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唐好汉之罗家将,小罗成为第一狠人
创始人
2025-06-17 07:32:30
0

引言

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说,中国古代的通俗演义小说都取材于历史,而在小说中又发挥得淋漓尽致,巧妙构思,不管怎么发挥,最终结果仍归于历史。

也就是说,开头和结尾总是与历史事实相符的,而人物往往有一半、或一小半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至于人物的路线,则是由作者安排了。

如,我们常说:《三国演国义》是“七分历史三分虚构”,概因其中人物基本在历史上都是有名有姓,事件也是七到八成是那时发生过的;《水浒传》是“三分事实七分虚构”,只是人物上除三十六“天罡星”,大都虚构,引入迷信传说太多之故。

隋唐小说,如《说唐》、《兴唐传》、《隋唐演义》等,也大多如此,除历史演变过程符合客观外,人物构设、人物关系却是非常乱(与历史记载相比)的。这里面《兴唐传》写得较为细腻,最值得一读。

因此,看了古代历史通俗演义小说,对那时的历史也就了解了一小半。这就是演义小说的魅力所在。

小编在写的《隋唐十八条好汉武力比拼,都是些力气活,武艺最高的却未进入排名》,读者反响较大,主要是怎么排、谁该进有争议。这个是作者说了算,小编是无法解决的。但小编说武艺与武功还是应有区别,武艺应为技术活;而武力则应综合考虑,如力气,又如武侠小说中的内功等。

有读者赞罗成、罗春、罗士信,显然是一种偏爱,这里孤且称其为“罗家将”,下面再谈一谈,重点说罗成。

罗成的绝活

罗成是燕山王罗艺的独子,是贾家楼结拜英雄中年龄最小的。所以,瓦岗英雄都称其为“老兄弟”。

罗成有两绝。

罗艺是老来得子,罗母自是非常溺爱。而罗成自小就淘,长大后更甚,有“十二家旗牌官”跟随“为虎作伥”,到处惹是生非。那老罗艺因此管束甚严,每惹事或有过失,便是一顿暴揍,且不能随意出门。

一日,小罗成溜出府,在街上遇一游方老僧,细细打量罗成,久不愿去。罗成奇怪,便与之搭讪。老和尚言罗成面有异相、日后富贵云云。

罗成半信,将其请至酒肆,舍一桌饭菜、两壶好酒,言谈甚欢。罗成说起家中常挨揍、且不得出门事,老和尚让他拜其为师,后传了罗成一套气功。

这那里是什么气功,分明就是“装死功”。此后,每逢罗艺要揍,他便囗吐白沫,闭气装死。如此罗未人一哭闹,每次都躲过了。

这是第一绝。这第二绝毋庸多说,便是手中那杆枪,独步天下。

很多网友说罗成用的是亮银枪,亮银枪有何稀奇。罗成的枪有个名堂,叫作“五钩神飞枪”,可称为独门兵器。他的枪在枪头根部有五个小钩,刺入肚中一拉,兜肚连肠就都出来了,断无存活。要不怎么说罗成狠呢?

隋唐第一狠人

说罗成是狠人,除由于兵器原因下手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杀定彦平这事——心狠。

说起定彦平,大家可能有此惋惜,据说他双枪天下无人能破,只不知遇上李元霸结果会怎么样。只可惜作者给他出镜的机会不多,大约一出场就被罗成给灭了。

话说靠山王杨林,在瓦岗山前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一切布置停当,专缺一个阵胆,便写了亲笔书信,请定彦平出山。那定彦平与杨林交厚,本已退隐江湖,但架不住杨林再三之请,拉不开面子,便决定帮杨林这个忙。此时,定彦平已是白发苍苍,年近古稀。

再说瓦岗寨这边,也是紧锣密鼓,调兵遣将。单是一个杨林就够呛,这又多了个定彦平,如何抵挡?便由秦琼修书去北平搬老兄弟罗成。

罗成接到来信,急切间却不能成行,因为过不了罗艺这关,就出不了北平。于是先搬出表兄征得母亲同意,然后由母亲出面,以降香替母还愿为由骗过罗艺,带着“十二家旗牌官”直奔瓦岗寨而去。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一日天黑赶到瓦岗山下一店,准备打尖,明日再上山,却偏在这里遇到了前来助阵的定彦平。那罗成是在拴马时,看到了定彦平的坐骑。他为何认得?

原来定彦平与罗艺是故交,虽退隐江湖,但凡过北平总要去看望罗艺。由于罗成小时聪明伶俐,老头非常喜欢,便认作义子。因此,定彦平的坐骑罗成是见过的。

能在这里碰见义父,罗成自是高兴。便弄几个小菜,烫了壶酒,找到定彦平,爷儿俩高兴地交谈了起来。双方互问来意,定彦平自是如实相告,而罗成当然是满嘴谎话了。

罗成知道定彦平是前来助阵的后,心里就开始滴咕。他曾听定彦平说过,他的双枪天下无人能破,这要是自己阵前遇上怎么办?

