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内阁制度的演变
创始人
2025-06-19 08:05:46
0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复成汉人正统,又在276年后失去了王权统治,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后,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汉族王朝覆灭;虽然反清复明的势力层出不穷,但最终没能成什么气候,无法再现昔日大明雄风。历史上的明朝是同时期全世界各国中强盛的存在,周边的部族无不臣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对大明王朝最高的评价。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1、帝心难测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位传奇草根英雄——朱元璋,关于他的潜邸传说更是数不胜数,不过有很多故事都是为了美化他而被传颂的。朱元璋生活的时代是元末时期,这一时期的元朝统治已经接近末路,蒙古铁骑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他们习惯了草原上牧马放牛、逐草而居;南迁到中原后,很多蒙古贵族和平民是不习惯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的,而且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本身就有冲突,所以元朝的统治者们在治理以汉人为主国家时,既想要保护蒙古人的利益,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利益。不过结果未能让各方满意,此时在各地反元的势力中,朱元璋所在大军中吸引了很多有志之士投奔,他自己也在军中逐渐树立威望,成为了众人拥护的对象。

时势造英雄,在南方群雄逐鹿的过程中,朱元璋一众人马依靠江南地区雄厚的财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在稳定南方后,明初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上伐元,大都沦陷,其他盘踞在中原地区的势力也逐一被瓦解,实现全国统一。

朱元璋并非出身贵族,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又因为他是开国皇帝,所以行事与以往的皇帝有所不同;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股肱之臣们很少有好下场的,当然这也不乏有些人确实自以为是、骄横霸道。他在位期间曾有过四个宰相,其中三个被处死,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跋扈作死后,受牵连的人有三万多,后来朱元璋直接把宰相制度给废除了。

2、皇权与相权的最终较量

要说这宰相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历经1000多年后,让上位者说废除就废除了,确实是史无前例了。不过宰相这个职位不仅仅是个官职,宰相本身的工作量也是极大的,毕竟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虽然随着朝代的更迭宰相的权力逐渐减少,但是宰相的殊荣也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自古以来,皇权与相权的争斗就没有停止过,皇帝当然想大权独揽、唯我独尊,可是皇帝每天也只有12个时辰,除了吃饭休息,勤政的皇帝连娱乐活动都很少,就算全用在政务上也处理不完全国的事;养了这么多大臣自然是要为君分忧,宰相自然首当其冲,所以想让宰相和大臣们好好工作,就必然要放权给臣子们,这个放权分寸上的拿捏就要皇帝们自己衡量了,放多了臣子们管的宽,放少了臣子们懒得管,所以历史上的君臣同心之类的佳话无非就平衡了双方利益后的大和谐场面。

话说咱们这位明太祖废了宰相制度,让皇权进一步集中在自己手里,六部官员也是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就导致皇帝工作量大幅增加,所以设置了四辅官,每月轮换一次,都是平民出身的儒士出任,相当于是兼任了宰相职务;不过这个制度实行了一年多就被撤销了,因为这些四辅官只能建议,不能决策,很多事最终还是要靠皇帝来处理。皇帝自己的智囊团们研究了其他朝代的官员制度,其中宋朝的殿阁学士制度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于是效仿宋朝这一制度建立了华盖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还给自己的太子设立了文华殿大学士。这些大学士们和之前的四辅官并无二制,说是朝政顾问,其实就是个五品官,给皇帝提提意见而已;不过这些大学士的设置被一直保留了下来,经过了多年的完善和整改,形成了明朝独创的内阁制度。

谁说皇帝可以随心所欲?

1、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归西后,皇太孙朱允炆管不了他的叔叔们,所以发生靖难之役。朱棣在一众藩王中拔得头筹,开启永乐时代,不得不说朱棣确实比朱允炆更适合做皇帝,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他几乎和其父一样亲历亲为。朱棣对官员的考试、任用、人事管理、权责分界等不断完善,正式成立内阁,在选用人员上几乎不考虑贵族阶层,都是资历尚浅、身份普通、才华斐然的官员。全国各地呈上的奏折会让内阁官员先行阅看,他们在看阅期间会有司礼监太监在一旁监视,内阁官员会将自己的建议写在一张被命名为“票拟”的小纸条上夹在奏折中,皇帝审查的时候主要看票拟上内容,节省了很多阅读的时间,也会在票拟上批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内阁制度在当时是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存在,可以说内阁制度既让皇权空前增加,又让官员能够尽心尽力办事,还有皇帝的心腹太监监视着,可以算是面面俱到了。不过制度是好的,但是问题就出现在人的身上,明太祖和明成祖是典型的事业型男人,在一心搞事业的道路上直到生命的终点,所以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是在他们打下的江山中成长的。生于乱世的人励精图治,生于盛世的人坐享其成,朱高炽做了一年皇帝留下了仁义之名就撒手人寰了,从明宣宗开始一些制度上的问题开始变了走向。

