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次数预计较常年同期偏少。这一现象反映出大气环境的某些积极变化。常年同期,北方地区时常遭受沙尘天气的侵扰,黄沙漫天,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而今年,得益于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的持续推进,大气中的沙尘源得到有效遏制,气候条件也相对有利于减少沙尘的产生。这预示着北方地区的空气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正朝着更加稳定和良好的方向发展,让人们对未来的春天充满期待。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经气象、林业、草原、荒漠化等领域专家联合会商预测,2025年春季我国北方沙尘天气过程次数较常年同期偏少。
数据显示,春季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常年次数为12.5次,预计2025年春季,沙尘天气过程为9—12次,较常年同期偏少,与2024年同期接近。
综合分析显示,今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冷空气活动总体偏弱,沙尘传输的动力条件相对较差,而且主要沙尘源区植被生长状况总体向好,有利于减少春季沙尘天气过程发生次数。
目前,春季沙尘天气趋势预测难度依然较大,再加上去冬今春我国主要沙源区内蒙古大部和蒙古国中东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进一步增加了预测的不确定性。国家林草局表示,下一步将与中国气象局持续开展会商研判,应用国家林草局林草生态感知系统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管理平台,推进智能化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建设,构建协同联动、互通共享的沙尘暴灾害监测预警网络。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陈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