中,噶尔丹带领的军队元气大伤,因此他就被逃跑到了漠北这一片区域,不过他并没有从此放弃而变得消极,反而积极的休养生息,再次进行备战,并且寻求战略伙伴,以求充实自己的实力。
后来噶尔丹对外宣称要再次征战大清,沙俄便借了六万鸟枪兵给噶尔丹。康熙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立刻训练自己的军队进行备战,并且还进行了战局的部署和战略的布置。
康熙帝首先找到了当地的一个老百姓,让他给自己的军队当向导,并且这次出征给自己的军队带足了粮食补给,以便于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后来康熙帝的这些战略部署果然没有白费,噶尔丹再次失败而归,虽然已经打了两次败仗,但是噶尔丹还是没有放弃,他决定再次韬光养晦寻求时机发动进攻。
但是康熙帝这次已经不能再容忍他始终威胁着大清朝的安危,因此康熙帝决定主动发起第三次进攻,将他彻底铲除。康熙帝这次的策略是一击必中,本来康熙帝以为还要费一番功夫,但是没想到噶尔丹部落内部当时已经有很多人不想再进行这场必定失败的战争,他们都知道清朝军事实力强大,很多人甚至都想投降于大清朝。
因此没等康熙帝这次带领军队发动进攻,他们部落内部已经发起了内乱,结果由于他们部落内部自乱阵脚,因此这次康熙帝出征很轻易的就打败了这个部落。最后噶尔丹不战而逃,只带了一些残余势力就匆忙逃命了。
结语:不过依照噶尔丹不服输的性格大概也并不会轻易放弃,但是这次他的好运已经到头了。康熙三十年之时,他最终病死途中。
据说他当时去世的时候,康熙帝当时还在宁夏地区巡视关于黄河的洪灾,当时正好有人得知这个消息,来报告康熙帝这个好消息。康熙帝当时差点激动的下跪,当场就开始拜谢上天,除去了这个清朝的大患,挽救了大清的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