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在干嘛?资治通鉴:泛舟海池,专家:乱写
创始人
2025-06-19 05:32:03
0

玄武门之变

唐朝最让天下为之震动的莫过于

“玄武门之变”

了,关于这场著名的事变,史书上大概是这么写的:太子李建成是个大草包,能力威望都不如李世民,于是李建成一直对李世民羡慕嫉妒恨,总想找机会把这个碍事的弟弟干掉。于是李建成联手李元吉,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还准备暗杀李世民。李世民被迫反击,在玄武门击杀李建成、李元吉,成功自保。

但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建成和李元吉是毫无防备的:“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拨跋马东归宫府”,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已经进宫了,都到了临湖殿,才发现不对劲,匆忙转身,想打马回府。但李世民恰好出现,阻止两人离开。于是“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资治通鉴》。

李世民能恰到好处地出现,并且不走漏风声,则可说明李世民对这次事件早已策划多时。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他们各自的5个儿子,也统统成了这场事变的祭品。然而玄武门之变到此还远没有结束,还有李渊。此时的唐高祖李渊在干嘛?史书上记载着唐高祖李渊正在与裴寂、陈叔达等人泛舟海池,只见尉迟敬德提着浑身是血的带着一帮兵丁闯了进来,说:

“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来宿卫。”

高祖被迫退位

我们来看玄武门的位置。太极宫的北门是玄武门,太子所在的东宫在太极宫东面。出东宫,向西进入玄武门,再往南进入太极宫,是日常李建成去见父亲,最便捷、最常走的一条路。

尽管贞观一朝史官、朝臣极力掩盖,反而却画蛇添足。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玄武门发生激动战斗时,如果有一个人,或侍卫、或宫女、或太监,他们看到这一幕会作何反应?是不是会立即向李渊通报政变消息?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李渊得到消息,还会继续悠然自得地泛舟海池?会等着尉迟恭浑身是血的带着一帮兵丁闯了进来?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渊已经没有了人身自由,但史官们是不敢记载的,因为这意味着李世民

“囚慈父于后宫。有弑父之心。”

面对前来“护卫”,或者说是监视自己的尉迟恭,突来的变故,让李渊茫然不知所措,身边的大臣陈叔达等人建议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无奈之下,只好让人写好诏书,乖乖地交出了军国大权,从此被迫提前退位做起了太上皇。

父子勾心斗角

李渊虽然升级成了

“太上皇”

,但是似乎有些怨气,没有主动把皇帝的

“办公室”

太极宫腾出来,仍然在里面吃喝住。李世民不好过分紧逼,就在偏殿办公。时间一长,难免心生怨气。

贞观二年九月碰上了旱灾,很久没有下雨,在古代人眼里,跟帝王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关系。一天,中书舍人李百药上书表示:

太上皇内以及掖庭的宫女很多,这些人没有什么用处,白白浪费粮食衣物,而且还在宫里堆积阴气,所以造成了干旱。

李渊自己都蒙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居然就扯到了一起。这个莫名其妙的上书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大力表扬,并马上下了一道针对太极宫中大部分宫女丫鬟的“恩赐”:

你们都可以回家嫁人了,都走吧!

太上皇李渊身边瞬间没了伺候的人,望着越来越空荡的皇宫,李渊第一次感觉到了寂寞孤独冷。李渊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史书记载:

“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乃徙居之,改名大安宫。”意思就是“弘义宫景色好,朕要去享福!”

实际上,弘义宫就是原本的李世民秦王府,里面根本没什么好景致,规模也不大。

百般侮辱

虽然李渊被迫退位后,李世民还是一次又一次的羞辱他,贞观三年李世民找了个借口将父亲的

挚友裴寂

流放至静州。裴寂可谓是李渊的大功臣,也是他推心置腹的好友,只有他才不怕忌讳的经常访问李渊的大安宫,陪他聊天解闷。自然,他舍不得离开,他要留在长安城,不是迷恋长安的繁华,而是他知道,在长安的大安宫里,他的老朋友李渊正孤独地生活着,没有大臣去拜见他,没有亲朋去探望他,自己再离开长安,李渊就更孤独了。

李世民断然拒绝了裴寂的请求,他大概猜测到了裴寂的心思,恼羞成怒之下,他也不说人家是有佐命之勋了。

“以你的功劳,你怎么坐得这个位子?你不过是靠恩泽才当上了第一大臣,武德年间,货赂公行,纪纲紊乱,这全都是你造成的,我看你是开国元老才没有追究,现在让你回老家已经是开恩!”

李世民这样骂曾经的宰相,不就是在暗中指责太上皇当年的不力吗?

贞观七年的时候,李渊突然接到了李世民的邀请,要他一起欢迎少数民族的客人到来。要说这为什么呢?也就是给父亲看看儿子的成就,当年李渊立志要扩大唐的版图,收复边境,而儿子李世民做到了。他喝了不少酒,心里还是高兴,不由得赞叹“

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而李世民上前来祝酒,讲了一句“

四海一海,都是陛下教诲,不是我一个人办得到的

”。

李渊那叫一个高兴,想到父子俩终于能够

破镜重圆

了。可没想到还有下半句,“当年

汉高祖

也跟太上皇在这里喝过酒,汉高祖妄自尊大,我不会跟他一样。”

这可就恶心坏了李渊。要说当年刘邦在这个地方也举办过一个宴会,同样请了他父亲,只是那句话更加的讽刺。“早年你说我不学无术,以后比不上大哥的家业,现在看看谁的产业大?”

李渊脸上挂不住了,这不就是在骂他和刘太公一样不会看人嘛。如今李世民做到了大唐朝

四夷称臣

,换做他的大哥李建成,还能有今天的成就么?李渊无言,只能跟着大家一起大笑,却被史官记录下“上

皇大悦

”四字,可谓是莫大的讽刺。

李世民的一次次羞辱,正说明他的内心还没有得到平静,他依然在怪自己当年没有把太子之位传给他。贞观九年(635)的四月,李渊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遗诏:

“既殡之后,皇帝宜于别所视军国大事。其服轻得,悉从汉制,以日易月,其陵园制度,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

李世民很听话,真的从简办理,李渊的陵墓从动土修建到竣工仅仅用时四个月,速度快,造价也不高,甚至连石料也不用,仅以封土为陵。

李世民因此事还曾被“明镜”魏征嘲笑过,不过他的内心可能也因父皇的死去而平静。因为父亲从小的偏爱嫡长子而忽视自己的功绩,李世民用了一生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综上所述,李渊的晚年生活除了衣食无忧,宫女为伴,大部分来说还是不幸福的,恐怕夜夜笙歌的背后,心中也是无限悲凉吧。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范...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忍辱负重,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宏远...
原创 曾...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儿希望有朝一日遇上自己的伯乐大展宏...
原创 1...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个曾经封建落后的国家推向现代化的道...
原创 如...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正年间,李卫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官...
原创 秦...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这样的将军俑在一号坑的千军万马...
原创 面...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了在元至正十五年春天的大旱中,朱元...
原创 山...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什...
原创 陈...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民膏,以此换取升官发财的机会,在这...
原创 6... 这群人步履蹒跚,饥肠辘辘,疲惫的脸上挂满了沮丧的情绪,他们垂头丧气地慢慢前行,手上拿着仅有、看起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