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贸易战、科技战,中国能化解吗?
创始人
2025-03-19 20:24:48
0

新一轮贸易战和科技战给中国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中国有能力化解。在贸易战方面,中国通过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推动内需增长等策略,减轻外部压力,同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科技战领域,中国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本土科技企业,在 5G、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逐渐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优秀的人才队伍,只要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定能在贸易战和科技战的迷雾中找到出路,实现持续发展。


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成受邀做客CGTN《论见中国》(Talking China)栏目进行对话。英籍资深时政编辑John Goodrich、CGTN社交媒体专家李菁菁担任对话主持人。

John Goodrich:大家好,欢迎来到《论见中国》。在本节目中,我们将与那些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厚学识的人士对话,共同探讨当今中国的重要议题。两会期间,经济议题一直是核心焦点,涵盖了GDP目标、就业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等各个方面。

今天我们将对话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王文教授,以及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成教授。CGTN记者兼社交媒体明星李菁菁,她本周一直在参加两会。接下来,让我们与两位教授进入对话的第一个话题,中国的增长目标是否现实?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决心在未来一年保持强劲增长,国内GDP目标设定在5%左右,通胀目标为2%,并计划创造1200万个新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外界对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如此强劲的经济增速表示质疑。例如,《经济学人》称中国实现了官方的增长目标,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数据反映了去年的经济增长情况。那么,中国2025年的增长目标有多雄心勃勃呢?

李成:没错,确实如此。首先,我们来看看去年(的数据)。中国的增长率实际上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即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5%的增长率非常令人瞩目。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认为国内外专家通常倾向于低估而非高估中国的年增长率。

这也与最近的举措有关。有时,中国政府并不追求非常高的增长率,因为这并非中国或中国政府的利益所在。由于结构性变化,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但这也是有意为之,因为中国政府更关注可持续增长,以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或绿色发展之间的平衡。

我对比了去年和今年的两会。我认为今年的两会,和去年相比,中国的形势好多了,整体氛围也很好。因为去年,有一些西方论调宣扬中国经济巅峰已过,存在各种经济问题,诸如此类的负面言论。但仍有一些学者,虽然人数不多,他们依然对中国保持信心。所以现在看来,他们是对的。他们的预测更正确。因此,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一些基础面工作,着重于数字经济、新能源和软基建——即社会福利、退休保障以及此类投资。

此外,创新也极其重要。我举一个例子吧。自从几年前我从美国搬到香港以来,我去了很多城市,比如成都、合肥、贵州。与硅谷相似的城市还有很多,不仅仅是上海、深圳和北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例如,我刚从珠海拿到的这副眼镜,它是3D打印的。我只是去了那家店,他们说:“我们会为你制作”,几个小时后,我就拿到了这副3D打印的眼镜。这说明3D打印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记得当我在华盛顿特区或纽约时,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商店。这说明创新真的已经广泛传播开来,而且中国政府对技术的重视,特别是在DeepSeek之后,确实可以改变公众舆论。人们的信心也在增强。

王文:众所周知,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目标约为5%,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将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应当说,这一目标颇具挑战性。这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增长目标之一,远高于美国、其他G7国家以及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中国提出5%的GDP增长目标,是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过去几十年间,我们都知道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如果今年中国GDP还能保持5%左右的增长,那就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5%,甚至更高,达到40%。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无疑面临着诸多压力,但我认为这些压力是可以克服的。

中国今年经济刺激政策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众所周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据:中国首次将2025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而此前为3%。与此同时,中国还采取了许多务实的政策来刺激消费。这意味着,一方面,财政投资创造了更多的供给,另一方面,刺激消费增加了需求。因此,经济增长的两端都在协同发力,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到2025年,中国约5%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原因。

必须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外部因素。或许李教授会提到这一点。因为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和科技战,这无疑会带来压力。但我认为,中国有信心和经验来化解这种压力。是的,这就是我的观点。

John Goodrich:谢谢。王教授,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您提到了外部因素。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劲的出口水平。那么,这些外部因素会在未来一年影响经济增长吗?

王文:因为我们都知道,在过去一个月里,特朗普总统再次发起了贸易战,并两次加征了10%的关税。我认为这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即便如此,正如李成教授刚才提到的,目前中国国内的创新发展正在迅速推进,国内消费能够创造越来越多的需求,并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认为这也反映了社会信心的恢复。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74辆专业越野赛车来了!海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2025年MXGP(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中国站于9月12日...
iPhone 17系列预购:不... 新一代iPhone 17依旧抢手。 9月12日20时,苹果iPhone 17系列开启预购,苹果官网“...
WTT澳门冠军赛:孙颖莎晋级女... 当日,在澳门进行的2025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澳门冠军赛女子单打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选手...
美、英军舰过航台湾海峡,东部战...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9月12日,美“希金斯”号驱逐舰、英“里士满”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
在福州遇见你丨刘太格:保留山水...   在福州市确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30周年之际,“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再次受邀来到福州。我...
实拍钟义浩乱战破门瞬间 国安众... 实拍钟义浩乱战破门瞬间 国安众将呆若木鸡
从园区降碳到聚变研发:AI能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
实拍塞蒂恩在和队员击掌之后 自... 实拍塞蒂恩在和队员击掌之后 自己回到了座位上
杨跃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 9月12日,市委书记杨跃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省委...
入秋就emo “悲秋”情绪怎么... 白昼日短,秋风渐起。许多人会感到疲惫、烦躁,甚至抑郁。入秋后情绪的变化可能并非简单的“伤春悲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