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平顶山鲁山县的一个牛郎织女地标雕塑遭到网友的质疑,而随后这一事件又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起先,看到这一地标雕塑感觉会有些莫名其妙,一堆白色云朵形状的平台上,一侧树着半根香蕉状的月牙,另一侧是一对“黑人”,一个站着,一位横在半空作飘飞状,身下一堆白色物体似乎像是“柴垛”……
但是如果你知道了这座雕塑的名称,便能从这种莫名其妙中体会到一点熟悉的元素,此雕塑名为“牛郎织女”。
这对黑厮竟是牛郎织女,那横在半空的是织女,身下一堆乱七八糟的白色枝杈分明是鹊桥,然而喜鹊不是黑色为主吗?黑牛郎黑织女,白色喜鹊,似乎是设计师的色彩认知出了问题。
大家原本关注的应该是这雕塑的艺术性问题,但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大家更关注的却是这雕塑背后的问题。
这座雕塑公布的造价为715万元,但对于鲁山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县来说,花巨资打造这样一座雕塑有没有必要,而这座雕塑究竟值不值这700多万?有媒体记者便打电话到该县住建局核实,然而没想到的是,得到的答复却是“监督你X,滚。”
如此便捅开了马蜂窝,一时间媒体和网友们都带着愤怒扒起了事件始末,得出的结论是该雕塑存在招标不公开不透明问题,未招标先施工问题……这分明是经不起监督啊,难怪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要记者滚了。
记者们始终不放弃对真相的追求,为解答公众疑惑,8月28日,又有记者拨通了当地政府办的电话,在得知记者的身份和来意后,该工作人员回复了6个“不知道”,1个“不清楚”,所谓一问三不知,也不过如此吧。
但是这样的回复显然是犯了舆情处置的大忌。我们能理解该县为何要建这座雕塑,是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文化内涵,扩大知名度,将鲁山打造成“牛郎织女之乡”,这自然是一个合理的愿景。但是问题就出在有合理的愿景,却未必有合法的规划和程序,而当这样的程序受到质疑的时候更是慌了手脚,做起了缩头乌龟。
我想现在当地领导可能是心急如焚,本来只是质疑而已,但经过一系列的回应似乎已经坐实了其中必有猫腻。莫非当初设计这些猫腻时就没想过会暴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