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日历一页页掀过去,距离高考只有几天了,很多考生和家长这时候可能非常焦虑,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或者如何才能帮助孩子。那就来参考一下前辈的“冲刺指南”吧!
高考生考前时间安排
6.1/距离高考6天
保证睡眠质量
考前一周,大家可能会表现出诸如烦躁、做题时出现无谓失误等状况,这些都是由长时间身心疲惫造成的。
要改变这些状况,高考前一个星期左右,从作息时间上调整。
原来晚上12点或者说1点睡觉,现在开始提前一个或一个半小时入睡,蓄积能力和精力。
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着身体状态,从考前一个星期开始,应该把调整睡眠放在重要位置上。
有些同学由于紧张、生物钟紊乱等原因,考前会失眠,这里有一些小建议:
1. 不要总想着高考时会出现什么“万一”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一定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2. 不要开“夜车”根据自己的情况计划出符合自己作息的时间安排,一定按时作息,这样生物钟才能正常工作。
3. 睡前放松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并做头部和脚部按摩;睡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夜间起床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个别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同学,容易感冒、发烧的,一定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到医院去咨询大夫。如果真到考试时感冒、发烧,不仅仅影响考试成绩,还会影响心理状态。
6.2/距离高考5天
开始放松身心
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并坚持到考试前。
适当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做操、慢跑等,有助于心情稳定与放松。
还可适当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看的轻松的电视节目,帮助自己情绪放松。
不要看有强烈刺激的武打、枪战等情节的影视作品,否则容易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兴奋,干扰复习。
如果同学们是在家复习,还要注意调整家庭关系。有问题一定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避免矛盾的发生,否则真的很影响心情。
6.3/距离高考4天
制定考试方案
要能做到从容进考场,就得提前准备,不然就会临阵慌乱。
制订方案要本着不放过考试当天每个细节的宗旨。
从作息时间上说,要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一般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之前用餐完毕。
但不要吃得过饱!否则,过多的血液在帮助你消化,大脑就会相对缺血,影响你们在考场上发挥。
上午考完休息一会儿后,再吃午饭。
午饭后不要马上睡觉,稍微活动活动,散散步,听听音乐。
午睡时间安排30分钟到40分钟即可。告诉家人一定要提醒你起床,以免考试迟到。
从复习方面说,考前不要再心急火燎乱翻书,先不说是不是真有许多地方没有复习到,这种慌张状态就难出好成绩。
考完就完,考一科少一科,不要对答案,这样有利于以稳定的情绪再战。
6.4/距离高考3天
做好物质准备
高考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
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
确定高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7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准备好乘车和生活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
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
6.5/距离高考2天
熟悉考场环境
去考点熟悉考场环境。
确定去考场的方式,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
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富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
6.6/距离高考1天
考前大检查
6月6日是考前的最后一天。
早晨还是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上午可以看书学习,但时间不要太长。
下午记得去看考场哦,进入考场后不要马上离开,最好在座位上坐一会儿,感受一下桌椅的舒适程度,望一望窗外风景,找找感觉。
晚上关注一下近两天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及时做好相应准备。
这一天一般都领到准考证了,准考证拿到后,仔细核对一下信息是否有误,一定要妥善保管好你的准考证。
晚上最好别看书,可以适当放松一下,听些笑话或看些喜剧片。
临睡前要整理好明天考试需要的工具和证件,工具要尽量用自己熟悉的物品。
家长要注意
高考在即,考前孩子最担心的是什么?有哪些压力?家长又要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冲刺复习呢?以下几条需注意。
01考试前孩子最担心的是什么?
孩子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
许多孩子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二次考试发挥失常的情况,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出题过偏、怪、难有关。
因此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高级别的正规考试,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反而不会出现在学校考试中出的怪题、偏题,不会让你看到题摸不着北。
02孩子有哪些压力?
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你才能真正帮到他。
一般说来孩子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
03家长不该说什么?
不要总是问“复习得咋样了?”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总会有点没把握。而如果他实事求是地回答你“没复习好”,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
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言语中带着威胁和恐吓。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