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岁本应是充满纯真与活力的年纪,却有少女花费 76 万元清洗文身,这一事件令人震惊。14 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难以对文身这种行为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她或许只是跟风或出于一时好奇,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网友们认为判得不冤,是因为这彰显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让他们因年少无知而做出不可挽回的行为。同时,也给文身行业敲响了警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审核和监管,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近日,14岁少女花150元文身,经鉴定,清洗竟需要8次激光治疗、花费76万余元的事件引发公众广泛讨论。据悉,女孩母亲发现未成年的女儿文身后,将商家诉至法院索赔。最终,法院判决文身店主担责60%,先支付一次清洗费9.6万。对于这个结果,有网友表示,“判得不冤”“给文身行业一个警醒”。
近年来,文身似乎成为青少年彰显个性的“肌肤印记”。他们出于从众或者叛逆心理,一时冲动前去文身,之后又追悔莫及。而文身行业普遍存在资质缺失、卫生条件不达标、设备消毒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违规向未成年人群体提供文身服务广遭诟病,其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社会危害不容忽视。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未成年人文身等问题,并建议加大对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处罚力度,对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的个人或组织依法从重处罚。
未成年人文身的危害有哪些?
我国法律对于
给未成年人文身是何规定?
文身行业存在哪些
立法与监管的空白?
在今天的“2025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对话框”节目中,让我们一起听听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新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陈莉娜给出的答案!
点击下方视频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