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军衔授予仪式上,许多功勋卓著的人并未亲临现场,原因各异,他们已经离开军队,比如第十九兵团的参谋长耿彪,他在建国后调到了外交部,同样,东北军区的参谋长伍修全也转到了外交部担任副部长,直到1975年才回归军队,但因这些人在1952年已到地方工作,所以没有了军队的级别。
直到1988年我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度,这些人已经退役,错失了军衔,我们称他们为“无衔将军”。那么,为什么红三十军的军长和政委也缺席了授衔典礼呢?在我军历史上,军长和政委同时没有授衔的情况虽不多见,却有发生。例如红30军,其实有两支。第一支隶属于红一方面军,规模较小,军长和政委分别是阎红彦和蔡树藩,他们活到了建国后,但政委蔡树藩未参加授衔典礼,因于1954年转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而军长阎红彦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二支红30军属于红四方面军,成立于1933年,拥有三个师,军长和政委是余天云和李先念。李先念后来成就卓越,转为武汉市市长,后升至国家副总理。而军长余天云则因为并未参与抗日和解放战争,且建国后鲜有露面,使人对其不甚了解。余天云是红四方面军中的勇将,在作战中表现英勇,尤其在一次战斗中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了敌军,显示出不俗的指挥能力。
然而,由于个性强势,与总教官刘伯承发生矛盾,甚至引发武装冲突,最终导致他在红军长征途中自杀。其死因众说纷纭,但其英勇战功的确让人扼腕。如果能生存至建国后,他至少也会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