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泼在张居正身上的一盆脏水:他的一顶大轿三十二人抬,未免太扯了
创始人
2025-06-11 01:03:18
0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代名相。张居正从隆庆六年(1572年)开始,到万历十年(1582年)病逝为止,担任了内阁首辅整整十年。他在任初期,面临的形势极不乐观。明王朝已经度过了繁花似锦的盛世,朝政国事百弊丛生,开始一步步滑向倾颓边缘。

但张居正上任后,立即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新政”,用积极努力的态度和高超的治国理政之道,试图对危机深重的明王朝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全面革新,给明朝打了一针“强心针”,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明朝灭亡的步伐,被后人视为“救时宰相”。

在经济上,他首创并推行“一条鞭法”,严厉打击地主豪绅、王侯将相们隐匿田亩、偷漏赋税的恶劣风气,明朝田赋收入大为增加。在吏治方面,他实行严厉的“考成法”,“课吏职,行赏罚”,对官吏进行严格缜密的年度考核,使得朝中官吏尸位素餐、无所作为的作风大为好转。在人才选拔上,张居正慧眼识人,是一代名将戚继光在朝中的坚实后盾。

在他努力下,明朝出现了“万历中兴”的大好局面,国家财政储备充裕,武备强盛,明朝统治危机大为缓解。但由于张居正在位期间,很多措施都触犯了王侯将相、豪绅富户的切身利益,一条鞭法动了他们的“钱包”,考成法更是直接动了他们的饭碗,很多人都对张居正恨之入骨。加之张居正本人也置身于激烈的权力之争漩涡中,因此在朝中树敌甚多。

在此背景下,一些奇谈怪论应运而生。有一个很著名的段子,说是张居正作风奢侈,乘坐的一顶轿子,要由三十二个轿夫抬。这个段子影响力很大,流传很广。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都对这个说法信以为真,在作品中绘声绘色描绘了张居正的这顶三十二人抬大轿子的细节,并且信誓旦旦保证:“相信我,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关于这部分,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追根溯源,这个段子的始作俑者,是明朝史学家王世贞,他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第一次写道,张居正有过这么一顶轿子,是真定知府钱普进献给他的,“前为重轩,后为寝室,以便偃息。傍翼两庑,庑各一童子立”,“凡用卒三十二舁之”。

这个王世贞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大臣,历任湖广按察使、郧阳巡抚、兵部尚书,还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学者、史学家。

他是张居正的同年进士,张居正青云直上升任首辅后,王世贞一度与张居正走得很近,但因为在官职升迁之路很不如意,没有得到张居正的提携,两人有了嫌隙,从此交恶。

王世贞怀疑张居正故意给他穿小鞋,心中愤恨难平,认为“此江陵始终弄我也”,从此对张居正有了很深成见。他多次说过张居正坏话,指桑骂槐说张居正有野心,私生活糜烂,“相公情窦渐开,浸耳目之好,恐非宗社之福”等等。因此他说张居正坐轿三十二人抬,可信度大可打一个问号。

万历年间另一个知名学者沈德符,治学以严谨、详实、中立著称。他本人和祖辈父辈都是明朝京官,对当时朝中典故知之甚详。他的著作《万历野获编》中,也提到了张居正的这顶轿子,但只说这顶轿子个头不小,“可以贮童奴,设屏榻者,江陵甚喜”,一字未提三十二人抬轿。如果真是三十二人抬轿,属于典型的热点焦点,他怎会一字不提。

另外,从明朝官制而言,各级官吏大臣乘坐的轿子的轿夫数量,有着严格的规定与限制,绝对不是说谁想用多少人抬轿就用多少人。《明史》记载,“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再大的官,也只能坐四人抬轿子,用八人抬已经属于“违例”,遑论三十二人抬。《清史稿》记载,“清初仍旧明制”,清朝仍旧沿用明朝规制,即使是皇帝的轿子,也不过“臾以十六人”。

用三十二人抬大轿,已经超过皇帝的轿子轿夫数量一倍,铁定无疑属于严重的“逾制”和“僭越”,是要杀头掉脑袋的。张居正一不傻二不疯,岂会在激烈的朝中权力之争中露出这样一个大破绽,岂会做出这种图虚名而受实祸、让自己成为千夫所指的蠢事。

综上所述,所谓张居正大轿32人抬之说,纯属戏说,可能性几乎为零,完全是泼在他身上的一盆脏水。张居正并非完人,他也有很多缺陷和错误,但坐32人抬轿子这件事,未免太扯了,的确是冤枉了他。

参考史料:《明史》《清史稿》

相关内容

刘德助0.001秒险胜 勇...
8月3日上午,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800米决赛上,广西名...
2025-08-04 12:35:46
镇坪交警:圆满完成全国少儿...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赵荣鹏)近期,镇坪县迎来了第二届“镇...
2025-08-04 12:35:31
捷尼赛思GMR-001首台...
捷尼赛思Magma车队在勒卡斯泰莱迎来了其GMR-001赛车的历史...
2025-08-04 12:35:01
原创 ...
文:文史咖【文史咖出品,必属精品,欢迎您的关注】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
2025-08-04 12:34:28
田径全锦赛衢州站|吴瑞庭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冯子涵 8月4日,在浙江衢州进行的2025全...
2025-08-04 12:34:18
原创 ...
和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一直很多,比较多的就是关于后宫的爱恨情仇,不过小...
2025-08-04 12:34:14
原创 ...
傅作义,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中屈指可数的一位将才。他不但在抗日战争之...
2025-08-04 12:34:07
原创 ...
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都维持...
2025-08-04 12:33:57
原创 ...
前言 宣徽院是元朝的国家重要管理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作为...
2025-08-04 12: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和杜甫是两位无法绕过的伟大诗人。他们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和“诗圣”,这一称号不仅...
原创 他... 引言 在革命战争年代,除了在战场前线杀敌的将军战士们,在革命根据地负责中央安保问题的相关革命先辈也做...
原创 三...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有一位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人物,他的智慧流传千古,受到后人钦佩。 其中有名的...
原创 朱... 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没有一番本事是绝对坐不到这个位置上的。无论是斩白蛇起义的刘邦,还是黄袍加身的...
国民党为何出台《禁止诬蔑太平天... 从1850年到1864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源起于广西。强大的太平军在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指挥下...
原创 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是无数人对宋朝的质疑。作为一个统一的大王朝,为何能容忍异族占据中原大地...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神奇之处就是坑人无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连刘备、曹操这样的...
原创 当... 在中国古代,一个王朝的建立,总是离不开功臣的帮助,但是在建立王朝以后,皇帝就会忌惮那些功臣的权力,怕...
原创 朱... 江南有一道名菜,以整只蹄髈烹饪,小火焖炖,而后上笼蒸,至酥烂出锅,滗出汤,勾芡,淋上椒麻油即成。如此...
原创 他...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不少勇猛非常的名将,如吕布都畏惧几分的张飞,一生从无败绩的赵云,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