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正加速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各校积极响应,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在校园内,崭新的体育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篮球场地、田径赛道等一应俱全。体育教师们精心设计课程,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课余时间,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在田径场上追逐梦想。通过这些举措,晋安区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让体育精神在校园中熠熠生辉。
晋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开设举重课堂。
在操场上,孩子们全神贯注练习射箭;在举重馆内,小小的身体爆发大大的能量;体能训练室里,年轻的身影挥汗如雨……5月20日,全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现场会在福州市晋安区第三实验小学举办,部署加快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
在晋安区第三实验小学,有个越办越红火的举重课堂,各级举重冠军受邀来校执教、指导,很受学生喜欢。举重亚洲冠军卢长亮就是其中一位。
2018年,晋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在晋安区少体校的帮助下,正式开设了举重课堂,提供专业训练场所。学校体能训练室里,各类锻炼器械和先进的AI设备,让运动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
多年来,该校积极探索体育特色发展之路,在市区举重、羽毛球、跆拳道比赛中频频获奖,为省、市、区体育队伍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
这是晋安区加快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在晋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晋安区坚定地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体教融合之路,在体育领域屡获殊荣,展示了体育强区的实力和风采。
据了解,晋安区积极响应福州市启动的学校体育项目共同体发展布局,注重构建小学、初中、高中衔接的“一条链”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大力推行“体校+学校+俱乐部”业训模式,通过鼓励全区中小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评定工作,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广阔的体育舞台。
目前,晋安区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8所体育特色学校9项运动项目,获评省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武术)、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手球);
福州第七中学(主题校区)——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田径);
福州市鼓山中学——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棒球);
福州市秀山初级中学——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田径);
福州则徐中学——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游泳);
福州第三十二中学——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篮球);
福州市晋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举重);
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田径)。(记者 赵铮艳 通讯员 赵辉 陈雅 黄艺君/文 记者 陈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