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以淡泊之心探源文明 以炽热之心传播文化
创始人
2025-06-18 15:03:35
0

清华的甲骨文情缘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向华 彭彬

初夏的清华园,生机盎然,记者在蒙民伟人文楼见到了黄德宽教授。黄德宽现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国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专家,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

黄德宽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堂讲述“了不起的汉字”。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的发现,不仅使我们在3000多年后得以窥见中国早期文明,而且对于推考汉字的源流、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包括甲骨文在内的古文字,都是中华文明的密码。”谈到甲骨文的价值,黄德宽如是说。

黄德宽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记者好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是什么机缘让黄德宽走上古文字研究的道路。他告诉记者,在大学期间,因为读郭沫若的有关甲骨文的著述,开始接触到古文字,后来很自然地走上了研究之路,数十年初心不改。他说:“做古文字研究,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有淡泊的心态,耐得住寂寞。”

2017年年底,由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学勤推荐,黄德宽从安徽大学来到清华大学继续他的研究。

“清华大学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传承,在这里需要更高的站位和更广阔的视野。”黄德宽说,提出“二重证据法”的“甲骨四堂”之一王国维,撰写甲骨文通论《殷虚卜辞综述》的陈梦家,提出殷墟甲骨分期“两系说”的李学勤,率领团队历时十年完成编纂《甲骨文摹本大系》的黄天树,他们在不同的时期都曾在清华设坛开讲,对甲骨文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如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作为学校的研究实体,以建设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为目标,承担国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牵头重任,不断推进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走向深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国文字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个突出特性’,不仅保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也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所以说,甲骨文了不起,汉字了不起!”黄德宽说。

近年来,在新技术的赋能下,甲骨文创意表情包生动有趣,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蕴含甲骨文元素的面点美食走上居民餐桌,古文字焕发新的活力,走近大众、走向世界。在黄德宽看来,现代化的传播渠道,让人们更多了解古文字,也是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而他也身体力行,通过讲堂、讲座、论坛等平台,以学术交流及直播、视频等各种方式传播汉字文化。

面对“古文字研究如何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问题,黄德宽说,清华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实施古文字学本科强基计划的高校,建立了全国唯一培养古文字学硕士、博士的交叉学科,为冷门“绝学”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推进开展计算甲骨学的研究,还要成立专门实验室,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古文字研究实现新突破。此外,我们还同博物馆、高校等结合,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进古文字活化利用,更好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他说。

“河南是汉字的故乡,我到河南参加过很多相关的活动。”祖籍河南的黄德宽,坦言自己对河南有着特殊的情结,“我们通过古文字探源文明,不仅是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也要为坚定文化自信而奋发有为,为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甲骨文百人谈

甲骨文书法具有二十四种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6月8日,郑州美术馆,前来观看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的观众络绎不绝。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分河南、山西、浙江展区,展出的是隶书、楷书、篆书、篆刻以及甲骨文书法作品。甲骨文具有怎样的艺术性?当代甲骨文书法创作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与态势?6月9日,记者专访了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胡长春。

甲骨文中也有“钟王颜柳”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不仅为中国文字的演变研究提供了可靠材料,也为研究早期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胡长春教授曾在《中国近现代甲骨文书法史年表》中对甲骨文书法从无到有、从初创到逐渐繁荣的过程进行了梳理。

胡长春认为,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形。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甲骨文已大体具备。

甲骨文的艺术性很早就得到学者的关注。郭沫若在《殷契粹编》中说:“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郭沫若用历史上的大书法家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来形容甲骨文的艺术性,足以引导后人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甲骨文的不同风格。

胡长春介绍,甲骨文有独特的书体美感,相比于后来书体,甲骨文的象形性较强,字形保留的图画意味较多。诚如他的导师、著名文字学家、书法家徐无闻在《殷墟甲骨书法选》序言中所说:“人们对甲骨文书法感兴趣,自然含有珍重我国最古文字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能因为看惯了秦汉以后比较规整的篆隶书,一旦看到写刻比较自由的甲骨文而觉得新鲜,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甲骨文自身的艺术魅力。”

对于甲骨文的书法风格,胡长春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借鉴古人《二十四诗品》《二十四画品》等的分类,提出甲骨文书法具有“二十四种美”。

