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没普通话,上朝时,大臣满口方言怎么办?雍正反感,乾隆弄出个审音御史
创始人
2025-06-09 16:03:54
0

中国幅员辽阔,口音杂异,村村有方言,市市不相同。清朝的皇帝,都是满洲的后裔,如果皇帝都操着一口东北腔,那大殿之上难道天天上演“二人转”吗?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就已经完美解决了。

清朝时,皇子皇孙们从5岁就开始接受宫廷教育,要接受满、汉、蒙、藏四种御教,要掌握4种语言。

但是,全国方言千百种,光学会满、汉、蒙、藏也不管用呀,怎么办呢?

很简单,制定“官话”,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从西周一直到宋朝的两千多年间,都是以洛阳地区的语言为官方语言。

而到了元代,经济中心向北京一带发展,官话的标准就由中原音逐渐改为北京音了。到了明代,标准音有了很重的南京音、北京音特点,明清时期,朝廷官话就和现在的普通话很像了。

1867年,英国驻北京公使威妥玛在《语言自迩集》中提到:“官话作为口语媒介不只是属于官吏和知识阶层,而且属于近五分之四的帝国民众。”

皇帝怎么才能听懂大臣说的话呢?

首先,皇帝的交际圈比较窄,能经常和皇上说上话的就那么几个,要么是和皇帝一个地方的人,方言相同,要么是长久陪伴皇帝的人,这些人能完美地掌握官话,问题就解决了。

其次,新任职的官员或者是要觐见皇帝的外地官员,需要到六部之一的礼部参加演礼,主要内容就是基本的礼仪和官话培训。

《清实录·康熙朝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三省语音,朕悉通晓,观人察言即可识辨。

另外,最难懂的应该是南方的语音。

雍正对闽广官员带着乡音的官话上朝非常反感,还因此怀疑他们的做官能力:“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事,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判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工晓乎?”

所以,雍正要求福建、两广建立正音书院,聘请官话教官,童生、秀才、举人要在八年内学好官话,否则就不准参加考试。至此,官话直接和乌纱帽挂钩了,一声令下,全国掀起了学习官话的热潮。

清朝初期,官场上频繁出现“冒籍”的现象。

当时,江浙地区文化程度高,直隶地区相对差一些,朝廷就在中举人数上对直隶地区进行照顾,当时的户籍制度相对松散,有的人家就钻“易地考试”的空子。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乾隆专门设立了一个“审音御史”,一是听参加考试的举子的口音,杜绝“易地考试”,二是听新晋官员的口音,杜绝回家乡当官。

乾隆二十四年,浙江绍兴府通判张廷泰走关系,得到了面见乾隆的机会.

乾隆首先问张廷泰的籍贯,张廷泰说是顺天府(今北京)人,乾隆脸色就变了。乾隆听出了张廷泰的绍兴口音,就把审音御史叫过来“奏对履历,为时无几,尚能辨其语音”。

意思是,几句话我就能听出来他是南方人,你这个审音御史是干什么吃的,绍兴人怎么能当绍兴通判?然后他一道圣旨,将张廷泰调到福建任职,罚了审音御史三个月的俸禄。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三国杀:有时候拉胯反而胜率够高...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的对局中,排位由于不能刷牌,所以往往对局的实战发挥,很多强...
原创 刘... 好的,这篇文章的重写是相当有挑战性的,但我会尽量保持原有的语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来丰富它。这里是改写...
原创 辽...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曾和大家讨论了我国东北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划变化,包括沈阳市、长春市、大连市等...
原创 战... 有人曾经说过:“欧洲是没有统一的中国,而中国是统一了的欧洲。”这一说法揭示了两者之间在历史背景和发展...
原创 公... 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南乌拉尔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斯基泰民族的到来,对这一地区的文化...
原创 不... 当我们谈及中国对世界的原创发明与贡献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四大发明”。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其他可以...
倪瓒和元代墨竹——从佛利尔美术...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 清 徐璋绘《倪瓒...
原创 朱... 明朝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中的一大转折点,给无数人带来了深深的惋惜与遗憾。毕竟,清朝末期的历史,几乎就是...
原创 国... 1902年,山东菏泽的田野上,春寒尚未退尽,一个农民家庭迎来了新生命。这个孩子名叫管松涛,自幼家境贫...
原创 两...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具备非凡才能的臣子与皇帝之间,总会有一个类似“魔咒”的存在,那就是:“飞鸟尽,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