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牛顿,被树上掉落的苹果砸到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牛顿。我穿越了,穿越到21世纪……
第一天
伦敦塔桥的雾还未散尽,我被手腕上发光的金属圆环惊醒,这枚唤作“Apple Watch”的炼金器物,竟能捕获晨间脉搏的震颤频率——比当年用蜡烛测算地球自转精确百万倍。镜中银发被染成栗色,管家说这叫“基因补色魔药”,可叹我研究半生的棱镜分光术,竟被装进美发店的琉璃瓶。
第二天
铁皮巨兽载我凌空飞渡,舷窗外云层裂开数字化航迹,机长说此物重达260吨,却以880公里时速悬浮于虚空,与我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39页演算结果全然相悖。更奇的是,座椅背面的发光石板,稚童轻点几下,便召来波斯王子的全息影像——当年若知万有引力可被二进制驯服,何苦与胡克争夺微积分命名权?
第三天
剑桥食堂的番茄汤仍漂浮着熟悉的焦糊味,但学生们不再争论行星轨道,而是对着巴掌大的黑曜石(他们称之iPhone)施咒。最惊骇的莫过于维基百科——我耗费二十载验证的三大定律,竟被压缩成三行闪烁的代码,连那位莱布尼茨的肖像都成了可缩放的表情包。
第四天
物理实验室的蓝光刺痛双目,他们竟将我的棱镜实验倒转,用“激光”把光囚禁在玻璃丝中奔跑。那位穿洞洞鞋的女博士演示“量子纠缠”,两颗光子隔着英吉利海峡共舞的模样,像极了被上帝掷出的骰子,当她提到“牛顿力学在微观失效”时,我打翻了1666年瘟疫期煮鼠疫药的同款陶杯。
第五天
泰晤士河倒映着金融城的电子星图,年轻人用“GPS”谈论定位精度,我猛然惊觉:这些在虚空轨道奔跑的金属月亮,每个都在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公式。摸出偷藏的羽毛笔计算,发现若计入相对论效应,当年计算的地月引力偏差值,恰好是此刻摩天轮上的情侣自拍时丢失的微秒。
第六天
全息投影仪在床头投出《原理》初版扉页,智能管家朗读着暗物质研究进展……我凝视窗外的无人机群,它们正以非惯性系轨迹配送寿司——这分明是《运动定律》第三卷的幽灵注脚。
第七天
子夜偷连校园Wi-Fi,在知乎提问:“如何用微积分证明转世存在?” 答主回复:“Sir,您已通过图灵测试。”
晨光再临前,我把引力常数G值刻进Apple Pencil。
这个时代不再需要上帝推手,但每个程序深处,都蜷缩着永恒运动的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