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提名检察官蔡秋明掌司法机构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争议。司法机构应保持独立公正,不受政治干预,而赖清德的此举明显带有政治操弄的嫌疑。柯建铭唱反调称其不妥,这体现了部分有识之士对司法独立的坚守。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若被政治势力随意操控,将严重损害法治秩序和民众利益。维护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任何试图将司法作为政治工具的行为都应遭到坚决抵制。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赖清德办公室21日公布补提名7位“大法官”名单,其中司法机构负责人被提名人蔡秋明为台湾高等检察署主任检察官,民众党团总召黄国昌质疑,检察官掌管司法机构,恐回到“审检一家亲”的威权老路,连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也坦言“当然不妥”。
黄国昌昨天(21日)说,完全无法理解,民进党是要走回审检一家亲的老路吗?还是由检察官掌管司法机构,更便于民进党控制?希望赖清德跟岛内全体民众说清楚、讲明白。民众党团会善尽职责,在人事同意权审查过程中秉持专业,进行最严格审查。
不仅白营炮轰,柯建铭也直言,“检察官掌管司法机构当然不妥”,但他说,这是由审荐小组通过的名单,他相信赖清德会审慎考虑,不过目前讨论人选已无太大意义,因为蓝白联手修改了“宪法诉讼法”,民进党团已提出暂时处分。
民众党团痛批,民进党“检调治台”之心昭然若揭,连柯建铭都直言“当然不妥”,因为过去“大法官”任命皆为法官或学者,更遑论担任司法机构负责人。赖如此特殊提名,难道是在向民众宣告,民进党的司法控制要从“侦查程序”扩及到“审判程序”吗?
蔡秋明(左一)
国民党团则表示,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多方检视,严谨审查,认真行使“法律”赋予之同意权的责任与义务,为2300万台湾人好好把关,找出中立、客观最适任“大法官”之人选,以利“宪法法庭”早日回归正轨。
不过,蓝营民代翁晓玲点出,7位“大法官”候选人虽政治色彩仍待考证,但就多元性而言确实不足,有4人是实务界出身、3人是刑事法领域、1人是民事领域,却没有行政领域出身的人选;且在近期党检一条鞭的状况下,也让人担心蔡秋明是否已向执政党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