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崇焕凌迟被杀,贴身侍卫发一毒誓,迄今后人18代已执行392年!
创始人
2025-06-10 02:32:17
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一首诗,像我们在诉说从古至今没有人能够逃脱人生的定数,如果可以报效祖国,死亡又能怎样呢?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也会名垂青史。

就这样,他在被元军俘虏后,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爱国将领岳飞戎马一生,为国抛洒热血的写照,“精忠报国”是其母亲为他刻进身体的忠诚和信念。就这样的一位爱国将领,还是被秦桧诬陷谋害,时年三十九岁。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是他临刑前写下的诗,表达了不畏死亡,誓死卫国的恒心,和对祖国未来美好的期冀。今天我们用他这句诗,引出这位一心卫国,但结局十分悲惨的爱国将领,他就是明朝的名将袁崇焕。

抗击外敌卫大明

袁崇焕出生于两广地区,有人说是广东地区,也有人说是出生在广西,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所以我就称为两广地区,是明末抗清的名将,著名的爱国将领。

袁崇焕自幼热爱学习,他在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最初在福建任职,后来上升至兵部尚书,管理现在的天津,辽宁一带的军务,面对清军的进犯,带领军队多次将其击败。

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但因为宦官魏忠贤的排挤,随后辞官回乡。

后来明思宗朱由检上位后,他又重新启用袁崇焕,崇祯二年,清军由皇太极领兵作战,又大举进犯,袁崇焕驻守在天下第一关,是塞外入关的必经之路。

结果皇太极绕道蒙古,从西北方向攻向了京城,见状的袁崇焕十分惊慌,随即带兵在恶劣的暴雪天气疾行了三天三夜,终于抢在了皇太极的前面,守住了天子居住之地,击退皇太极,成功为京城解围。

就在袁崇焕在前线作战的时候,气急败坏的皇太极想出了一招反间计。手握兵权的大将,最怕的就是皇帝的不信任,一旦有人离间,皇帝一定对他产生怀疑和猜忌,那么就会换人作战,到时候他们就可以顺利攻入京城了。

随后皇太极就开始了他的阴谋策划,花重金收买大明朝廷内外的人马,在朝内和民间散布袁崇焕通敌的消息。

听信谣言害忠臣

被内忧外患的搞得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居然相信了这些人的假话,直接以通敌叛国的罪名,把袁崇焕给抓进了监狱。紧接着,皇帝就下达了另外一条圣旨,说要把这位他曾经十分器重的将军,处以凌迟之刑。

凌迟之刑是古代的酷刑之首,“千刀万剐”也就是说的它。凌迟刑出现的时间很早,一直被各个朝代所沿用。共需要用3000多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将罪犯刺死,才能凌迟成功。

从他的这一道旨意中,我们便可以看出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怀恨了。当时的百姓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听了皇帝的诏令之后,他们还以为大英雄袁崇焕真的叛国了,他们也像墙头草随风倒地开始了对袁崇焕的口水讨伐。

我们不知道被误会的时候,袁崇焕在想什么,他是否和岳飞一样有着无限的愤恨呢?

袁崇焕来不及作出任何解释,抓他的人便来到了他的面前,准备将他带走,此时的他已经视死如归,任何抵抗和反驳都是苍白无力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古代封建社会,这种高度的等级制度下,皇帝下了命令,就相当于宣判死亡。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也就是朱由检上位的第三年,一代名将袁崇焕以“勾结后金谋反叛国”的罪名,押赴刑场,处以凌迟。车水马龙的北京城,行刑也正值夏季,炎热难挡,出去看热闹的人们依旧络绎不绝。

古代消息闭塞,来源和渠道都比较单一,一旦谣言散布,人们就会信以为真,本来大家都把袁崇焕当做抗击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可现在人们都认为袁崇焕通敌叛国了,把他当做大明罪人来看待,听说要凌迟处死,都高兴的不得了。

可见古代社会的人思想何其愚昧,大家都想看看叛国的袁崇焕是怎样在三千多刀刀的极刑中被生生活剐成一具骨架。就这样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了。

义士后代传佳话

幸好袁崇焕身边有一位誓死效忠他的义士,那天深夜月黑风高,袁崇焕的贴身侍卫佘义士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城墙边的旗杆下,把挂在上面的袁崇焕的头颅给偷走带回了家,回家后悄悄埋在后院里,从此隐姓埋名地为袁崇焕做起了守墓人。

