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的文化场馆,如何“集成”生活的美好?
创始人
2024-05-08 10:47:09
0

原标题:杨浦的文化场馆,如何“集成”生活的美好?

杨浦的文化场馆,如何“集成”生活的美好?

今年暑期的“博物馆热”受到各方关注,并引发热议。“博物馆热”不仅折射出市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知识的渴求,也彰显着由需求而生的美育新趋势。

如今,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与“可持续性”“美好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惠民、育人功能也随之越来越强化。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正在进行,“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的文化场域,为市民群众构筑了怎样的“家门口好去处”?又为城区建设发展添上了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起来不难,很好玩!自己在家动手也能做”

6月30日开馆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让新闻出版业的“前世”与“今生”“触手可及”。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坚持“深耕传统、面向世界、拥抱未来”,打造集“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产业创新”等于一体的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未来,该馆还将与周边数字传媒产业基地一体化发展,建成文物活化传承新典范。

好吃的冷饮是如何诞生的?

炎热的天气里,“人手一根冷饮”可谓申城的一道街景。那么好吃的冷饮是如何诞生的呢?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五楼的临展厅,就能找到答案。

载着满满一箱冰糕的脚踏车、成箱成箱的搪瓷盆、暗红色的老式砖墙……这是“冷饮生产流水线”实景角,带着市民瞬间“穿越”回上世纪的老上海。墙上的显示屏中,展现着《科学画报》曾刊载的《现代科技图说——冷饮生产流水线》。

科普画刊《科学画报》在上海创办,至今已有90年历史。8月,“科技之美——《科学画报》图说科技90年主题展”开展,如今展期已延长至9月中旬。

“科学救国(1933-1949)”“科学面向大众(1949-1978)”“开路先锋(1979-2000)”“科普新征程(2001至今)”,走进展厅,市民可跟随时间的步伐,全方位观赏《科学画报》的发展历程。

“看起来不难,很好玩!自己在家动手也能做。”展厅内,一只小小的车运起重机模型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这个模型由零星木料、一个棉线卷轴和几段圆木梗制成,线的顶端挂着一个小钩,用于悬挂物品。人只要转动侧面卷轮,即可实现升降。

寓教于乐是《科学画报》的宗旨之一。这一模型创意就取自《科学画报》曾经的趣味性专栏“小玩意儿”,号召小读者们在家制作小模型,学透科学原理,如,摇摆鸟、地图灯罩等,简单的图文,成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口。

“怎样加1根火柴,使每边各组相加的和不变?”“怎样添加3根火柴,形成4个相同的三角形?”《科学画报》“儿童科学实验”专栏的火柴游戏内容,简单改造后,变身展览中的互动装置。短短几句问题,不光让孩子们好奇心大发,还难倒了不少成年人。

简陋大棚如何“进化”成“考古方舱”?

《科学画报》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考古、文物、历史的兴趣进一步加深,面向人民群众的科普成果正在显现。

“我还记得1998年去三峡考古,别人问我是哪来的,我说复旦大学考古队,他把复旦写成了‘弧蛋’,把考古写成了‘烤骨’,叫做‘弧蛋烤骨队’。”8月19日下午,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科技之美”系列科普活动现场,复旦大学考古学教授高蒙河一边说,一边引来台下笑声一片,“当然,现在已经不会这样了,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做科普,中国人视野越来越宽广,知识面越来越丰富,对考古的认知也更深入了。像我今天的这场讲座,座无虚席,就印证了这一点。”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考古致敬科学,科学致敬文明”。在高蒙河看来,考古发掘时,科技的辅助尤为重要。讲座中,他为读者们展示了1986年三星堆考古的照片,当时以简陋大棚为现场保护的主要措施,现在,大棚已经“进化”成“考古方舱”,有需求的考古人员也穿上了防护服,运用吊箱式发掘,避免踩踏,尽可能不破坏文物。

互动环节中,一位小朋友举手提问:“我知道陕西有一座乾陵,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但我们一直没有深入挖掘,为什么?”“一个十岁孩子能问出这种问题,很有水平,也可以间接看出我们当前的科普工作很有成效。”高蒙河进行了详细解答,并鼓励孩子继续研究考古,深读历史。

如今,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博物馆热”,科普内容走进教科书,也走进了出版读物、影视作品,让更多人认识考古、了解历史,这一现象让高蒙河感触颇深:“未来10年,中国考古要科学化、公众化,也要国际化——通过科学的考古取得更多发现和研究成果;通过公众的考古将成果惠及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通过走出国门的考古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做大中国方案的影响力。”

“让观众感受生活的美好,便是艺术的最大价值”

游客陈先生一直以来对油画有浓厚兴趣,尤其喜欢梵高的作品。最近,他走进黄兴路上的上海鸿一美术馆观展。《文艺传薪·名家精品展》正在此进行,“这里展出的作品很多都是暖色调,让我感受到积极热烈的情绪,看完后心情愉悦。”陈先生说。

