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吸引着无数游客。我曾有幸游览成都武侯祠,这座以纪念诸葛亮为主的祠堂,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除了诸葛亮的祠堂,刘备和他两位夫人的合葬墓也庄重地矗立在其中。
初次造访武侯祠时,我对刘湘将军的陵墓一无所知。直到在武侯祠外部园区看到指示牌,我才得知刘湘将军的陵墓就在附近。出于对刘湘将军抗战功绩的敬仰,我特地寻找并前往他的陵墓,怀着崇敬之情缅怀了一番。
起初,我对刘湘将军为何选择在刘备附近安葬感到好奇。然而,通过深入了解,我发现刘湘将军深敬刘备,一直以刘备后代自居。因此,在他去世前,他吩咐将自己安葬在武侯祠旁,以实现他对认祖归宗的渴望。
然而,刘湘将军自称刘备后代的说法并非没有争议。他虽然沾染了乱认名人祖先的恶习,但他与刘备实际上并无血缘关系。许多历史人物都曾因炫耀身份或独特性而乱认祖先,这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刘湘将军的家族族谱中,他最早的祖先仅可追溯到南宋时期,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刘备的后代。刘湘将军或许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与刘备有血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川历史中发生过两次人口大灭绝,这也使得刘湘将军自称刘备后代的可能性变得更加渺茫。
首次人口大灭绝发生在宋朝末年,蒙古骑兵为了避开长江天险攻打南方,特意杀到四川。由于进攻和引发的瘟疫,四川人口大规模减少,据推测,在元朝时期,四川的人口仅剩下几十万人。直到明朝后期,朱元璋发动湖广填四川,人口才逐渐恢复到几百万。
而第二次人口大灭绝则发生在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清兵以及吴三桂军队的互相厮杀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根据清朝朝廷统计,直到康熙24年,整个四川的人口仅有9万人。随后,康熙从外地大力征调移民充填四川,才逐渐使得四川人口恢复。
这两次人口大灭绝使得刘备后代在四川的传承变得复杂艰难。即便存在繁衍的可能,也无法证明刘湘将军确实是刘备后代。他的祖上是在康熙年间的人口大迁移时期从外省迁移到四川的,与刘备后代的传承难以相符。
总的来说,尽管刘湘将军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崇高的气概,但他仍无法摆脱乱认祖先的习惯。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并非孤例,各路名人都曾涉足其中。刘湘将军的个人传承与四川历史的两次人口大灭绝相互交织,使得他自称刘备后代的说法更显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