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近期似乎“接近达成协议”,这一现象引发诸多关注。印度似乎在积极寻求与美国的紧密合作,意图在某些领域取代中国的地位。从经济层面看,印度试图吸引更多美国投资,拓展自身市场,以提升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在军事领域,双方加强军事技术交流与合作,印度渴望获取更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技术,提升其军事力量。然而,这一趋势也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印关系本就复杂敏感,美印的接近是否会对地区和平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深入思考和密切关注。
◆4月21日,万斯一家人在印度阿克萨达姆神庙前合影。
文丨一墨
编辑丨漆菲
在美国发起全球贸易战的关键时刻,印美之间的暧昧动作层出不穷。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携家人抵达印度,开启为期四天的访问。万斯受到印方高规格接待,官方照片显示,他被印度总理莫迪热情拥抱。印方称,两位领导人“回顾并积极评估了双边合作各领域的进展”,两国将在能源、国防和战略技术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
两国政府发布声明说,双边贸易协议谈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4月23日透露,印度可能成为第一个与美国达成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与印度的贸易谈判已接近尾声,该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也较少,显然没有货币操纵,政府补贴也非常少,因此与其达成协议要容易得多。”
万斯个人与印度颇有渊源。他的妻子乌莎是一名虔诚的印度教徒,父母来自印度。万斯在访问期间宣称,美印关系将定义21世纪。他说,印度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自豪,与秉承“千篇一律的世俗普世价值观”的西方国家形成对比。
“万斯这趟访问是一次家庭之旅,展现出美国‘第二家庭’与印度的天然联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红梅向《凤凰周刊》解读道,“但他真正的意图可能是想要‘安抚’印度,打消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性在该国引发的担忧,为推进美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信心。”
◆4月2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接待美国副总统万斯一家。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外交政策专家潘特(Harsh Pant)认为,各国纷纷寻求与美谈判之际,万斯访问印度的时机相当关键。“美中紧张局势加剧,万斯似乎在美国外交中扮演着高调的角色,这意味着此次访问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印度妥协是别无选择
在特朗普的征税清单中,印度的关税税率26%,略高于欧盟的20%、日本的24%和韩国的25%。不同于中国迅速反制,印度表示不会报复,而是寻求谈判。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实施“对等关税”的行政令。
万斯访印之际,印度首席谈判代表、商务部副部长阿加尔瓦尔(Rajesh Agrawal)4月23日率团赴美,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据悉,印美为拟议的双边贸易协定敲定的职权范围(ToRs)包括约19个章节,涉及关税、货物、非关税壁垒等问题。此前,美国负责印度事务的助理贸易代表林奇(Brendan Lynch)已于3月25日率团访印。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向《凤凰周刊》表示,由于印度进口商品的关税实在太高——比中国高得多,预计他们会挑选在美国市场比较有优势的几个领域降税,个别甚至会降到零。据世贸组织统计,印度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高达12%,位居全球前列。
对于印度的妥协之举,李红梅丝毫不意外。“印度对特朗普的政策偏好是有预期的。印美一直在进行贸易谈判,与美达成协定是莫迪政府的一项长期目标——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双方差点达成一个小范围的初步贸易协定,但后来功亏一篑。”
“印度别无选择。”印度班加罗尔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苏伦德拉(S.Y.Surendra Kumar)向《凤凰周刊》直言,由于存在贸易顺差,只有美国不再加征关税才符合印度的利益。“此外,印度也希望维护与美国的关系,以增强其全球影响力、进而解决国家安全方面的隐患。”
2024年,美国连续第四年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1318.4亿美元,其中印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超过410亿美元。特朗普为此曾称印度为“关税之王”。
为表忠心,去年特朗普胜选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和外交秘书唐勇胜便急不可待访美。苏杰生还说,特朗普的当选让许多国家“感到紧张”,但“印度不是其中之一”。
今年2月,莫迪访美时不仅将特朗普称为“我的朋友”,还带去一个“减税”大礼包。他表示愿意降低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包括将哈雷摩托车的进口关税税率从50%降至40%,还承诺会购买更多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以及F-35隐形喷气式飞机等国防武器。
印方的种种努力,依然没能阻止特朗普宣布对其加征26%的“对等关税”。印度评级机构“Ind-Ra”预计,新政策一旦实施,印度对美出口额将在第一年下降20亿至70亿美元。
◆2017年6月26日,莫迪与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联合声明时拥抱。
据李红梅介绍,印度对美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电子设备、珠宝、成衣等,如果被加征26%的关税,这些行业势必会遭到严重冲击;农业、医疗设备、电信设备、制药行业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来自印度马哈施特拉邦高等和技术教育部的外交政策分析师沙伊伦德拉(Shailendra Deolankar)在回复《凤凰周刊》的邮件中指出,印度经济的韧性源于其巨大的国内需求,而非出口贸易——毕竟,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为其提供了支撑。沙伊伦德拉认为,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明显将服务业排除在外,而服务业是印度对美出口的主要部分——这一排除为印度提供了急需的缓冲。
◆2025年2月28日,印度孟买码头堆放了集装箱。
“千载难逢的机会”
沙伊伦德拉认为,由于高额关税,中国商品在美的竞争力将会下降,印度可以填补这一空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引发短期波动,但也为印度带来了独特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机遇。”沙伊伦德拉向《凤凰周刊》指出,“如果能凭借审慎的外交政策、有针对性的贸易改革以及战略性的行业重点,印度不仅能够应对这一挑战,还能成为全球贸易中强大的参与者。”
他举例说,越南、柬埔寨和中国等国家如果被加征更高关税,将为印度纺织品大规模出口美国创造机会。
近年来,印美关系不断拉近,无论是作为贸易伙伴,还是作为防务盟友。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莫迪就与他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莫迪也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批访美的外国元首之一。印度加入了“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该机制还包括美日澳三国,被视为制衡中国在印太地区扩张的力量。
万斯访印时称,美国计划增加与印度的国防设备联合生产,扩大对印度的能源出口,并帮助印度勘探印度的海上天然气和关键矿产供应。
◆4月22日,万斯在斋浦尔的拉贾斯坦邦国际中心发表讲话。
特朗普大幅提高对华关税后,有分析称,一些中企可能会利用印度将出口转移到美国市场。印度官员对此坚称,“印度不会成为他国转移商品的避风港”。印度为此推出“全球关税和贸易帮助台”,负责调查与监测与进出口相关的问题。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将新关税称为“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对外声称,全球贸易即将发生的变化不仅会给供应链带来公平,还有利于印度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他大放厥词道:“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时刻,印度有能力将当前的形势转化为机遇。”
4月19日,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访印。外界预计,除了特斯拉与星链项目外,马斯克此行也可能涉及更为广泛的科技合作。在向特斯拉示好的同时,印度却要限制中国汽车巨头比亚迪的进入。戈亚尔为此叫嚣道,“第三国倾销等不公平行为会损害印度市场。”
李红梅认为,由于印度前期的积极让步姿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美谈判的议价能力。“尽管如此,印度依然认为,关税战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机遇——通过美国的‘公平贸易’标准重新洗牌后,‘不遵守规则’的国家将被排除在外。”
“印度将自己视为一个永远遵守公平贸易规则的国家,因此可利用当前再全球化的趋势重塑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李红梅进一步说,“它实质是想利用美国对华开启贸易战的契机,取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2025年2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莫迪,马斯克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