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职业院校学习技能,形成了“本科学历+技能证书”的就业配置。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对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视。
在多地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一些本科毕业生选择“回炉”读职校,接受技能培训的背后,折射出社会对于高质量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这种趋势引起了一些地方的关注,促使他们调整和优化普职院校协同培养模式,采取多种举措来满足本科毕业生的职前、职中、职后培训需求,以推动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
面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我国也在加快本科职业院校的建设步伐。有关专业人士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需要更加多元的学科体系的支持,因此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势在必行。然而,需要警惕的是“重文凭、轻职业”的倾向,职业本科应更加注重特色学科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技能和知识。
在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尤其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来接纳了一批“回炉”考取技术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这些学生涵盖了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等多个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回炉”学员中,有的来自非985、211高校,但也有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985高校毕业生,展现了跨领域转行的机会。
一位“回炉”毕业生表示,技能学习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对于那些希望提高薪酬待遇的毕业生来说,获得相关技能证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一些公司,通过考取相关技能证书可以获得薪酬的提升,这成为一些本科毕业生选择学习技能的原因之一。
总体而言,本科生选择在职业院校学习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职业竞争力,也符合社会对多层次、多领域高质量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本科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对职业本科教育的更多关注。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时,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将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