其实不仅仅是袁崇焕和他身边的这位贴身侍卫,当时袁崇焕手下的将领,和那些跟着他一起南征北战,为大明江山厮杀的人,心中都是有过怨恨和不甘的。

但即使这样,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皇帝朱由检被蒙蔽了双眼,滥杀忠臣,也为日后的明朝覆灭埋下了伏笔。

佘义士隐姓埋名这一守就是一辈子,后世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称之为“佘义士”。临终时,他立下了毒誓:一是后代子孙不准再回广东老家;二是佘姓后世要为将军守墓;三是子孙要读书,知礼仪,但不准为官。

最后,他交代家人要把自己埋在袁将军墓旁,永远守候着将军。

时光变换更迭,佘姓族谱上,明显标记着已经是第十七世了。义士的后代已经为袁崇焕将军守墓300多年,300多个春夏秋冬都不曾让佘家后代忘记祖训,不曾放弃世代相传的教诲。

根据佘义士的第17代嫡系子孙佘幼芝讲述,祖先佘义士和袁将军二人不光是老乡关系,二人也同在军中为朝廷效力。

按照职务,佘义士还是袁崇焕的谋士,就像我们现在的秘书这一职务,所以袁崇焕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有没有背叛国家他是很清楚的。

然而,此时的所有话语是没有意义的,佘义士凭他能力也就只能做到将他的尸首收起来,埋葬起来,留个心灵的寄托。

四季变换,时代更迭。佘姓族谱上,赫然标记着已经是第十七世了。之后佘幼芝年岁已高,她的儿子接替了她的任务。

但不幸的是她唯一的儿子焦平意外车祸身亡,令她备受打击,后来她又让自己的女儿焦颖继续传承这种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她的女儿虽然姓焦,但是依然就躺着佘家人的血脉。

这也就是佘义士的第18代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临终前发一毒誓,后人世代传承,未曾间断,这需要多么强大的信念和守护,历经朝代的变换,21世纪已经到来,佘家人还在坚守,这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袁崇焕为守护大明王朝,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侍卫为守护他的墓地,传承了祖孙18代,袁将军保家卫国的信念和精神,佘义士后代薪火相传,不忘祖训的传统也都流淌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相关内容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安阳殷墟,活人祭祀延续了600年 新知贺...
2025-09-19 09:06:03
艾米丽在上海的一天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艾米丽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律专...
2025-09-19 09:05:50
浙江公园无动力游乐设备
在浙江的许多公园里,无动力游乐设备逐渐成为孩子们玩耍的热门选择。这...
2025-09-19 09:05:41
25希腊度假记-19:“一...
今天是返回的日子。 9点多出来,发现是阴天,天空中有大块儿的云。这...
2025-09-19 09:05:13
原创 ...
在全球四大人种体系中,白种人的分布范围是最广泛的,所占领的土地也最...
2025-09-19 09:05:07
8月福州市区CPI同比下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发布今年8月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2025-09-19 09:04:56
原创 ...
在山西省东部,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县城,名叫“平定”。据史书记载,这个...
2025-09-19 09:04:31
原创 ...
将整个犹太民族作为憎恨对象的反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分布最广、持续时...
2025-09-19 09:04:15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2025-09-19 09:04:12

热门资讯

【棋王争霸赛】弘扬传统文化 象... 2025年9月16日14时30分,鸡西市鸡冠区电工小学教室内暖意融融,一场集文化启蒙、物资捐赠与荣誉...
原创 他... 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广泛推崇。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感慨此事。比如,司马光就曾说过:“...
原创 南...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晋朝与宋朝两大朝代有着许多令人感慨的相似之处。虽说时光流转,国运变迁,然而许...
原创 明... 明朝灭亡时,我国仅剩大约3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清朝用短短两百年时间,成功将国土面积扩大到三倍以上...
原创 中...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期间的外交政策备...
原创 功... 自从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以来,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将领。尤其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们,个个在战场上都留下...
原创 你... 大禹诛杀防风氏,作为中国古代夏朝时期的一段历史,承载了许多深刻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义。这一事件不仅展...
原创 除... 好的,我帮你将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增加细节、改写一遍,整体字数变化不大。请看下面: --- 1945年...
原创 温... 当然,这就帮你把文章内容重新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述: --- 中国与美...
原创 毛... 历史开讲:毛泽东评《东观汉记》 毛泽东曾评价《东观汉记》:“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懂得用人、最有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