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卫星“负伤”,学生狂敲2万行代码,极限救援能力让美忌惮
创始人
2025-04-18 06:09:33
0

极限太空救援全过程曝光!38万公里外,中国卫星绝处逢生

38万公里之外的地月空间,充满传奇色彩的“DRO”轨道被誉为航天器的“天然良港”,极具稳定性,几乎不需要进行频繁的轨道修正,航天器便可在此驻留数百年。

就是在这条“完美路线”上,中国计划进行一场划时代的实验,以兑现这一理论的“极致潜力”,谁料,充满希望的征程,竟然以一次扣人心弦的“太空极限救援”行动拉开序幕。

(中国人将首次开启地月空间远距离逆行轨道深度探索,发射DRO-A/B双星组合体)

1、陷入“绝望轨道”,中国卫星“负伤”

2024年3月,一次震撼的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展开,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搭载DRO-A/B双星组合体冲向浩瀚无垠的太空。

科学家们信心满满,然而,当星箭分离那一刻,飞控大厅的屏幕上代表轨道远地点高度的曲线竟然狂野地如过山车般抖动起来。

此时,科技人员还未意识到异常的严重性,但接下来的轨道参数疯狂跳跃让所有人心底一沉。惊恐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几乎织成一张巨网,将每一个紧绷的神经纳入其中。

此时,所有人才意识到,因为火箭飞行异常,导致卫星下落不明。

经过约40分钟的煎熬,指挥大厅捕捉到闪烁的卫星信号:双星组合体被甩入远低于预期的“绝望轨道”,仅有13.4万公里,高度严重不足。

更糟糕的是,重达581公斤的组合体以每秒超过200度的速度剧烈翻滚,卫星随时可能解体。

(发射后,卫星出现异常,科研团队紧急救援,成功将其抬升只38万公里高度,成功越过“死亡线”)

2、一场史诗般的“极限救援”正式开启

面对这样的挑战,科研队伍没有退缩。77岁的老将顾逸东带领着一群年轻的科学家,组建应急飞控小组,在西昌与北京两地紧急连线,试图将已经“失衡”的卫星重新稳固在原定轨道上。

就这样,一场长达120天的“极限救援”正式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救援”中,多名年轻的学生也参与其中,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的95后博士研究生孙洋快速计算出DRO备份的轨道入轨参数,为整个救援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另外两位同样年轻的研究生李霜琳和蒲京辉则承担起了开发星上自主导航与时间同步程序的重任,面对满屏的预设程序,他们手写两万行代码,确保每一个操作都精准无误。

在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中,他们需要考虑重力变换、能源优化、姿态调整等多项不确定因素,最终成功设计出多重应急技术方案,并实现了卫星姿态和轨道的基本稳定。

(近日,中国首次在“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披露极限生死救援一事)

3、一连串考验,科研人员一一渡过

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一连串挑战接踵而至。

地面站遥测数据显示,DRO-A卫星的太阳翼无法锁定,DRO-B的太阳翼则已完全“脱臼”。团队紧急开展针对性的操作,最终成功让“受伤”的太阳翼再次能够“追光充电”,保持基本功能运作。同时设计并实施了多次精确的轨道机动策略,逐步将双星组合体从“绝望轨道”牵引回预定轨道。

可以说,科研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数以万计的轨道计算,细致考虑了太阳、地球、月球引力的复杂影响,在多种极端情况下调整参数,为卫星的重生拼尽全力。

近日,在“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这场非凡救援事件背后的故事被披露于众人眼前,首次展现了“负伤”卫星的画面。镜头中的卫星太阳翼虽近乎90度弯折,却依然在深空顽强舒展。

可以说,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太空救援中,我们不仅见识到了中国航天人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急能力,也感受到了卫星在现代军事领域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中国展示出来的卫星能力和应急能力,让美国深感忌惮和担忧)

4、这场技术秀,让美国忌惮不已

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中,卫星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它为军队提供了高速、安全、便捷的通信保障,确保战场信息的畅通无阻。

在侦察领域,卫星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视角。高空俯瞰地面的能力让军事侦察变得更加立体化和精准化,为军事指挥者提供最直观的信息支持。正如俄乌战争所揭示的那样,失去卫星导航支持的军队,如同迷失方向的船只,极易陷入被动和不利局面。

然而,这也意味着,太空中暗藏着新一轮的战略博弈。

美国官员曾公开宣称能够攻击中国和俄罗斯的卫星,似乎在暗示太空中早已成为新的战场,而攻击对方的卫星势必成为战略要点。

好在,中国通过本次卫星“极限救援”事件向全球展示了其在卫星应急处理方面的领先能力。为将来的军事博弈增加一份底气,同时也向界传达了一个信号:中国在战时不仅拥有主动权,更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国家的灭亡都是因为遭遇了强大的外敌,而少数国家...
2025-09-21 13:05:52
原创 ...
总有人说,历史如同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
2025-09-21 13:05:41
原创 ...
刘邦和项羽的首次交战,彭城之战,完全以惨败告终。刘邦带领的56万大...
2025-09-21 13:05:40
原创 ...
刘彻从胶东王升至太子,这一路可谓波涛汹涌,充满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
2025-09-21 13:05:34
原创 ...
1995 年,一位老将军的遗体在火化时,骨灰中筛出了 11 块金属...
2025-09-21 13:04:39
原创 ...
牧野之战与周武王的胜利 牧野之战,周武王以少胜多,凭借着英勇的战斗...
2025-09-21 13:04:35
原创 ...
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雄主苻健建立的朝代,也是东晋十六国...
2025-09-21 13:04:19
首展重温“烽火卢沟”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宛平博物馆之城”上新,位于宛平城西门内...
2025-09-21 13:04:14
原创 ...
古今战争从未缺少失败者。秉承“成王败寇”的观念,有人宁死不屈,有人...
2025-09-21 13:04:14

热门资讯

原创 F... 关于成都未来举办F1赛事的可能性探讨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作为全球最高级别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赛事,...
11国将于今明两天承认巴勒斯坦... 据央视新闻消息,英国首相斯塔默将于当地时间9月21日宣布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此前,葡萄牙外交部也宣布...
原创 F... F1阿塞拜疆站排位赛,历时超两小时竟出现红旗多达6次,创下F1纪录。红牛车手维斯塔潘在最后关头力压威...
原创 亚... 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于9月19日在哈尔滨冰球馆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赛事汇聚了北京队、北京冰协队、安徽队、...
男子造谣水库将有百年一遇洪水被... 公安机关聚焦网络谣言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网络谣言的监测发现、打击整治、生态治理等工作...
张继科点评男乒技术:反手最好肯... 9月20日,张继科在直播中点评男乒技术,表示:反手最好肯定是我,毫无疑问。 张继科:你觉得谁反手...
“猴哥”闯进大学男生宿舍 与隔...   “猴哥”闯进大学男生宿舍,与隔壁宿舍同学“深情对视”,猴:你们找什么呢?找我吗?
跨界新体验,奥运冠军张雨霏现身... 北京时间9月21日,2025年第16届太原马拉松赛在五一广场起跑,中国游泳奥运冠军张雨霏现身太马赛场...
第十二届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 北京时间2025年9月19日,第十二届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瑰丽酒店隆重举行。发布...
拭目以待,郑钦文现身中国网球公... 近日,网球名将郑钦文现身中国网球公开赛钻石球场训练,或在中网迎来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