为了防止宦官勾结前朝对皇帝造成威胁,历朝历代的皇帝几乎是不允许内宫太监读书识字的,因为太监是皇帝近侍,掌握了皇帝所有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相关事宜;明宣宗时期一反常态,鼓励宦官学习,还专门设立了为太监提供教育的学堂,这可能是为了更好的监督内阁官员的设想,也为皇帝懒政提供了便利,后期司礼监可以按照皇帝的旨意代笔批阅奏折,太监的权力也越来越膨胀,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2、处处受制的内阁

明朝的皇帝们各个都有自己的爱好,而且身为一国之君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配置,所以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必然是投入良多,有喜欢斗蛐蛐图乐的,有喜欢炼丹求长生的,还有喜欢做木工手办的,反正是没几个安心当皇帝的。这几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之所以敢这么玩,无外乎是信任内阁和司礼监,一个是为自己办事的机构,一个是自己多年培植的心腹;但是国家的大事小情都交给一个部门处理,时间久了自然会出问题。

内阁官员多为文官,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势力依附,司礼监是内官宫人,是受皇帝信任的,双方争斗的过程中很难分出高下;两方处事的原则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着想,说什么为了皇帝和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都是为了博皇帝高兴和赏赐的。与此同时,内阁与六部之间的问题也愈演愈烈,在废除宰相制度后,六部直接归属皇帝,但六部呈上的奏折都由内阁统一票拟后转呈给皇帝;按照制度上来说,六部可以不用理会内阁,可实际上随着内阁官阶的提升,内阁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制约六部的,六部为了摆脱内阁的牵制,经常与内阁争权夺利。也正是因为六部和内阁的争斗,司礼监才有机可乘,明朝中后期也由此开始走了下坡路。

其实六部、司礼监于内阁而言都是外患,内阁官员本身也是人心不齐,因为内阁没有明确的人事任免、权责大小等细则规划;到了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和次辅权力悬殊,所以内阁的阁老们好不容易熬到了首辅的位置,自然不肯低人一头,因此内阁官员之间的争斗也十分严重,进入内阁的成员要么被笼络,要么被排挤,导致明朝中后期吏治混乱,大明王朝也是江河日下,最终被清王朝取代。

总结:

明朝后期的皇帝们即使不上朝理政,但依靠着内阁和司礼监以及其他机构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行,说明内阁制度在明朝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内阁中阁老都如首辅张居正一般,就算是皇帝也不敢太过胡作非为;可以说明朝因为内阁的出现让官员的工作提升了效率,让皇帝处理政事也更加得心应手;但也是因为内阁的原因,让后面的皇帝更加依赖内阁,皇帝本皇却过上了安逸舒心的日子,葬送大好河山。

参考文献:《明朝那些事》《明史讲义》

相关内容

原创 ...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
2025-08-19 00:34:37
原创 ...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
2025-08-19 00:33:44
原创 ...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
2025-08-19 00:33:29
原创 ...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
2025-08-19 00:33:27
原创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
2025-08-19 00:33:19
原创 ...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
2025-08-19 00:33:13
原创 ...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
2025-08-19 00:32:52
原创 ...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
2025-08-19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4... 谈苏联的最后解体,总是一个让人觉得汗毛直立的故事,这一篇算琢磨良久的思考之作,望保持耐心。 一:直...
原创 商... 商王成汤,名履,又名大乙。黄帝后代,姓子氏。 当初帝喾高辛氏第三个妃子是有娀氏女名叫简狄,在祖庙祈祷...
原创 揭... 自1991年苏联解体时算起,强大的苏维埃已经离开三十年了。尽管如此,苏联留下的庞大遗产仍然泽被后世,...
原创 欧... 每当提及一战和二战,都让人不由得联想其德国,毕竟作为两次的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其侵略性野心不减,有关德...
原创 叶...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之久的镰刀锤子旗缓缓地落下,换上的是一面代表着俄...
欧美学界看夏朝:中国夏朝的起源... 机翻请见谅 手卷局部 溪山纯远景,夏贵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Wikimedia Commons 关于...
原创 日...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韩...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衍生出的文化也是各种各样,在不同的地域当中,也是诞生了不少的文化,齐鲁文化、巴...
原创 西... 前言:西班牙黄金时代被视为欧洲文化和经济的巅峰,标志着西班牙王国在16世纪的繁荣和权力, 这段繁荣的...
吕文扬穿越17世纪西班牙:成为... 吕文扬,一个来自现代的普通青年,在一次意外的时空穿越中,来到17世纪的西班牙。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