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网文吹捧起来的民族英雄,三次背叛,反复无常堪比吕布
创始人
2025-06-20 00:03:04
0

在五胡十六国时代,是一个胡汉矛盾极为严重的时代,那个时候汉人的地位极为低下,此时后赵暴君石虎统治下的国家非常凄惨,而石虎本人又是穷奢极侈。在当时有一个人非常看不过去,竭人对于汉人的压迫,在石虎死后发布了“杀胡令”,从此挽救汉家江山。

在当初的网络上和各种架空小说上,这个人是民族英雄,至少当年我看小说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看的人是血脉贲张,恨不得身临其境一般,而这个人叫做冉闵。

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以及各种历史书籍,我的世界逐渐被崩塌了,第一次认识到所谓的民族英雄居然是这个样子。

那么冉闵这个民族英雄的背后究竟有多大的水分呢?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被网文吹起来的民族英雄,和历史上那些真真正正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人相比,冉闵还真不配,因为自始至终岳飞、文天祥忠于心中的道义,冉闵却反复无常,多次背叛旧主,他的反复无常也堪比吕布。

长于后赵,成名东晋,名扬天下的背后是东晋将士尸骨

冉闵又叫石闵,为何会这么叫呢?因为他从小是被后赵天王石虎收养的,他的父亲冉瞻早年间被石勒抓住,石勒本人也非常残暴,可是不知道为何他居然动了恻隐之心,就命令自己的侄子石虎收养了冉瞻,而冉闵自己成为了石虎的养孙,因此冉闵又叫石闵。

从他的经历来看,冉闵很像金庸武侠小说之中的郭靖。然而郭靖和冉闵本质还是有不同的,郭靖虽然是从小生长在蒙古,他始终对于故土有所眷恋,就算是以生命相威胁他也不听成吉思汗的话语攻打南宋,就算那个南宋已经腐朽不堪。

而当年的晋朝也是如此,司马家祸乱天下导致神州沦陷,五胡十六国遍地哀嚎,而南方东晋小朝廷则是醉生梦死,就如同后世那个衰败的小朝廷。

可是朝廷是这么个朝廷,人却不一定是同一个人,郭靖心怀故土不肯帮助成吉思汗,可是冉闵却并非心怀苍生之人。

长大后的冉闵也长得是愈发勇武,他也成为了石虎手中的一把尖刀:

公元338年,石虎发兵攻打前燕慕容皝,此战冉闵也奉命跟随出战,也就是在此战他遇见了慕容恪,两人经过了一番短暂的交手便撤退了,此次大战只有冉闵所部并未受到损失,因此在这之后石虎对于冉闵愈发重视。

公元339年,石虎由于攻打前燕的失利,便立马调头东向攻击东晋,和上次不同,这一次冉闵对准的可是自己名义上的母国,就算从小被石虎养大,可是他本质上还是晋人。

不过在巨大利益驱使面前,他还是奉命了,此战之中,冉闵击杀东晋将军蔡怀,同时丧生的还有东晋的数万士兵。

从这一系列事情看出,冉闵在对于东晋的问题上并非是一个心系国家的“民族英雄”,相反,他甘愿成为石虎手中的那把刀。

当然,这可能和他的经历有关,因为他从小生长在后赵而并非南方的东晋,那么这个问题就来了,既然如此又何以说得上是民族英雄呢?或许他对于当时的后赵来说是的,可是当冉闵屠刀霍霍的攻打东晋的时候,那么东晋百姓该做何想?

反复无常:先杀石遵,后杀石鉴

公元349年,后赵暴君石虎病逝,死前立小儿子石世为帝,并以张豺辅助国政。但是石虎的安排却充分为之后石赵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主少国疑,更有权臣在旁窥伺石氏家族各地藩王都手握重兵这种种迹象就如同当年西晋的“八王之乱”,果然事态不久之后就发生了急剧性的转变,首先起来发难的是石遵。

此时石遵虽然手握重兵,可是他知道靠他手中的这些兵力是无法支撑谋反的,因此就找到了当时的军中实权派冉闵,彼此之间做了一场交易:冉闵支持石遵为皇帝,石遵成事之后立冉闵为太子。

后来,石遵果然杀了石世并自立为帝,可是石遵并未按照当年约定好的那样立石闵为帝,而是立自己的儿子石衍,其实换个角度想想,石闵是太过单纯了:

首先石遵当初是有儿子的,而石闵本身是一个义子或者说是养子,哪有亲儿子不立立自己干儿子的。其次石闵本身并非羯人,就算从小生长在石勒家族,可是他的身上始终还是具有汉人血统的,石遵想要立他为太子恐怕羯人贵族都不会同意。不过也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石闵本身也是具有野心的,正是因为利益冲昏了头脑所以并没有看出其中的细节,当事情发展并没有如石闵所料之时,那么石闵和石遵之间的矛盾必然会爆发。

而在权力的争斗面前,所谓的亲情也不过是权力的游戏。石遵的自立为帝让石虎其他的儿子有歪心思,而石闵当时手握重兵,彼此又有野心,同时石闵和石遵之间又有间隙,对于野心家来说这石闵就是最好的“棋子”。

