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牛李党争:他两次入相,功绩甚大,却外放崖州,含恨而终
创始人
2025-06-12 08:03:32
0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中晚唐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并为中晚唐社会的三大特征,加速了李唐政权的崩溃与瓦解。 牛李党争,指中晚唐之际,以牛僧孺为首的集团和以李德裕为首的集团之间的斗争。牛李党争起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对直言策时与李德裕之父李吉甫发生冲突为开始,终于李德裕贬死崖州的宣宗大中三年(849),党争前后持续了四十一年。

李德裕与中晚唐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两次入相,行政积极,多有善政:外抗异族,内制藩镇,改科举、去淫祠、毁佛寺、放寺僧、置备边库,功成一代名相。但又身陷党争泥潭,外放崖州,饮恨而终。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对直言策时因策语太过于尖锐,得罪了时为宰相的李吉甫,李吉甫向唐宪宗哭陈此事,宪宗遂罢考官岭南节度使赵昌、户部侍郎杨于陵,而牛僧孺、李宗闵也久不得升迁。从而引发了李吉甫同牛僧孺、李宗闵之间的私怨,也成了诱发牛李党争的最早起因。

宪宗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欲接替节度使之位,故隐瞒实情,扩充军队。对吴元济的嚣张行为,朝廷内部处理方案不一,李吉甫主张对淮西用兵,另一宰相李逢吉却不赞同李吉甫的用兵策略,双方在此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矛盾开始升级。后李吉甫暴死,裴度接替李吉甫为宰相,继续执行李吉甫对淮西用兵的政策,李逢吉则因与裴度政见不合,罢去宰相职务。此后矛盾步步升级,由个人之间的私怨,发展为政见的不合,而矛盾双方分别是裴度与李逢吉。

元和十四年(819),身为幕僚的李德裕随着府主张弘靖由河东入朝,授监察御史。宰相裴度原与李德裕之父李吉甫相善,政见又相同,加上李德裕当时已有名气。所以在长庆二年(822),裴度欲引荐李德裕为相。而裴度的政敌李逢吉为了对抗裴度,利用元稹与裴度之间的矛盾使裴、元先后罢相,继而又引牛僧孺入朝,出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时李绅与李德裕、元稹同为翰林三俊,常有与皇帝接近的机会,李逢吉害怕李绅在唐宪宗面前举荐李德裕,“乃贬绅端州司马”。

李德裕受李逢吉的排挤,原因有二:

其一,间接的原因就是宪宗元和三年(808),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三人对直言策时与李德裕之父李吉甫发生冲突而产生私怨,如今将怨恨转嫁于李吉甫后人李德裕的身上,故对李德裕进行压制。

其二,直接的原因是裴度、李逢吉互为政敌,裴度欲荐引李德裕为相,壮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为李逢吉所不容,所以李逢吉借排挤李德裕以打击裴度,李德裕成了两人斗争的牺牲品。李逢吉引牛僧孺入相,而将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自此后,两党斗争范围变大,渐形成各自的势力与集团,在政见、利益等方面变得对立起来,从而导致了分别以牛僧孺、李德裕为代表的集团的形成与斗争, “俄而僧孺入相,由是牛、李之憾结矣。”

李逢吉与裴度、李吉甫之间的斗争同牛僧孺、李宗闵与李吉甫之间的斗争汇聚在一起,李逢吉、李宗闵、牛僧孺站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集团;而裴度、李吉甫则形成了另一个集团。李吉甫亡故后,裴度便荐引李德裕以增强自己的政治势力。自此以后,李德裕与牛僧孺的明争暗斗就真正地开始了,历史上的牛李党争也就名副其实了。这一时期,党争得到发展,裴度、李逢吉为了斗争,双双援引新人作为斗争的砝码,牛僧孺、李德裕分别卷入斗争之中,自此后,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集团,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斗争。

