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逐步出清 如何研判下一步房地产信用风险?
创始人
2024-05-23 15:46:22
0

原标题:风险逐步出清 如何研判下一步房地产信用风险?

近期,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3年年报。目前房地产信用风险基本可控,预计今年行业仍处调整期,风险将逐步出清,但需警惕外溢性风险。接下来将做好稳存量,有效化解存量风险;优增量,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提质量,满足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等工作。

加大化解力度

年报显示,目前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信用风险基本可控,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一方面,受市场下行影响,部分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5.64%、4.99%、2.45%、5.01%、4.92%,较上年末分别上升1.28个百分点、2.19个百分点、1.00个百分点、1.02个百分点、0.64个百分点。

基于审慎的原则,邮储银行把个别出险的大额对公客户纳入了不良,同时也把潜在风险项目纳入了不良。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表示,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各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均面临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加大了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部分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其中,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5.37%、5.42%、5.51%、2.59%,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77个百分点、0.06个百分点、1.72个百分点、0.49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2023年房地产领域确实出现了一些新增不良贷款,但风险总体可控。农行积极落实“金融16条措施”等政策要求,对房地产业不良贷款早反映、快处置,有效控制了风险,新发生不良贷款较2022年下降29亿元。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总体来讲,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处于整体可控的范围。去年以来加大了房地产不良贷款的暴露、清收、化解力度,截至2023年12月末,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为481.7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近78亿元,不良率为5.51%,较上年末下降1.72个百分点,实现了“双降”。

风险逐步出清

如何研判下一步房地产信用风险?多家上市银行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房地产业仍将处于调整期,风险将逐步出清,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生成的绝对额有望下降。

研判风险,既要看存量,更要看增量。从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的生成情况看,信用风险正在逐步出清。招行副行长朱江涛表示,截至去年底,尽管招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了1.02个百分点,但与去年6月末的高点相比,已呈逐季下降趋势。

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表示,房地产风险处在逐步出清中,何时企稳,要取决于销售量价的恢复情况。一方面,相关政策维持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也已开始运行;另一方面,企业正在加速分化,好的企业仍保持正常经营,但一些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配置不好的企业依然较为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业的外溢性风险仍存。朱江涛说,针对房地产业的生态圈、上下游企业,招行做了专项排查,从排查情况看,资产质量总体处于可控范围。

当前,个人住房贷款已经出现回暖迹象。建设银行副行长李运表示,从建设银行数据看,今年3月以来,个人住房贷款特别是二手房贷款受理量环比回升,受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购房者利息支出有所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提前还款压力。接下来,建行将不断优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

稳存量优增量

房地产金融如何走好“促发展、防风险”平衡木,是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既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又要做好风险防控,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质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稳存量,有效化解存量风险。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要坚持管好存量、精准化险,加大对风险房企、项目的处置、出清力度,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可控。刘坚东表示,中国银行将加强对房地产企业授信风险的监测与处置,主动综合运用重组、核销、转让等多种方式,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优增量,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王景武表示,工商银行将“把好投向、做优增量”,坚持“区域、客户、项目”三位一体的资产选择标准,全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家上市银行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认真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对于协调机制推送的“白名单”项目,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纳入全行的绿色审批通道,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助力改善房企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优选区域、优化结构,坚决支持好的区域、客户与产品。

提质量,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表示,邮储银行将坚持一手房、二手房并重的策略,在区域布局方面,继续加强对刚需群体的信贷资源投入。同时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抓住“五个真”,即真人、真房、真需求、真交易、真价格。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曼联旧将瓦伦西亚遇球迷跳桥轻生... 前厄瓜多尔国家队队长、曼联球星安东尼奥-瓦伦西亚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深刻且令人动容的经历。他透...
看!南昌这些动物们如何花式“避... 三伏天的热浪席卷而来,南昌动物园为动物们启动了清凉消暑模式。8月4日上午,记者走进南昌动物园,探寻动...
高温津贴如何贴心发放 7月31日,郑州市金柳南路一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工人走出工地。本报记者 王向前 摄 7月23日,正...
阿里巴巴联合多所高校突破性研究...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医生,面对一个生病的病人。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直接开药,希望药到病除。但是,如果你在开...
马铃薯“身世之谜”如何被解开? 马铃薯是全球第三大主粮作物,它是如何起源的呢?没有人能想到,约900万年前,一场远古的基因“联姻”会...
传统农业如何破局?巴渝农业经理... 当农产品遭遇同质化竞争,如何跳出价格战泥潭?技术创新能否打通堵点? 8月5日,带着这些关乎农业未来的...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 现场实拍红军16岁小将恩古莫哈一条龙推射建功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 友谊赛-16岁小将一条龙维尔茨破门 利物浦3-1横滨水手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 没看够!利物浦vs横滨比赛结束后球迷久久不愿离场
从5台无人车追加到35台无人车... 近日,有媒体探访了浙江余杭瓶窑的一家共配中心。探访后记者表示,“虽然我从2019年开始看过各家公司、...