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这本武侠小说,本质上而言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有的只是立场不同,比如说“金轮法王”,很多人说他是神雕里面最大的反派,然而对于蒙古族人而言,金轮法王也算是他们的英雄把?当然好坏暂停不说,毕竟是武侠小说还是论“武”吧!“金轮法王”可以说在神雕这本小说里,实力一直很奇怪,或者说忽高忽低吧,十六年前,能和郭靖打个平手。
十六年后,最傲人战绩就是开始以一敌二“老顽童和一灯”打了个平手,后来黄药师参战,才合力拿下了金轮法王。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厉害的金轮法王为何打了裘千仞用了一天一夜,后来又被杨过单吃了?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下,金轮法王实力到底如何:
一、金轮法王实力之谜
金轮法王实力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十六年前、十年年后。
十六年前的金轮法王,初入中原自认天下无敌,结果在英雄大会上与郭靖对了一掌,郭靖退了三步缷去掌力,金轮法王为了面子一步不退深受内伤。从这一掌来看,很多读者认为二人实力五五开,其实这是错的,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说。
十六年后的金轮法王,《龙象般若功》练到了十层,又自认自己天下无敌了,再次入中原第一战是和裘千仞,也就是慈恩!原著里是这样说的:
慈恩见老衲心念故国,出去打探消息,途中和一人相遇,二人激斗一日一夜,慈恩终于伤在他的手下
裘千仞的武功一直就是仅次于“五绝”,而金轮法王打他却用了一天一夜!后来,更是在襄阳一役中,败在了杨过手上。
从金轮法王和裘千仞以及杨过交手来看,金轮的实力也就勉强到达“五绝”这个级别,那么金轮又怎能一个人对战,老顽童、一灯大师、黄药师呢?
二、武功分“武”和“功”
有一句这样的话说得好:“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在笔者武侠小说中武功,“武”和“功”就相当于,(外功)招式技巧和内力。金轮法王就是典型的只练“功”不练武!金轮法王的内力不用说,很强而且原著里面说:老顽童和一灯都不敢硬接金轮的招式。
后来,一灯大师一阳指,黄药师弹指神通,还有老顽童点金轮要穴,三人一起动手原以为,金轮法王会摔倒。没想到也只是让其坐下,老顽童当时内心都十分佩服!
金轮法王这就是典型的,“坦克”优点:血厚,防御高、力大。缺点不够灵活,没有招式上的技巧!
其实这里也就解释了为何“十六年前”的金轮法王,能和郭靖对一掌了,全靠防御和内力啊,郭靖若是真正和金轮法王交手,用上《左右互搏术》,金轮法王早就溃败了,但是谁让郭靖是老实人呢,和坦克比防御和血厚,所以两人看似打了个五五开。
就算杨过最后和金轮法王交手,在没有想起《黯然销魂掌》的时候,都差点败在了金轮法王手上,可见如果不算外功,单纯比拼内心,只用普通招式的话,估计金轮法王可以是后期的天下第一。
个人总结
所以说单以内力、内功而言“金轮法王”还是很强的,但是若算上外功,也就是综合实力而言,“金轮法王”可能也就是“五绝”里面的垫底的那个存在,因为毕竟打个裘千仞都需要一天一夜。
可以想象:虽然“金轮法王”每掌下去都有很大力量,可是由于技巧性的欠缺,始终打不到人,所以才会和裘千仞打了一天一夜把?下面贴一段法王对战老顽童原著:
法王一拳击出,力近千斤,虽不能说真有龙象的大力,却也决非血肉之躯所能抵挡,然与周伯通的拳力一接,只觉空空如也,竟无着力之处,心下暗感诧异,左掌跟着拍出。周伯通已觉出对方劲力大得异乎寻常,他一生大战小斗,不知会过多少江湖好手,但如法王所发这般巨力,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时不明是何门道。
金轮这就是一套《龙象般若功》心法走天下,虽然内力深厚,力气大,有龙象之力,关键打不到人,要不是就被人家化解了。其实欧阳锋和洪七公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原高手对战,先比的都是外功招式,在外功都差不多情况下最后才拼内力。
某种程度而言,金轮法王就像有了几百年功力虚竹一样,区别不同的是金轮法王功力是自己练出来的,所以能用得得心应手。当然也不能怪“金轮法王”不练外功,因为人家本来就是用武器的“金轮”。
“金轮法王”的招式外功都在武器上,可惜他来到中原之后,看到“五绝”级别高手,大多都是赤手空拳比如:裘千仞、郭靖、一灯大师、老顽童。
人家金轮法王又好面子,所以就不用自己“金轮”了,导致没有外功帮助下,所以实力下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