想到这里,趁酒酣耳熟之际,罗成便开始套话。老头虽酒喝得有点高,但神志尚清,只是说有解,但死活不说如何破解。这小罗成心眼多,便开始撒娇卖萌。说如果孩儿万一碰上和你一样的人,岂不是要丢了小命?定彦平想想也对,这世间使双枪的又不是我一家。便先让罗成发个誓,然后才告诉了他。

那破解的招数叫作“一拔、二打、三平杆”。老头还拿着筷子,在桌上与罗成推演了一番。有道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定彦平却直接送了性命。第二天,罗成借囗早行,半道化妆假扮程咬金的弟弟程咬银,截杀了定彦平。后在瓦岗也是以程咬银的身份,大破了长蛇阵。只是日后之死,却是应了自己的毒誓,咱们后面再说。

罗家枪的来历

其实,罗成的“罗家枪”应该叫“姜家枪”才对。这得从罗艺的经历说起。书中有表,恕不详述。

罗艺早年因战乱流落到一姜家村,村中有一姜太公无子,仅有一女,看其一表人才,便招他为婿。那姜太公是个武学大师,后将自己的独门枪法传与罗艺。姜女也是自幼习武,有多厉害,书中从未亮相,所以无人得知。

婚后不久,老丈人仙逝,夫妻也是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不错。日久,姜女见罗艺总是唉声叹气,知其志在四方。适逢乱世,想他凭一身武艺,建功立业也不是难事,便放其出走。时,二人育有一子尚幼,名罗春(读过年久,实在不记得了,网友称是罗春,且叫其罗春好了)。

那罗艺后来投了秦琼的祖父,又娶了秦琼的姑母,凭手中枪在隋封燕山王,镇守北平。只是读到此处,似罗艺的人品有瑕,而书中并无评论。或因战乱疑其不在,总之,一直未提,也未寻找。后来战乱稍平,倒是姜氏母子找来了。因有先来后到、主次尊卑原因,罗成为母而不欲相认,与罗春对仗,只一招便败了下来。罗成武艺在此为何如此稀松?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我们前面说那姜家是武学世家,独门枪法并非罗艺所学的这一套。罗成用的是“五钩神飞枪”,而罗春拿的是“子母鸳鸯枪”,是专克罗成“五钩神飞抢”的。

书中说,那“子母鸳鸯枪”根部是个环,大约枪头还可伸缩(猜想),当罗成用枪刺来,便被环套住了枪头,那小钩便被削掉了。

此在《兴唐传》中有述,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人物历史关系

在小说中,罗氏将里只有罗艺和罗士信历史中真有其人,而罗成是杜撰的。

历史上罗艺确实据守北平,但是个墙头草,那边风大跟那边。后先投唐,又反唐,后兵败被部下所杀。至于其子史料少见,但其孙叫罗通与小说相符。

罗士信与罗艺没有关系。他干过瓦岗军,投过王世充。后因王世充“索马”事

忌恨,认为王世充成不了气候,遂阵前倒戈,投了唐。因为人正直,作战勇敢为李世民爱将,后平刘黑挞时死于箭下。小说中将他的经历被嫁接到了罗成头上,只是罗成之死被说成是“报应”,因为他曾对定彦平发过一个“万箭穿心而死”的毒誓。

以上为隋唐物小说罗氏人物的故事梗概。码字不易,欢迎评论。若喜欢可加关注。

相关内容

活力中国调研行|霞浦,如何...
“我们准备在这玩几天。拍拍照、走一走,甚至坐着发呆,都是放松和享受...
2025-08-25 12:50:06
和好友去重庆组团多少钱?重...
嘿,朋友们!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山城”“雾都”,一直以来都是旅游...
2025-08-25 12:49:14
数千名游客及村民参与,湘西...
近日,湘西州龙山县第三届“村游惹巴拉——暨夏季村晚”在惹巴拉景区热...
2025-08-25 12:48:31
重庆四日游价格?重庆4天游...
家人们,暑假到了,是不是正愁带娃去哪儿玩?那重庆绝对是个超棒的选择...
2025-08-25 12:47:55
原创 ...
随着各城市夜经济的繁荣,游园看灯光秀已经成为人们夏日夜晚消暑的方式...
2025-08-25 12:46:03
“秘境”何以成险境?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图为惠东县白马山一处网红景点...
2025-08-25 12:46:02
大连海岛游:多元魅力共筑旅...
原标题: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热搜关键词 大连海岛游:多元魅力共筑旅游热...
2025-08-25 12:45:22
上海: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
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
2025-08-25 12:39:45

热门资讯

集华人怀旧老物 越南华三代记录... 北京3月3日电 (刘洋)“许多华裔后代和我一样是在祖辈的思乡故事中长大的。我搜集华人怀旧物品也是给大...
原创 亚...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无论什么时候,小国的发展都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小国国力弱小,整个能够聚集的力量...
原创 首... 抗美援朝爆发后,我国派出的第一批志愿军部队有六个军共18个师,总兵力接近二十五万人。1955年,除了...
原创 项... 力拔山兮气盖世,霸王之名永流传。 西楚霸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几个人物之一,同样也是历史上最为...
原创 关... 蜀汉五虎将是罗贯中老爷子给他们在书中封的称号,在当时是没有五虎将的,只有前、后、左、右四位大将,关羽...
云南买马记:宋朝使者眼里的大理... 两宋时期,坐拥西南的大理王国一直非常热心,渴望同中原王朝建立关系。然而,宋人基于太祖订立的政策红线,...
原创 北... 有人提议恢复“土葬”? 人终有一死,死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 ,也因此丧葬从古代开始就备受重视...
原创 隋...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的朝代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却也不能掩盖它的辉煌。像隋朝,即便只有短短的二世,...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有多恐怖... 很久以前,有那么一个时期,天下被三个人争着抢,分成了三块地,这就是咱们说的三国时候。不论是北方的老大...
北京“城之源”考古新成果:发现... 享有北京“城之源”美誉的琉璃河遗址,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自2019年重启考古发掘后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