李德裕在浙西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其改革旧俗、破除迷信,德政卓著,功绩赫然,为时所称。宝历二年(826),裴度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入相,十一月,罢李逢吉知政事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从此不再入朝执政。裴度与李逢吉的斗争异常激烈,到达高潮,李逢吉最终被罢相,败于裴度。 大和三年(829),裴度第二次推荐李德裕为相,可是李宗闵因得到宦官的帮助,已由吏部侍郎升任为宰相。李崇闵害怕李德裕得到重用,故出其为郑滑节度使,同时,“引僧孺协力,罢度知事,二怨相济,凡德裕所善,悉逐之。于是二人权震天下,党人牢不可破矣。”从长庆二年(822)到大和三年(829)七年的时间里,裴度两次荐引李德裕为相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李宗闵、牛僧孺在朝的势力大于裴度、李德裕在朝的势力;第二,说明了唐文宗在牛、李两党之间还是倾向于李宗闵和牛僧孺一派的。正因为这样,不仅是李德裕不得为相,就连裴度也数次遭到排挤,出任地方节度使。

我们可以看出,李逢吉本人虽于激烈斗争中败于裴度,但其所援引的李宗闵、牛僧孺已代替了其地位而继续同裴度、李德裕作斗争,牛党人此期把握朝堂,裴度、李德裕双双受到了排挤,远贬朝外。

唐文宗先用牛党人,后又用李党人,同时还使用近臣郑注、李训等人,这是牛李党争在文宗朝得以全面发展并达到高潮的关键。两党兼而用之,又不能很好地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牛李党争,实为唐文宗用人无方、治人无能之结果。因此,近臣郑注、李训一党,宦官一党及牛党结成同盟,三股势力在不知不觉之间,俱因为反对李德裕而站到了一起,对其共同的政敌进行压制。当李德裕被驱逐之后,近臣一党便与宦官一党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了唐文宗朝时期的甘露之变,朝臣被杀、宦官把持朝政。这也充分说明,朝廷各派势力在不能达到均衡发展的时候,往往会走到一个极端,这个极端就是不同政治势力间生死存亡的斗争。

文宗时,党争发展到了最高潮,斗争异常激烈。文宗卒后,唐武宗于政变中继位,其行事果敢,往往能独断乾坤,《旧唐书武宗本纪》载史臣所论: 开成中,王室寖卑,政由阍寺。及缀衣将变,储位遽移。昭肃以孤立维城,副兹当璧。而能雄谋勇断,振已去之威权;运策励精,拔非常之俊杰。属天骄失国,潞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独纳大臣之。依此记载,我们可知唐武宗“雄谋武断”、“运策励精”、“不惑盈庭之言”,迥异于文宗那种相对柔弱的性格。重要的是,唐武宗彻底改变了文宗朝以牛、李两党交替使用、同时又任用近臣的作风,对李德裕及其党人给予专用,可谓是君臣遇合,千载之下,为人所称,共同开创了复兴唐室的新气象。

会昌六年(846),唐武宗因为服食方士长生药而卒,宦官拥立太叔李忱为帝,是为宣宗。唐宣宗虽号称一代英主,其治下亦有小贞观之誉,却不能够赏识李德裕。四月一日,宣宗听政,免李德裕之职,又将李德裕出为江陵伊、荆南节度使,五月,任命牛党人翰林学士白敏中为宰相。九月,改李德裕为东都留守,解平章事,大中元年(847),李德裕改为太子少保、分司,十二月,又贬潮州司马,“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大中二年(848)九月,李德裕再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李德裕在宣宗朝的落寞,与在武宗朝的专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德裕被贬之后,李党成员也纷纷被谪:会昌六年(846)七月,李让夷罢相,出镇淮南;李绅卒于淮南节度使任上;九月,郑肃出镇荆南;大中元年(847)八月,李回罢相,又出守剑南西川节度使,牛党人又复执政,李德裕死后,李党不复有与牛党斗争的力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到此也结束了。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的大事件,也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重要历史事件,历来为史家所重视。

