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试图寻找体面下台的台阶,提出关闭使领馆这一举措。然而,中方坚决不予接球,展现出坚定的立场和原则。在这关键时刻,李显龙站了出来。他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智慧,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显龙的举动或许为局势的缓和带来了一丝曙光,他的中立态度和积极斡旋,有望在中美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关税战之下,特朗普目前最想要的是什么?中方拒不接球,为何说特朗普正在让美国霸权体系崩塌?
中美关税战发展到今天,已然出现了相对的缓和迹象。怎么说?上周,美方疯狂抬高对华关税税率,中方也第一时间进行了有效反制,双方打得都很激烈,美国副总统万斯直接着急了,竟公然把中国叫做“乡巴佬”。中方会让美方这样叫吗?当然不答应,官方直接把美方叫做“野蛮人”,港府更是直接提到了“美国乡巴佬”和“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对比非常鲜明。有些话,香港确实比北京更适合开口,至少腾挪空间会大很多。
本来按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性格,他在被中方批评了之后,肯定会有进一步回应的,但反常的是,他非但没有进行言语报复,甚至还频频通过媒体和中间人放风,都在强调一个重点“希望尽快和中国达成协议”,但特朗普还是要面子,说“球在中国那边,是中国想要和美国达成协议,而不是美国想和中国达成协议”。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并不是。
由于美债收益率上升的缘故,导致美国现在的财政压力非常大,于是乎特朗普就打算把美国国务院的预算砍掉超300亿美元,几乎就是对半砍。一份美国内部的泄密文件显示,特朗普打算关闭近30个主要位于欧洲和非洲的领事馆和大使馆,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正在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
之前,美防长赫格塞思把日本、菲律宾加入自己的首访亚太行程,这意味的是美军未来四年会主要针对中国做文章。现在特朗普打算关闭近30个使领馆,这虽然不意味着美国完全放弃了欧洲和非洲,也至少证明非洲和欧洲在特朗普的战略计划中降重了。特朗普看不起非洲,但因为中国重视非洲,所以他之前就一直在非洲国家面前抹黑中国;特朗普想要欧洲乖乖听自己的话,但又非常怕中欧深化合作,所以一直在挑拨中欧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美国财政压力巨大的话,特朗普是几乎不可能会在围堵中国的策略上暂缓步伐的,所以特朗普口口声声说他“不着急”,只不过是想给自己找个体面台阶下,但事实恰恰是美国最着急,特朗普最想要和中国谈判。
中美关税战,双方都讨不到好处,但为何就是不能立马谈判解决呢?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国和其他对美妥协的国家不一样。按照美财长贝森特的说法,已经有70多国打算和美国进行谈判,美方将和它们展开一对一谈判。说实话,一对一谈判美国肯定能敲诈到更大的好处,很简单,就是因为“囚徒困境”,对美妥协的国家都怕其他国家先让步,如果自己不让步,或者最后让步的话,那肯定自己吃亏。所以这就会导致一个现象,即70多国争先恐后向美国报出自己的底价,然后美国再得寸进尺地继续敲诈一点。这些国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它们在国际社会的底色就是小国,对美国没有反抗能力。比如新加坡国务资政、前总理李显龙就站了出来,表示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实质上是放弃过去数十年的世界贸易体系,而新加坡将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是个有责任感的大国,特朗普这样胡来,对中国来说危机不大,机遇更大。特朗普这么做,只会削弱美国信用,动摇它在全球的根基。当初美军为什么要来朝鲜半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城门立木”,想让各国看到,我美国连远在大洋对岸的韩国都能不计成本的支援,如果日后你们有难,我照样会这样帮忙。美国这样释放“王霸之气”,一下就让极其缺乏安全感的欧洲动了心,纷纷认美国做了大哥。但现在,特朗普丢掉了信用,甚至还在乌克兰问题上背刺了欧洲,欧洲还会认美国做大哥吗?至少肯定会防着特朗普。相反,中国却抓住特朗普做出严重决策错误的窗口,展示可信、可敬、可靠的大国形象,并且丝毫不怵美国,要求美方必须学会平等、尊重,才能和中方对话,相信未来有一天,中美攻守就将彻底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