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姐妹二人被乾隆宠幸:姐姐被狂翻牌子,妹妹却做了46年常在
创始人
2025-06-09 18:33:41
0

不得不说,清朝的皇帝对姐妹花是情有独钟的,皇太极后宫的宸妃、庄妃,顺治后宫的孝惠章皇后、淑惠妃,光绪后宫的瑾妃、珍妃,都是姐妹花后妃的典型代表,康熙后宫甚至还有五对姐妹花,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乾隆后宫的一对姐妹,她们是怡嫔与白贵人。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清朝皇帝纳选妃嫔的途径:

第一种是来自藩盟的贵族之女。

以蒙古部落居多,这种一般都是不在旗的,属于藩盟与清廷的联姻,女方出身高贵,在后宫的地位也较高。

清朝初年,许多蒙古部落的公主就被选入后宫,比如说顺治的两位皇后(废后、孝惠章皇后),当然了,被选入后宫的并非都是未婚的公主,也有一些大龄甚至是二婚女,比如说皇太极后宫的宸妃(海兰珠)、乾隆后宫的豫妃、容妃(香妃)等。

第二种是来自八旗选秀的旗女。

从顺治朝开始,清朝皇帝都会在八旗范围内,选一些适龄女子入宫纳为嫔妃,这是最正规的纳选嫔妃的途径,通常这些秀女的家世较好,起点也较高,最起码入宫就先封个贵人,甚至有些直接封嫔。

乾隆后宫通过八旗选秀入宫的嫔妃有舒妃、循妃及顺贵人等。

第三种是来自内务府选秀的宫女。

我们都知道,清朝时期后宫会有一些为皇帝或后妃服务的宫女,这些宫女大多数是来自内务府三旗的包衣,也有一些是妃嫔从娘家带来的丫鬟(称家下女子)。

当然,不管是宫女,还是那些家下女子,都有可能被皇帝纳为妃嫔,比如说大名鼎鼎的令妃,原是宫女出身,豫妃身边也有一名宫女被乾隆纳为嫔妃,她就是新贵人,容妃从回部带来的一名丫鬟(家下女子)也被乾隆收入囊中,她就是宁常在。

可能有人要问了,清朝皇帝还有没有其他纳选妃嫔的途径?

答案是有的。

从顺治朝开始,一些江南地区的官员(通常是某织造)会将本地的美女进献给朝廷,这些美女与上面那些妃嫔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上面那些妃嫔出身较高,最起码也属于旗人,人家是有编制的,而这些进贡的美女则是不在旗的民籍汉女,她们是没有资格参加选秀的,只能被官员偷偷送入皇宫。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

因为怡嫔就是江南地区官员进献给朝廷的民籍汉女,本家姓柏,为柏氏女子。

柏氏(怡嫔)入宫的具体时间,没有记载,乾隆四年四月初六日,柏氏过生日,赏赐:上用缎一疋,素缎一疋,官用缎二疋,花春绸二疋,绫二疋。

由此可知,至少在乾隆四年(1739年),柏氏已经入宫了,柏氏生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此时柏氏为18周岁。

关于柏氏所受的宠爱,官方记载不多,但邻国使者对清朝皇帝的宫闱秘史却十分感兴趣,多有记载。

《承政院日记》记载乾隆初年,乾隆帝沉迷于酒色,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劝谏没有效果,便惩罚了乾隆身边的两名宠姬(其中一位估计是柏氏),谁知乾隆竟然为此不与太后相见,一直到太后停止责罚两位宠姬为止。

为了躲避皇太后的责罚,乾隆还带着宠姬住进了圆明园,宠姬听闻使臣来到京城,想见识一下摔跤,便询问有没有擅长摔跤者,可以召入宫中。

从这些记载来看,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乾隆真的非常宠爱这名妃子。

第二,乾隆与母亲崇庆皇太后并没有官方记载的那么和谐,所谓的“以天下奉养”只不过是显示自己孝道的一句空话而已。

从时间点来看,这位被乾隆宠姬无疑就是柏氏了。

果不其然,乾隆六年二月十三日,乾隆对几个妃嫔进行册封,嘉嫔封为嘉妃,海贵人封为愉嫔,叶赫勒氏封为舒嫔,白贵人封为怡嫔。

这位被封为怡嫔的白贵人就是柏氏。

人家嘉嫔、海贵人获得晋封是因为生了皇子(四阿哥与五阿哥),叶赫勒氏是出身名门的贵女,封为嫔,也不为过。

只有柏氏,完全靠的是乾隆的宠爱。

就在柏氏被封为怡嫔不久,乾隆便通过怡亲王弘晓,寻找柏氏的家人,毕竟人家柏氏都已经是嫔级主位了,家世什么的,总要搞清楚嘛。

“内廷一位主儿姓柏,祖籍苏州,着织造处访问伊父母来京相见。若寻着时,即便着人照看送赴来京,或伊年老令子弟跟随一人来亦可。不过看望,并非来京居住,回去时仍令伊等约束,不可在外生事,密之,钦此。”