承接今年2月在浙江诸暨鸿一美术馆开设的民国画家油画展《雪泥鸿爪·名家精品展》,《文艺传薪·名家精品展》移展上海杨浦。

本次展览选取了国内知名画家的30余幅油画作品,意在向观众展示中国油画“青少年时代”的多元发展路径。展期至9月17日结束。

一位身着紫裙的年轻女子坐在沙发上,姿态优雅,神情宁静,似在沉思。这是设在展览入口处的作品《青年演员》,作者是中国美术协会主席靳尚谊。靳尚谊传承了以西方学院派写实路线改良中国绘画一派一以贯之的传统,作品写实生动。这幅《青年演员》是他近些年的作品,画面中的线条处理、光影弱化以及笔触,都由中国画技法演变而来,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油画的探索思考以及变革创新的意图。

展厅中,画作《百合花》格外引人注目,它出自海派画家陈钧德之手。陈钧德被誉为“中国写意油画成功的范例”“中国油画的色彩大师”,其画作兼容西方油画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类创作技巧,个人风格鲜明。这幅《百合花》写意意味浓厚,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式、体感、美感、质感,具有中国特色。

艺术总监何龙生介绍,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将有文艺传薪(二)延续本次展览的路线。

上海鸿一美术馆,是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组织,长期关注油画艺术史论及中国现当代油画发展研究,办展的同时也提供公益课程。2016年4月成立以来,美术馆就坚持免费向公众开放。“艺术家的创造自其生命中成长而来,具有很强的普适性,这样才会反哺观众,滋养观众的审美和心灵。让观众感受生活的美好,便是艺术的最大价值。”何龙生说。

来源:上海杨浦

相关内容

玉溪“港脚”徐宏杰:为进步...
记者左瑞报道 在玉溪,徐宏杰和云南玉昆俱乐部的大多数队友没什...
2025-05-14 17:43:35
每体:对阵西班牙人弗里克将...
北京时间5月16日,西甲第36轮,巴萨将去到客场对阵西班牙人。赛前...
2025-05-14 17:42:58
中国女足出访美国24人大名...
北京时间5月13日,中国足协官方公布了中国女足前往美国参加邀请赛的...
2025-05-14 17:42:56
比肩科比,布伦森本赛季季后...
北京时间今日,在季后赛次轮G4中,尼克斯队在主场121-103击败...
2025-05-14 17:42:39
足协拟于9月组织国足参加四...
5月13日,中国足协发布了关于征集2025中国之队中国男足国际邀请...
2025-05-14 17:42:36
皇马的时代更替,从巴西足协...
记者寒冰报道 5月11日被巴萨逆转,皇马本赛季国家德比丢16...
2025-05-14 17:42:35
莱昂主帅:J罗和俱乐部的合...
在昨天上午进行的墨西哥超级联赛秋季联赛四分之一决赛次回合比赛中,莱...
2025-05-14 17:42:22
国家德比被换下后,维尼修斯...
近日,DAZN发布了一些国家德比中皇马攻击手维尼修斯的细节。在被替...
2025-05-14 17:41:53
全球视角|关税政策缓和为何...
美债市场基本面的宏观不确定性,不太可能仅仅通过言辞的转变而解决。 ...
2025-05-14 17:41:38

热门资讯

曼联官方:战西汉姆联的特别球衣... 北京时间5月13日,曼联官方消息,曼联对阵西汉姆联的特别球衣将拍卖,拍卖所得将捐出。 曼...
父亲谈王钰栋:从不服输的个性 ... 澎湃新闻撰文谈到王钰栋的成长历程,他的父亲王孟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王钰栋从不服输,好像人家说的就是为...
青岛队记:经历特训后杨瀚森选秀... 北京时间5月13日,据青岛队记杜金城报道,经历特训后杨瀚森选秀行情上涨,有首轮被选中的可能。 ...
正名了?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 北京时间今日,在NBA乐透抽签大会中,独行侠队以1.8%的概率抽到了状元签。 独行侠队总经理尼科...
U16集训名单:邝兆镭、帅惟浩... 近日,中国足球协会下发了关于组织中国U-16国家男子足球队2025年第二期集训并参加呼和浩特国际足球...
三分球输掉24分,G4三分对比... 北京时间今日,在季后赛次轮G4中,勇士队在主场110-117不敌森林狼,大比分1-3落后。 ...
科普实测!(越乡游义乌麻将斗牛... 您好:越乡游义乌麻将斗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
总结辅助教程"线上德... 亲,线上德州WPK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但是开挂要下载第三方辅助软件,线上德州WPK的...
德国逮捕3名乌克兰人,涉嫌运输... 近日,德国警方采取果断行动,成功逮捕了 3 名乌克兰人。据悉,这些人涉嫌参与运输爆炸包裹的危险活动。...
澎湃:消息称几支德法球队有意王... 据澎湃新闻记者宋承良报道,按照王钰栋自己的想法,他会在今年全运会后考虑留洋。澎湃新闻报道称,王钰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