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8 日,国际罕见病日。福州的专家们郑重提醒,做好三级预防,将早诊早治视为关键。在一级预防中,通过普及健康知识,让人们了解罕见病的相关信息,做好预防工作。二级预防则注重早期筛查,借助先进的医疗技术,尽早发现潜在的罕见病患者。而三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已确诊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只有做好这三级预防,才能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为他们的未来带来希望。
2月28日是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何为罕见病?都有哪些表现?罕见病能预防和治疗吗?……2月28日,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福建省牵头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公益活动,为罕见病患者及家庭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与指导。
附一医院举行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公益活动。记者 林文婧 摄
“罕见病病种繁多,但其中以神经系统罕见病最为常见,占比超七成。并且,其中80%的罕见病具有遗传性,也就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常表现为一个家庭有多个成员患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罕见病学科带头人陈万金教授介绍,尽管目前大多数罕见病缺乏有效治疗,但仍有部分罕见病已有明确靶向治疗药物进入临床应用,比如,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药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驱铜药物治疗、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小剂量卡马西平治疗,等等。因此,只有早期明确诊断,才能为这些患者的及时用药提供依据。
“几年前我就发现手脚经常不受控制舞动,而且舞动幅度越来越大,其他人看来就像在跳舞一样。”谈及病情,福州市民老张很无奈。除了手脚乱动,老张还发现自己记忆力减退。更重要的是,女儿也慢慢出现了手脚舞动现象,父女俩赶忙到附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你们得的是亨廷顿病,这是一种基因遗传病,因为基因突变最终导致手脚和身体的运动异常。”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医生告诉老张父女,这种运动异常会使得病人看起来像在跳舞一样,所以也叫亨廷顿舞蹈病。除了运动异常,一般还有痴呆和精神异常症状。这种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目前有一些药物可以控制舞蹈样的症状。基因治疗研究进展很快,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能治愈这种病了。
“病人的下一代,不论男女,都有一半的机会遗传这种病。建议在怀孕的早期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如果胎儿携带致病的基因型,就可以终止妊娠来避免携带基因突变的胎儿出生。”得知老张女儿怀孕,医生给出建议。
老张的女儿听从医生的建议,在怀孕后20周左右对胎儿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提示胎儿的基因型正常。“心理负担一下就减轻了。”知道结果后老张和女儿松了口气。
“罕见病多是遗传病,理论上只要找到致病基因和致病位点,就可以阻止下一代出现缺陷。”陈万金教授表示,对于预防罕见病,目前医学界提倡父母进行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在孕前进行优生指导,口服叶酸等,完善优生检查,最好是夫妻双方都进行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看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尤其是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人时,更应该关注。
第二级预防:怀孕期间可以通过产前筛查、无创产前诊断,进行常见染色体病的筛查,对于筛查高风险及发现有超声异常的,可以对绒毛或羊水穿刺,对胎儿进行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检测,通过这种形式的产前诊断,预防有遗传性疾病的胎儿出生。
第三级预防:新生儿筛查,出生后抽新生儿的足跟血,就能查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病。目前也可以进行新生儿基因筛查,一旦查出有遗传病,尤其是一些遗传代谢病,可通过及时治疗、干预,预防疾病的发展。(记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