最终在石鉴的挑唆下,石闵和石遵之间的矛盾爆发了,最终石遵被杀,石闵拥立石鉴继位。

石闵杀了石遵又取得了拥立石鉴的大功,可是和石鉴之间又有了新的矛盾:

他先帮助石遵篡位,又帮助石鉴篡位,可以说是反复无常,那么石鉴会信任他吗?接着后赵两个王爷都直接或者间接死于他手,为了平息后赵贵族的怒火,石鉴必然要杀他,那么石闵何以自处。因此在这场实际大乱斗之中,冉闵先杀了石遵后来当发现石鉴也有要动手杀他的时候,他果断地处决了石鉴。

所以从这一系列事件就可以看出,冉闵平生真的是反复无常,石世是受石虎遗命登基,可他帮助石遵篡位;而之后又因为和石遵分赃不均杀了石遵;和石鉴之间又因为民族之间的对立而杀了石鉴。

在石虎死后的一年之内,冉闵给自己换了三个主子,如此反复无常又如何配得上“民族英雄”这个称号?

“杀胡令”的作用没那么大,竭人的灭亡在于石氏家族内斗,鲜卑南下

关于冉闵,很多人就不得不提到“杀胡令”了,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竭人对于汉民族的压迫是最深的,因为像刘渊、北方慕容家都属于汉化比较深的少数民族,而竭人却正好相反,也因此后赵时期北方汉人的压迫是最深的。

而冉闵为了挽救天下汉人就颁布了“杀胡令”,一时之间各地响应的人很多,而饱受欺压的汉人们也因此得以喘息。

然而翻看史书的时候却发现冉闵的杀胡令并非如此简单,更多的还是因为当时很多胡人不愿意为他使用,恼羞成怒之下他才颁布了这条法令:

“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也正是因为离去的胡人甚多,冉闵意识到胡汉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与其这样倒不如收编汉人的民心为己所用,就在这种情形之下冉闵颁布了“杀胡令”。

“杀胡令”之下,邺城一天的胡人就死了20多万,而散落在四周的胡人也听从冉闵的军令杀了他,可是冉闵的这个“杀胡令”我们也暴露了几个问题:

杀胡令之下也有许多无辜的汉族百姓,他们可能常年居于苦寒之地,因此长得像胡人,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仅仅因为样貌长得像胡人就被无辜杀害。其次冉闵的杀胡令的扩散力是有限的,冉魏的地盘巅峰时期仅仅只有一个省的大小,如何谈得上拯救汉家江山呢?而竭人为群体的石赵王国之所以灭亡或许冉闵有一部分催化因素,但绝不是冉闵造成的,竭人的灭亡更多的还是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首先是北方鲜卑族的南下,在石虎后期,北方鲜卑族逐渐开始强大起来,在慕容皝的带领下,慕容氏统一了段部鲜卑和宇文鲜卑,其领土包含整个辽东半岛,后赵大乱之时,北方鲜卑族趁机南下,趁机吞并了后赵大部分地盘。其次石赵家族的内讧也是竭人死伤惨重的原因之一,石虎死后,先是石遵杀石世,石鉴又杀石遵,石生又起来作乱,石袛又不满石闵杀自己兄弟故而自立为帝,这番乱斗给予石赵内部很大的伤亡,而竭人大部分也是因为内斗而死。在石虎死后两年,战火迅速席卷了整个北方,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华北平原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在打仗,而冉闵也趁此机会揭竿而起在背叛了3个石赵皇子之后迅速改换门庭自立为帝。

所以以上才是根据《晋书》所记载的真实冉闵,对上他并没有如同文天祥、于谦一般忠于东晋或者后赵,对黎民百姓他又没有如同岳飞一样爱民如子,他的“杀胡令”虽然一定程度上让一部分汉人得以逃亡到东晋和前凉,可是这远远达不到拯救汉人的水准。

对于历史有时候也要一杆秤,秦桧、汪精卫之流是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的“汉奸”,然而冉闵的所作所为却也远远达不到“民族英雄”的水准,只能说他是一个有心计的“枭雄”。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历史上,朝鲜不是在被打,就是在被打的路上。中原王朝最早打高丽是在唐朝,武则天的老公李治派“大唐军神”...
原创 秦... 说实话,秦国到了秦献公手上其实过得挺惨的,虽然一天到晚跟魏国干仗,而且赢的次数还多,但是就是越打越弱...
原创 1... 1949年9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在这次大会上,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一共576票有...
原创 粟... 粟裕向陈毅敬礼说道:军长,我来迟了,陈毅:军事上主要由你考虑 世人皆知陈毅和粟裕是新中国开国将领,却...
原创 秦...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战。其规模空前,堪称战国时代第一大战。此战之后赵国一蹶...
牛鉴:大清柱石,文武兼备,济世... 牛鉴,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熠熠生辉。他是清代的忠臣重臣,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成为大清的柱石。他...
原创 郑... 探索电视剧《风筝》背后的秘辛:"军统四哥"徐百川与"鬼子六"郑耀先的故事引人入胜,但其余"八兄弟"的...
原创 满... 【引言】 清朝统治中国276年,300万满族人掌控3亿汉人,这种悬殊的人口比例下却能长期维持统治,实...
原创 隋...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以其雄才大略和多才多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他的统治也伴随...
原创 清...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