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5年,韩练成凭借一份借来的文凭成功考入了西北陆军第七师军官教导队,正式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那时,他对军事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在军队中赚取两百元的月薪,以改善家里的困境,而并未考虑加入国民党或共产党。
凭借过人的体能,韩练成很快在队伍中脱颖而出。第二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军长是马鸿逵,总司令是冯玉祥。此时,韩练成深受共产党员刘伯坚和刘志丹的影响,首次产生了加入共产党的想法。然而,由于国共合作破裂,韩练成与党失去了联系。失联让他感到遗憾,但他并未敢公开寻找党的下落。此时,冯玉祥领导的第二集团军开始进行“清党”行动,逐渐驱逐共产党人,韩练成也成了军中有心人监视的对象。 一次在红城的集训中,一个连长和士兵委员会主席因加入共产党而当众被枪毙,韩练成在场,他的心中感到极度紧张,意识到这是有人故意在他面前上演“杀鸡儆猴”的警告戏码。不久后,团长马岐山大声质问韩练成:“你是不是参加过共产党?” 韩练成毫不慌张,反问道:“你没有见过镰刀斧头,也没有唱过《国际歌》吗?”《国际歌》是国共合作期间要求部队学习的歌曲,旋律深深印在韩练成的脑海中。马岐山气愤至极,拍桌命令以后谁再唱这首歌就枪毙他。虽然马岐山愤怒,但因为韩练成曾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挽救了指挥部的危局,冯玉祥对他很看重,马岐山也无力对他做出过多的干涉。 在冯玉祥的庇护下,韩练成顺利度过了这场“清党”风波,甚至升任了五十八团副团长。北伐胜利后,韩练成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陆军暂十七师,马鸿逵从军长转为师长,而韩练成则担任了中校参谋。在这一阶段,韩练成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他意识到只有冯玉祥和白崇禧值得效力,而马鸿逵则只是一个把士兵当作炮灰的角色,因而他萌生了离开马鸿逵的想法。 1929年,蒋介石开始清除冯、阎、桂系的军队,冯玉祥被迫下野,韩练成也跟随部队到了徐州。韩练成内心充满矛盾,他既想效力于冯玉祥、白崇禧,又不能忍受蒋介石的反共行为。在他犹豫不决时,一次意外救了蒋介石的命,韩练成因此被蒋介石注意,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 中原大战爆发后,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组成反蒋联盟。韩练成作为冯玉祥部下,担任了马鸿逵部队的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负责守卫归德。一次夜袭中,冯玉祥的部队袭击归德,正巧蒋介石的专列停在车站,韩练成迅速指挥防守,成功救了蒋介石一命。蒋介石为此十分高兴,决定将韩练成纳入黄埔军校第三期的毕业生,这一事件为韩练成后来的选择铺平了道路。 1936年,韩练成在南京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当时正与白崇禧谈判国共合作的事。韩练成深受周恩来的言辞感动,开始倾向共产党,但当时抗日是最迫切的任务,他暂时没有表露自己的政治立场。到1942年,韩练成被蒋介石任命为国防研究院的第一期研究员。在此期间,他开始秘密与共产党联络,并通过好友周士观安排与周恩来见面。 通过与周恩来的接触,韩练成决定加入共产党,但由于形势复杂,周恩来建议他暂时隐忍。此后,韩练成与党保持联系,在中共中央的安排下,继续在蒋介石阵营内活动。1945年,韩练成被任命为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军长,面对蒋介石与桂系的纷争,他在两者之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 在“桂柳会战”之后,韩练成被派往海南岛担任防卫司令官,同时负责接受日军投降。蒋介石要求他消灭琼崖游击队,但韩练成在面临两难选择时,巧妙地通过政治手段保护了琼崖纵队,为共产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最终,韩练成成功地将琼崖纵队的领导冯白驹与中央取得联系。 1947年,韩练成在一次战斗中帮助解放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尽管他在蒋介石阵营中的地位稳固,但他内心早已决定支持共产党。1948年,韩练成得知自己被蒋介石怀疑为共产党间谍后,他机智地逃往上海,最终在1949年成功抵达河北平山,正式投奔共产党。 对于韩练成的投奔,蒋介石十分愤怒,周恩来则表示这是“信仰的力量”,是韩练成为自己理想而作出的选择。韩练成的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一生,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