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国从霸主地位一步步落下,公孙鞅给出了答案:不能太高估自己
创始人
2025-06-11 17:33:04
0

公叔痤对公孙鞅说:“你赶快逃走吧!我已经向我王进谏要除掉你。”公孙鞅说:“我不会走的,他不会除掉我的。您建议用我,他既然不听,又怎么会听从你的建议除掉我呢?”真不知道是公孙鞅对于这个魏惠王太了解了,还是魏惠王太蠢,真的就没有为难公孙鞅。

魏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魏国任用李悝变法,训练魏武卒,把刚刚建立的魏国成功的推上了战国霸主的第一宝座,在公叔痤和庞涓等将领的努力下,一时间没有哪个诸侯国敢和魏国一争高下,只有他们欺负别人的份,而秦国是被魏国打压最厉害的那一个。

魏惠王最后一次使用公叔痤就是在与秦国的河西之战,此战以魏国公孙痤战败告终,虽然秦国赢得了这场战斗,但是损失也不小,秦献公也在这次的战斗中负伤,不久后去世。

被俘后的公孙痤最后还是被放回来了,但是却再也得不到魏惠王的信任了,这也是魏国为何称霸不能长久的原因。作为魏国的丞相,公孙痤在这一败中再也没有脸面对朝臣,而魏惠王虽然没有明着埋怨公孙痤,内心却是一种鄙夷的态度,最后用一种不信任的方式结束了对他的信任。

这就是魏惠王来看公孙痤给出的一种答案,以言语试探他是否还真的是忠于自己。他问公孙痤谁能接替他为相,公孙痤没有提魏惠王提拔的一干将领,而是告诉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孙鞅,而且在提出以后,又提出如果不用他,就要把他除掉,不能让他离开魏国。

公孙痤和魏惠王的聊天记录,公孙痤都告诉了公孙鞅,让他赶紧逃离魏国,但是此时的公孙鞅从这个聊天里已经知道,魏惠王一定不会伤害自己的,因为他知道,他只相信自己选择的,从来不会选择其他人相信的,魏国就是这样在魏惠王的骚操作下一步步走下神坛的。

写在后面的话:没有不会犯错的人,不能因为一次的错,就否定了之前的所有努力,人心也就是这样慢慢的失去的。公孙鞅最后没有被除掉,不是说公孙鞅没有威胁,而是因为魏惠王不相信公孙痤了,他认为他所有的功劳都抵不上这一次的败绩,这也是公孙鞅能够逃过一劫的最终原因。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能把自己放在太高的位置,更不能对人一次失败否定所有,把位置摆高了,就很不容易让别人亲近你,因一次错误否定了所有,那么这样的人真的不值得追随或者共事。

平易近人的态度,放低身价的姿态,会更容易让别人亲近,无论做领导或者做同事都会人缘很好,更不会因为一次的错误否定之前所有的努力,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值得自己追随共事的人。

相关内容

原创 ...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
2025-08-19 00:34:37
原创 ...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
2025-08-19 00:33:44
原创 ...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
2025-08-19 00:33:29
原创 ...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
2025-08-19 00:33:27
原创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
2025-08-19 00:33:19
原创 ...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
2025-08-19 00:33:13
原创 ...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
2025-08-19 00:32:52
原创 ...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
2025-08-19 00:32:44

热门资讯

《唐探1900》为何自带历史厚... 旧金山唐人街大门 《唐探1900》将于大年初一正式上映,影片仍是走喜剧悬疑路线,变化的是角色与案件,...
原创 刘... 综述 听从徐庶的建议,刘备三顾茅庐,前往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也不负众望为刘备画出了一个完美的蓝图。 后...
原创 日...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石油危机严重打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只有日本一枝独秀地进入一段高速增长期。 日本...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探析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作为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展现了当时精湛的铸...
原创 苏... 苏联人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德国人也没闲着。9月7日,他们开始着手撤退,并执行希特勒的破坏命令:“留给...
原创 商...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朝代更替,然而,周边国家的政权变动相对较少。在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的疆域周边地区...
原创 蜀... 前言 荆州之战,关羽败走麦城,蜀汉失去荆州这块战略要地,从此一蹶不振。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
原创 治... 关于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第二主角陈潢,笔者已有文章《清朝治河名臣陈潢,许诺过三十年黄河清,为何最终...
原创 解... “看来我不得不离开南京,离开我亲手创建的首都,我内心是不堪忍受的,是我此去死无葬身之所啊”。 看过1...
原创 李... 李白62岁去世前,写下绝笔诗《临终歌》,世人可曾为他落泪?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