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抗旱保粮,为何关乎中美关税战博弈
创始人
2025-04-20 21:41:59
0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抗旱保粮工作意义重大。在中美关税战的博弈背景下,河南的粮食生产更是关键。一方面,河南确保粮食丰收能稳定国内粮食供应,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在贸易战中增强自身经济韧性。另一方面,充足的粮食储备也为应对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提供坚实基础,避免因外部局势而导致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民生。河南抗旱保粮行动,不仅关乎河南自身的发展,也在中美关税战的博弈棋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几天,河南老乡顶着烈日浇麦子的视频,刷屏了。

近期持续的高温少雨,让河南的麦田很是焦渴。

就在各地农民忙着抗旱浇麦之时,一些网络主播却扎堆麦田摆拍,制造焦虑博流量。

河南这次旱情,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这场抗旱保卫战,河南又为什么必须打赢?

河南抗旱形势,到底如何

首先要说明的是,河南确实遇到了旱情。

在上周五(4月11日),河南召开了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后,本周六(4月19日),又召开了省委麦田管理视频调度会议。从河南省领导的重视程度,就能看出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从春节到现在,河南总体干旱少雨,全省大部分地区,已连续1个多月无有效降水。加上近期高温+大风“混合双打”,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持续下降。而此时,河南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夏粮生产关键期。

最新的农情调度显示,河南旱情主要集中在南阳、驻马店、周口、漯河等地。

尽管部分地区遭受旱情,但全省小麦整体长势良好。据农业专家分析,只要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抗旱措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就能保持稳定。

在4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也点名河南,说“丰收的架子已经搭好”,但夺取丰收还得闯过干旱、病虫害等几道关口。

此时,河南的小麦生长,太需要一场及时雨了。气象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以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靠天等雨,不如人的努力。各级政府正积极调配抗旱物资,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抗旱,确保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效用。

河南老乡手里的水管子,就是河南今年小麦丰收的关键支撑。

4.66亿元砸下去,值不值?

为了抗旱,4月18日,省财政紧急下达资金5000万元,支持各地迅速开展抗旱浇麦、保粮稳产工作。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省财政实施国库现金专项调度,资金已于当天全部下达地方。

加上此前下达的3.86亿元“一喷三防”资金,和3000万元赤霉病专款,从省级层面来看,河南已累计投入4.66亿元,用于抗旱保粮和防赤霉病发生等。

投入这么多钱,到底划不划算?

有些账要算大账,河南小麦能否实现丰收,不光关系到河南老乡的腰包,更牵动着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10,其中,小麦产量占我省全年粮食总产的近六成、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4。对于这场旱情,如果应对不当,将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当然,此时还是防虫最吃劲的时候,这一阶段如果工作跟不上、出现严重灾害,小麦的产量就很难补回来。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粮食需求量庞大,每年有2000多亿斤粮食缺口要靠进口。其中,每年要进口小麦约200亿斤。这几年,全球小麦价格一直在涨,要是这波旱情没扛住,进口小麦就得涨价。国际粮商可不会手软,国家得多掏多少钱填缺口?更别说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都松不得。

从这个角度来看,河南投入4.66亿元抗旱浇麦和防病虫害,是划算的,也是必须的。这一投入,既托住河南农民的希望,更稳住14亿人饭碗的底线。

在网上,又有人拿一瓶麦子与一瓶水比价,这实则存在认知误区。粮食从来不是普通商品,其价值不能简单对标矿泉水。从田间到餐桌,从补贴到产业链,从个人收益到国家安全——当我们跳出“单斤比价”的思维陷阱,才能真正读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含义。

这场仗,为何非赢不可?