胡长春说,唐代有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清代有黄钺《二十四画品》。综合考察黄钺、杨景曾、卢派、金学智各家的分类品目,我们认为黄钺《二十四画品》的类分细目更适合用来概括甲骨文书法呈现的艺术风格。于是我们以《甲骨文合集》中的大版甲骨为材料,将甲骨文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种,分别为:气韵、神妙、高古、苍润、沉雄、冲和、澹逸、朴拙、超脱、奇辟、纵横、淋漓、荒寒、清旷、性灵、圆浑、幽邃、明净、健拔、简洁、精谨、隽爽、空灵、韶秀。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从风格上进行详细的分类,对当下更好地认识甲骨文书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为当下甲骨文书法创作在风格问题上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思路。

写好甲骨文首先过“两关”

甲骨文书法是传播甲骨文尤其是国际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对于现代人而言,写好甲骨文也是困难重重。

胡长春说,甲骨文书法的历史很早,甲骨文书法研究的历史很短。甲骨文发现120多年来,甲骨文的审美视野由混沌、单一逐步行进到风格多样化,并且得到了书法史的“接纳”。这些成就,无不是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商承祚、潘主兰、徐无闻等几代文字学家和书法家积极探索的功劳。他们的甲骨文书法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个性表达,促成了甲骨文书法风格的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甲骨文也受到了更大范围、更多层次地接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更多的书法篆刻爱好者参与到了甲骨文的学习和创作中来。然而,随着老一代书法家的相继离去,近年来的甲骨文书法创作正逐步陷入“风格缺失”的泥淖之中,且有向精致的“展览体”倾倒的趋势。这是一种悖论,目前的艺术展览需要大尺幅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而释读出的甲骨文字数偏少,甲骨文字风格瘦硬等特点又不利于创作尺幅大、内容丰富的书法作品。创作大尺幅甲骨文书法作品,非常考验书法家的功力。

胡长春教授说,写好甲骨文书法,首先要过文字关。甲骨文用字既要符合文字学的标准,又要便于书法创作者使用,还要能让读者易于识读,要学术性、艺术性、传播性三重特点兼具,方能更好地传承、弘扬甲骨“绝学”。目前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推出了甲骨文材料库,如安阳师范学院的“殷契文渊”网络平台,检索非常方便,极大地方便了书法爱好者使用。其次要丰富技法表达,提升甲骨文线条质感。这是书法的基本功训练,可以从实际的出土材料整理和先贤关于笔墨技法的追求、探讨中得到借鉴和启示。多“临帖”、多思考、多比较、多研究,练好基本功,把握甲骨文书法审美,才能写好甲骨文书法,让甲骨文书法这个甲骨学的传播载体更加深入人心。

甲骨文双语小学堂

舞,像人双手执羽毛之类的装饰舞蹈。本义为跳舞、舞蹈,卜辞中用作本义和方国名。

The oracle bone form of “舞”(wǔ) resembles a person holding feathers in both hands while dancing. Its original meaning is“dance”, and in oracle bone inions,it is used both in this sense and as the name of a feudal state.

(文字翻译 童林 张蕊)

诗话甲骨文

“雨”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天,下垂的短线表示下落的雨滴。《说文解字》:“雨,水从云下也。”本义为雨水。用作动词,表示下雨。雨水滋润万物,所以引申为恩惠、恩泽之义。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水从云间落,

润物细无声。

点点滴滴意,

恩惠千万农。

(诗/文 清风)

漫画甲骨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美国拖垮苏联后,为何没有立刻对我们出手?明明在苏联解体后,我们便几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可能会...
原创 “... 茜茜公主1837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马克斯是巴伐利亚王室的一个旁支公爵,没钱没势没野心。母亲是...
原创 一...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13岁继位后执政30余年,为人宽厚简朴,以仁孝治天下,后世称它为“守成之君”...
原创 唐...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选贤任能,鼓励农桑,改革吏治,...
原创 八... 772团的故事始于1937年。当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携手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到国博感受春天的气息 本报记者 邹雅婷 唐代彩绘生肖龙陶俑(左)、蛇陶俑。 杜建坡摄 展厅一角。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
原创 刘... 前言 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 然而,对于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他背后的女人却...
楚霸王虞姬诀别:悲壮启示,穿越... 产学研王教授视点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美人的故事总是格外引人入胜。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爱情传奇,是其中...
中日野外考古学界的不同之处 中日田野考古之异 近现代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和与其一衣带水的日本在许多方面都显现出了相似性,这同样体现...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天下混乱,诸侯割据,英雄辈出,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猛将们攻城掠地,斩将夺旗;谋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