从斗争的性质特点上说,牛党与李党是两个不同的集团,他们之间的斗争范围很广泛,有政见的斗争,有利益的角逐,有势力的扩展,有人才的争夺,有科举观的分歧等等,我们不能说牛李党争是哪一个具体的、单方面的斗争,它的斗争应该是全面的、广泛的、长时间的与残酷的。有学者认为,宋代三百年的党争,“大抵自‘元祐更化’以后,随着党争形态从‘国是之争’日益演变‘意气之争’,朋党成员之间的交恶倾轧,文化名人之间的肆意诋毁,渐成泛滥之势,所有那些被党与裹挟的文人士大夫,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长期存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报复心理。”而中晚唐的牛李党争,又何尝不是“国是之争”与“意气之争”的并存?他们的斗争,有国是的因素,也有难以释怀的报复心理在作怪,只不过阶段不同,目的不同,侧重不同,激烈程度不同而已,但是“国是”与“报复心理”这两个因素,一直伴随着斗争的始终。

笔者认为,宪宗朝是斗争的发生期;穆宗、敬宗朝的牛李党争是斗争的潜伏期与发展期;文宗朝是牛李党争的全面发展期及高峰期;武宗朝为牛李党争的延续期;宣宗朝为牛李党争的终结期,牛李党争最终以李党失败、牛党胜利而告终。

从牛李两党势力的消长变化来看,初期及发展期两党都在发展中,斗争各有胜负,但总体形势上牛党人胜于李党人;文宗朝,对两党人都有任用,又各有贬谪,其间文宗还有意培植了新的政治势力李训、郑注等。此期两党斗争最为激烈,影响深远,达到了最高峰;武宗朝重用李党,牛党被全面压制,李党在斗争中胜利,在国家治理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宣宗时,李党人全面下台,牛党人重新执政,李党之首李德裕身死崖州,自此李党无复有与牛党斗争的力量,牛李党争自此终结。

相关内容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
2025-08-06 04:34:27
原创 ...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
2025-08-06 04:34:24
原创 ...
许世友深思熟虑:一定要打好1948年春山东兵团的第一仗 1948年...
2025-08-06 04:34:08
原创 ...
宋英宗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宋仁宗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结束后。宋英宗...
2025-08-06 04:34:05
原创 ...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
2025-08-06 04:33:58
原创 ...
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场,因为德国与苏联都是已...
2025-08-06 04:33:51
原创 ...
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都是军事领域无与伦比的大家、高人,两位各自指挥...
2025-08-06 04:33:50
原创 ...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拥有大量被广泛流传的经典...
2025-08-06 04:33:42
原创 ...
1968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中南海游泳池门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小插...
2025-08-06 04:33:29

热门资讯

冰雪头条:《2025-2026... 2025-2026赛季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国际比赛参赛选拔方案细则 根据此前印发的《2025-2026...
原创 宋... 章锡辉 微信版第1635期 乾隆二十一年(1756)三月,何达善为《绩溪县志》作序称:“徽郡据江左...
原创 大... 世界似乎一直以来都是由强弱秩序所铸造,大国可以任意支配弱者,成为真正的执棋者,而一般的国家则是棋子,...
原创 他... 王莽篡位称帝后,对自己的家族成员非常不错,不仅授予了很高的爵位,还让他们出任要职,参与国家的军政事务...
原创 国... 这是国民党军官将领中抗日战功最显著的一位,也被人称为是蔡锷之后湘军中的第一人,在辽沈战役中被解放军俘...
原创 康... 引言: 在紫禁城深处的一间幽暗的房间里,隆科多坐在桌前,手中紧握着一张泛黄的纸张,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深...
原创 秦... 文 / 子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始皇的名号和统一六国的巨大功绩很自然的让人们过滤掉了嬴政曾...
原创 5... 50年,毛主席怒斥军委二局局长:拉出去毙了!周恩来吓得赶紧劝阻 世人皆知毛主席雷厉风行、铁面无私,却...
原创 他... 提到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前三头同盟中赫赫有名的终身独...
原创 民... 民国军阀是指在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领导,但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