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实习生 刘嘉雯
“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日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业内专家们围绕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趋势、实践探索、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展开探讨。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李一昕表示,教育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服务教育的本质属性,积极拓展服务科研的学术功能,充分发挥服务大众的反哺作用。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云龙认为,要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教材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理论研究,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教材学学科体系,同时深化教材历史发展研究,开展国际比较研究。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永刚指出,要进一步提升出版质量,要以重点教材为抓手,不断提升教育出版的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科研对教育出版的支撑作用等。人教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则表示, 开拓创新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研究引领和支撑,坚持系统统筹,建设全流程、全方面的高质量教材及教育出版工程,坚持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既出精品也出人才。
大会主题演讲中,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从版权在教育出版中的资源性和战略性作用切入,介绍了版权角度下教育出版的特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高校新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米博华建议,要从新闻学教材角度切入,构建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提出,要加大对应用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数字出版物运营,探索人才培养和任用机制改革,力争在数字出版生产要素的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四个分论坛分别以“教育出版核心竞争力与发展趋势”“新技术、业态创新与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全球经验与交流互鉴”“人才培养与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15位学界业界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