从这份谕旨来看,柏氏是来自苏州的民籍汉人。

江南右布政使安宁接到谕旨,不敢怠慢,通过查访,得知柏氏家人有柏士彩、柏妻范氏、长子柏永吉、媳王氏、长孙女、次子柏永庆、次女与三女,共八口。

这位名叫柏士彩的,就是柏氏的父亲。

乾隆七年,乾隆下旨,命柏氏家人入内务府正黄旗,属于正黄旗通源佐领下,随后,柏氏的家人就被接到了京城,被赐予土地、房屋、住房等等,柏氏的兄弟被安排到内务府当差。

就这样,柏氏一家从此告别民籍行列,属于正儿八经的旗人了。

恰好,柏氏有一个妹妹到了选秀(宫女选秀)的年龄,估计是柏士彩的次女,这位小柏氏在乾隆十年被选入宫中,成为宫女,又在乾隆十三年被封为常在,称柏常在。

这下好了,姐妹二人都在宫中,齐上阵,估计更能得宠。

但事实并不如此,自从乾隆十年之后,随着令妃、舒妃等人的崛起,怡嫔不再像从前那样得宠了,她的妹妹柏常在更是很难得到乾隆的宠幸。

乾隆十年之后,一直到乾隆二十二年怡嫔去世,她的活动记录只有一次。

那是在乾隆十七年,乾隆裕陵完工,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要入葬裕陵地宫,乾隆带着继后、嘉贵妃、怡嫔等人参加了奉安典礼。

按理来说,如果怡嫔足够得宠的话,她应该被晋封为妃了,因为人家令妃、舒妃早在乾隆十三年就封妃了,而怡嫔品级却没有晋升,说明她已经不得宠了。

可能有人说了,是不是因为怡嫔没有生下儿女,可别忘了,人家令妃乾隆二十一年之前也没有生育儿女,不照样被封了妃,还不是因为怡嫔失了宠,才没有得到晋升。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年)五月十五日,怡嫔病逝,年仅36岁,乾隆下令辍朝二日,同年十一月,怡嫔被葬入裕陵妃园寝。

关于怡嫔那位妹妹,也就是柏常在,就比较可怜了,她根本就没得到过乾隆的宠爱,在常在位上待了46年,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才被象征性地封为白贵人,看来当初乾隆封她,完全是其姐姐怡嫔的缘故。

乾隆五十八年,怡嫔之父柏士彩等一户现有人丁:柏士彩之子柏永瑞现任吏目,孙柏华山闲散,柏华书闲散,柏华伦闲散,曾孙克升额闲散,克蒙额闲散,成善闲散,利格闲散,成德闲散。

嘉庆八年(1803年)五月二十六日,白太贵人(怡嫔的妹妹白贵人)病逝,享年73岁。

纵观怡嫔姐妹一生,能够被送入后宫,对于其家族来讲,固然是一件幸事,毕竟入旗的荣耀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但是,这姐妹二人都是可怜人,怡嫔虽然得到过乾隆的盛宠,却是红颜薄命之人,她的妹妹白贵人一生不得宠,在后宫空度60载的年华。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清宫内务府奏销档》《承政院日记》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在阅读此文之前,不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给您带来更多参与的机会。...
民众走进江苏盱眙文博场馆徜徉“... 7月2日,江苏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上展出的复刻版金缕玉衣吸引...
原创 唐... 自古以来,忠臣良将的最大梦想,除了保家卫国外,就是能够遇到一个全身心信任自己的君主。毕竟,作为武将,...
原创 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大朝代,如唐、宋、元、明、清等,其铸币工艺和流程各有变化与独特的...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坐在他办公室的桌前,浑身疲惫,眼神充满迷茫。他猛然拍了一下桌子,仿佛想要宣泄心中的...
原创 留... 在1949年5月,历史学家陈垣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并将信件公开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封信描述了中共取...
原创 百... 春秋时期,秦穆公曾因一位大才的衰老而感慨不已。这位“英雄”已经年过古稀,白发如霜,步履蹒跚,老态毕现...
叮!一封来自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原创 巴... 巴拉克·奥巴马,这个名字在当代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中,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于1961年8月4日诞生...
原创 刘... 在中国封建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常常能够看到“能者居之”的传统。每个王朝的建立者几乎都具备出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