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人工智能正为劳动仲裁赋能。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劳动仲裁流程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它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劳动纠纷案件数据,精准分析各种法律条款和案例,为仲裁员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参考依据。在案件受理阶段,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筛选符合条件的案件,提高受理效率。在庭审过程中,它能辅助仲裁员进行证据梳理和法律适用的判断,减少人为错误,提升裁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人工智能还能通过智能客服等方式,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促进劳动纠纷的快速解决,为福州的劳动仲裁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1日上午,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改造升级的智慧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升级后的服务中心探索人工智能与调解仲裁的多元融合途径,这在劳动仲裁领域属全国首创。
走进位于古田路劳动大厦一层的智慧服务中心,亮堂的大厅里,一派繁忙景象。市民自助取号,等待叫号;AI受理台一字排开,提供咨询、收件、预申请等服务。“多元服务、数智便民”的仲裁实践在这里上演。
据介绍,AI智慧受理台集合当事人申请、收件人员审核收件、办理事项提醒、案前调解的繁简分流、案件办理时间预测等数智功能。
“智能受理,可以提升仲裁申请书填写的便捷性、规范性,减少人工录入、预审的重复工作,提高材料收件效率及准确性,方便当事人办事。”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仲裁科工作人员一边指导劳动维权者陈先生填写法律文书,一边告诉记者。
便民原则贯穿于智慧服务中心的研发应用全过程。过去,劳动者需要在工作时间内提交仲裁申请,现在,24小时数智服务站让当事人可以选择在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办理仲裁申请、当事人答辩、文书交互等事项。(记者 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