在河南打响抗旱保卫战的同时,中美关税战也打得正酣。

这两场仗,一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一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而只有打赢了抗旱保卫战,中国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去应对外部的经济挑战。

2000多年前,秦国为削弱韩国,高价收购其铁器。韩国民众看铁的价格高,便放弃农耕跑去炼铁卖,甚至连农具也拿去冶炼。于是,秦国更是加大力度收购铁,诱使韩国荒废耕地。等到秋收时,韩国陷入粮荒。而秦国趁机停止收铁,并派兵攻打韩国。因军粮断绝,韩无力抵抗,终被灭国。

历史告诉我们:饭碗端不稳,腰杆子就硬不起来。

2000多年后,在中美关税战、贸易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河南这场与老天爷的较量,不仅关乎1亿人的饭碗,更系着“中国粮仓”的底气。河南多收一斤粮,谈判桌上中国就多一分硬气。

当然,我们也可以拿钱从外国购买粮食,但过于依赖外部粮食供应,如同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他国手中,风险可比旱灾大得多。

保障粮食安全,这就是河南的头等大事。正因此,河南明确,全力以赴抓好当前小麦田间管理,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夏粮丰收。

这场硬仗,河南人拼了命也得赢,因为地里长的不仅是麦子,更是中国人的底气!

这几年,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和老天抢粮成了常态。

抗旱浇麦,河南一刻不能等,也等不得。

河南这片土地,经历过太多大风大雨、大灾大难。哪回,不是咬着牙扛过来的?

正是这样一次次与天抢粮,一次次迎难而上,才有了生生不息的河南,才有了河南人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儿。

记者:夏继锋 梁德宝 米方杰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大航海时代的起点,非洲成为了欧洲列强争相占领的焦点,而安哥拉作为...
2025-09-24 13:06:31
山东省会为什么是济南,而不...
全文共1683字 | 阅读需4分钟 山东省和许多省会一枝独秀的省不...
2025-09-24 13:06:18
关于召开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
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单位: 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定于2025年9月2...
2025-09-24 13:06:13
不忘旧史、传承伟大精神
刷着短视频里的盛世烟火,晒着周末出游的打卡照片,捧着奶茶漫步在华灯...
2025-09-24 13:06:05
原创 ...
杨东霞 临沂,古称琅琊,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上,它...
2025-09-24 13:05:48
中证A50ETF指数基金:...
证券之星消息,9月23日,中证A50ETF指数基金(560350)...
2025-09-24 13:05:32
带父母去四川6日游美食推荐...
嘿,宝子们!四川,那可是个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于一身的宝藏旅游地。...
2025-09-24 13:05:32
原创 ...
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文末提供文献引用来源,敬请留意。 作...
2025-09-24 13:05:03
原创 ...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改革,使得明朝在政治、军事、经...
2025-09-24 13:04:43

热门资讯

对话JOTOYS王泽丰:如何制... 你盯着Labubu看十秒钟,能把它画下来吗? “两个耳朵,一排牙,两个眼睛,结束了。” 评价一个IP...
原创 李... 李轩豪,完胜00后谢科九段,夺得中国围棋大棋士赛冠军!北京时间9月24日,中国围棋大棋士赛完成了决赛...
冰箱为何要控氧?追觅5%超低氧... 您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扰:周末采购时精挑细选的绿叶菜,不到三天就开始发黄萎蔫;价格不菲的草莓蓝莓,刚...
东莞一男子台风天骑电动车出门被... 9月24日8时许,广东东莞塘厦一村口一男子骑电动车路过时被树砸伤,监控视频显示,约2分钟后,救护车赶...
揭秘!深圳湾澐玺:250米天际... 南山「深圳湾澐玺」开发商售楼处电话24小时热线:400 992 0669(开发商直销)现场详细解答丨...
第22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在厦...   20日上午,第22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是这一博览会首次在厦门举办。...
广东江门:全市交通信号灯亮红灯 前天(9月22日),广东江门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发布《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的通告》,...
毕昇仅仅是一位工匠吗? 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璀璨星河中,毕昇的名字常与"活字印刷术"紧紧相连。传统认知中,这位北宋布衣被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