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人数8年来首降背后
创始人
2025-06-01 13:45:00
0

高考报名人数 8 年来首降背后,反映出多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调整使得出生人口数量逐渐减少,这是导致报名人数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教育观念的转变也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高考,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更注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培养。此外,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路径,部分学生转向职业院校,从而影响了高考报名人数。这一现象提醒我们,教育应更加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图/图虫创意

日前,教育部公布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人,比去年的1342万略微下降7万人,系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2025年高考考生主要对应的是2006年、2007年的新生儿。2007年,出生人口数量为1594万,比2006年增长了10万,但考生数量为什么下降?这是很多人想问的。

这不能以数字进行简单对比。比如,2007年年底出生的孩子,在入学时间上就会适当延后。当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西部多个省市的新高考落地,担忧考试本身的变化,复读生多少有所减少。无论如何,在高考报名人数已达1300万的规模上,这点差距可以忽略,基本可以认为保持了平稳。

回顾近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2008年报名人数达到1050万后,连续5年下降,降到2013年的912万,此后进入缓慢增长周期。2018年后,高考报名人数出现较明显增长,尤其是2022年与2023年,分别较上一年度大幅增长115万人与98万人,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42万人。

这种显著增长,并非适龄人口的变化,主要还是受教育权利扩大所致:一个是高中教育的普及,一个是中等职业教育升学途径的打开。目前,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统计不仅包含传统的6月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还包含了大量参加中职单招(职教高考)的学生,以及专升本考生。其中,后两类考生占比在很多省份能达到20%—30%。截至今年5月,全国职业本科高校已达到80余所,高职院校也达到了1500余所。正是中职升学路径的打通,带来了近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大幅增长。

这里面需要澄清的是关于复读生增加的因素。很多自媒体不清楚高考报名人数统计口径的变化,简单对比近3年的普通高考招生人数,得出当下复读生占比30%的荒谬结论。根据新生儿与学龄人口发展预测,近两年高考报名人数或将保持平稳,但总体上,高考报名人数仍将持续增长10年,2034年前后达到最高峰。

高考报名人数增长,是教育进步的表现。如今,近85%的适龄人口都能走进高考考场,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化时代。2024年,国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突破60%,考上大学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2024年,某省高考录取率95.6%,但仍有1万多招生计划未能完成,考虑到该省高考报名人数不足20万,意味着招生计划高于报名人数,只要想上学都能实现。

当人人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大学文凭的标签价值就开始下降,于是,上什么样的大学就成了问题。

2024年,广东某民办高校1477名本科生未报到。2025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在前一年下降36万人的基础上再次下降50万。事实上,国内大量高职院校报到率长期低于85%。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如果上了大学,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什么要上?大家开始计算教育的投入产出问题,不仅涉及投入的资金,还有时间的成本。

考虑到未来适龄考生数量将出现下降,对于大量地方高校来说,能否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尤为重要,即就业问题必然成为这些高校生死存亡的关键,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

日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招生简章,动车组检修技术等专业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但最后所发的文凭也仅是专科文凭,被戏称为“本升专”。之所以这么豪横,还是这一专业就业好,对学习者素质要求高所致。这一事例也从侧面诠释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现实:文凭不重要,谁能解决就业,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才是王者。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更在意的是办学层次的提升,比如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无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此同时,一些专业的培养方案也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需要,工科理科化现象比较普遍,这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上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到,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强化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加强就业质量监测和评价反馈。

当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迅速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各个行业和产业,更需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及时调整与改革,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而不是仅发一张文凭了事,否则,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高等教育将会被考生唾弃。

(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曼联旧将瓦伦西亚遇球迷跳桥轻生... 前厄瓜多尔国家队队长、曼联球星安东尼奥-瓦伦西亚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深刻且令人动容的经历。他透...
看!南昌这些动物们如何花式“避... 三伏天的热浪席卷而来,南昌动物园为动物们启动了清凉消暑模式。8月4日上午,记者走进南昌动物园,探寻动...
高温津贴如何贴心发放 7月31日,郑州市金柳南路一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工人走出工地。本报记者 王向前 摄 7月23日,正...
阿里巴巴联合多所高校突破性研究...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医生,面对一个生病的病人。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直接开药,希望药到病除。但是,如果你在开...
马铃薯“身世之谜”如何被解开? 马铃薯是全球第三大主粮作物,它是如何起源的呢?没有人能想到,约900万年前,一场远古的基因“联姻”会...
传统农业如何破局?巴渝农业经理... 当农产品遭遇同质化竞争,如何跳出价格战泥潭?技术创新能否打通堵点? 8月5日,带着这些关乎农业未来的...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一条龙推射建功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破门 利物浦3-1横滨水手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后球迷久久不愿离场
从5台无人车追加到35台无人车... 近日,有媒体探访了浙江余杭瓶窑的一家共配中心。探访后记者表示,“虽然我从2019年开始看过各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